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美谈美书简(精)/作家经典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谈美谈美书简(精)》收录《谈美》和《谈美书简》全部篇目。
《谈美》是朱光潜美学重要著作,在这里,他从十五个方面着手,将自己在美学乃至人生经验方面的研究心得介绍给青年朋友,让他们逐步培养起美感的经验和态度,进而推广到人生世相方面,使之成为脱离世俗、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谈美
导语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八 “依样画葫芦”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十 空中楼阁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书简
一 开场话 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 “还须弦外有余音”
序言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
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
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
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
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
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
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
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
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
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
”;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
有尽有,而这种知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
,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
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
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
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
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
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叫你左右做
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
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
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
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
,究竟“谈”不出什么来。留心文艺的青年,除这
等难处外,怕更有一个切身的问题等着解决的。新
文化是“外国的影响”,自然不错;但说一般青年
不留余地地鄙弃旧的文学艺术,却非真理。他们觉
得单是旧的“注”“话”“评”“品”等不够透彻
,必须放在新的光里看才行。但他们的力量不够应
用新知识到旧材料上去,于是只好搁浅,并非他们
愿意如此。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
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
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些
简截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
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其次它告诉你怎
样在咱们的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它自然只能给你
一两个例子看,让你可以举一反三。它矫正你的错
误,针砭你的缺失,鼓励你走向前去。作者是你的
熟人,他曾写给你十二封信;他的态度的亲切和谈
话的风趣,你是不会忘记的。在这书里他的希望是
很大的,他说: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
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
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
!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
漆黑的未来。(第一章)
这却不是大而无当、远不可及的例话;他散布
希望在每一个心里,让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
所能做的多。他告诉你美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
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里,“一首诗的生
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
。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
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第
九章)“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
。……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
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说诗已经做穷了
,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第十一章)这便
是“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第九章);是精粹的理解,同时结结实实地鼓
励你。
孟实先生还写了一部大书,《文艺心理学》。
但这本小册子并非节略;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
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名的例子;这是孟
实先生自己最重要的理论。他分人生为广狭两义:
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与“整个人生”却
并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
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
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他说:“生
活上的艺术家也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时
见出他的严肃,在摆脱时见出他的豁达。”又引西
方哲人之说:“至高的美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
以为这“还是一种美”。又说:“一切哲学系统也
都只能当作艺术作品去看。”又说:“真理在离开
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
…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
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体了。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
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远的
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
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
的。
朱自清,二十一年四月,伦敦
导语
教育部高中《语文》指定用书。无删节,收录《谈美》和《谈美书简》全部篇目,著名艺术家郭淑玲唯美插图,精编精校无障碍阅读。
《谈美谈美书简(精)》收录朱光潜经典美学散文集《谈美》和《谈美书简》。
《谈美》是朱光潜35岁时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和早期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朱光潜以感性的文笔和理性的精神,探讨了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将哲学般难懂的美学写得深入浅出,本书一经出版,便成为80多年畅销不衰的经典美学作品。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82岁时写给年轻人的美学启蒙书,是其晚年美学思想集大成之作,是学习美学和文艺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在书中,朱光潜不但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写得明白通俗,还和年轻人谈论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
书评(媒体评论)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
“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
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柴静
精彩页
开场话
朋友:
从写十二封信给你之后,我已经歇三年没有和你通消息了。你也许怪我疏懒,也许忘记几年前的一位老友了,但是我仍是时时挂念你。在这几年之内,国内经过许多不幸的事变,刺耳痛心的新闻不断地传到我这里来。听说我的青年朋友之中,有些人已遭惨死,有些人已因天灾人祸而废学,有些人已经拥有高官厚禄或是正在“忙”高官厚禄。这些消息使我比听到日本出兵东三省和轰炸淞沪时更伤心。在这种时候,我总是提心吊胆地念着你。你还是在惨死者之列呢?还是已经由党而官、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门而洋洋自得呢?
在这些提心吊胆的时候,我常想写点什么寄慰你。我本有许多话要说而终于缄默到现在者,也并非完全由于疏懒。在我的脑际盘旋的实际问题都很复杂错乱,它们所引起的感想也因而复杂错乱。现在青年不应该再有复杂错乱的心境了。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帖清凉散。想来想去,我决定来和你谈美。
谈美!这话太突如其来了!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朋友,你知道,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纭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作“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的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在这封信里我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这事本来关系各人的性分,不易以言语晓喻,我自己也还是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但是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曾经费过一年的光阴写了一部《文艺心理学》。这里所说的话大半在那里已经说过,我何必又多此一举呢?在那部书里我向专门研究美学的人说话,免不了引经据典,带有几分掉书囊的气味;在这里我只是向一位亲密的朋友随便谈谈,竭力求明白晓畅。在写《文艺心理学》时,我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便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这是一条思路,你应该趁着这条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我所说的只是一种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我希望你把你自己所想到的写一封回信给我。
P7-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美谈美书简(精)/作家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00560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8114020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48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