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群星闪耀时
内容
后记
(一)
茨威格是我国读者颇为熟悉的德语作家。他出生于奥
匈帝国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少有文才,十六岁便开始发表
文学作品,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1903
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一生著作繁富,举凡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游记、文论、传记等,均有作品问世,并翻译文学名著
。但使他蜚声世界文坛的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和传记。
他的小说以细腻而深刻的心理刻画名世,文笔清新、
优美,深受读者喜爱与评论家称许。《一个女人一生中的
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代表作,其他
如《夜色朦胧》《象棋的故事》等都是足以体现其创作风
格的重要作品。其传记代表作当推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巨著《三大师传》;此外,《罗
曼。罗兰》、《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
泰)、《精神疗法》等都是他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
茨威格一生执着追求创作艺术精品,他曾说过:“如
果我写了一千页,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页扔进了纸篓,只
留下二百页精华,我也绝无怨言。”因此,他的作品既经
受得住苛刻的批评家挑剔目光的反复审视,又拥有数以千
百万计的热心读者。世人公认,茨威格是20世纪德语中短
篇小说三大名家之一。
1933年希特勒上台,维也纳政治环境恶化,茨威格遂
于1934年移居伦敦。1938年希特勒兼并奥地利后,茨威格
便入英国籍,不久赴美,旋于1940年经纽约前往巴西。这
个时期他创作的《象棋的故事》,尖锐地揭露和抨击法西
斯的罪行及其严重恶果。这是茨威格直面严酷现实、具有
强烈时代感和批判意义的上乘佳作,不仅脍炙人口,而且
表明了他的思想和创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茨威格很明白自己属于“过去的时代”。这从他的长
篇自传的标题《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也
能看出端倪。在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的日子里,他看不到
人类战胜法西斯的希望。他绝望了。1942年2月23日,他偕
夫人在巴西的寓所服毒自杀,留下一纸遗书,其中写道: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
故乡欧洲也已自我毁灭……由于长年浪迹天涯,无家可归
,我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
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为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们致意。
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
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由于世界观的局限,茨威格看不到反法西斯斗争尽管
尚处于困难阶段,但正在艰难而扎实地一步步走向胜利。
他的死是一个悲剧,一位极为看重人类美好的精神财富并
为增添这种财富做出巨大贡献的正直的资产阶级作家的悲
剧。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
全国为他致哀一周。作为在异国去世的作家,这是难得一
见的至高殊荣。
和茨威格的某些大部头著作相比,《人类群星闪耀时
》不过是一本小书。作者为这本小书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
副标题:《十二篇历史人物画像》。这是有别于历来习见
的文学体裁的另一种文学样式。它不是小说,却有如小说
一般扣人心弦,令人开卷便不忍释手;它不是传记,却有
传记的真实性;它不是报告文学,却能予人以报告文学的
现场感。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列宁……仅仅想到能
有幸一窥世界史上这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伟人名家传
奇一生中极具戏剧性的插曲,便足以令人怦然心动;加以
作者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史实,指点评说,清词丽句
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交相辉映,予人以极大的文学享受,无
怪乎此书面世之后,一时“洛阳纸贵”,当年德国大学生
几乎人手一册,不读不快,足见文学巨匠大手笔的非凡魅
力。前言中所说“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
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唯一的一分钟”
等语,窃以为不妨视为一家之言,不必深究。因为我们知
道,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必然性,作者也曾说,“真正的事
件均有待于发展”,在偶然性的表象下面,存在着构成重
大事件的因素积累,绝非纯系偶然。
自知学识才力有限,唯恐对不起原作者和读者,虽兢
兢业业,不敢草率从事,但错失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尚
祈海内外专家学者与读者诸君不吝批评指正。
(潘子立)
(二)
在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增补本中,除原先的十二
篇,又补上两篇:《西塞罗之死》和描写美国第二十八任
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梦的破灭》。这两篇收在德国茨
威格研究者K.帕克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其书内封
副标题为《十四篇历史人物画像》。这两篇译文即根据费
舍尔出版社1997年版译出。
西塞罗一篇是作者1939年末完成的。在这一年的10月
11日,他在致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我写了一篇历史
人物画像,像我在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样,写的是
西塞罗之死,他是第一个被一个独裁者虐杀的人道主义者
。……他是我们的人,为我们的理想而死,死于一个与我
们一样残忍的时代。”而写威尔逊的那篇亦在这一时间完
成,
目录
巴尔沃亚:不朽的逃亡者
马霍梅特:拜占庭的陷落
亨德尔:亨德尔的复活
鲁日:一夜天才
拿破仑: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
歌德:玛里恩巴德哀歌
祖特尔:黄金国的发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壮丽的瞬间
赛勒斯.韦.菲尔德: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列夫.托尔斯泰:逃向上帝
斯科特:南极争夺战
列宁:封闭的列车
西塞罗:西塞罗之死
威尔逊:梦的破灭
译后记
精彩页
拿破仑这头被擒的雄狮挣出了厄尔巴岛的樊笼,这消息犹如呼啸的炮弹射进维也纳会议期间的一切舞会、偷情、阴谋和争吵;信使不断飞马报告消息:他占领了里昂,赶走了国王,部队狂热地举着旗帜归附他;他进入巴黎,在杜伊勒里宫中,莱比锡大会战和二十年残杀生灵的战争均属徒劳了。仿佛被一只兽爪攫住似的,方才还在互相抱怨、争吵不休的各国大臣赶忙聚在一起,匆匆抽调一支英国军队、一支普鲁士军队、一支奥地利军队、一支俄罗斯军队,再次联合起来,以ZUI终击败这个篡位者。欧洲合法的帝王们从来没有比在这ZUI初震惊的时刻更加团结一致了。威灵顿从北面向法国推进,在他的侧翼,普鲁士军队在布吕歇尔的统率下掩护他向前移动,施瓦尔岑贝格在莱茵河畔备战,而作为后备队的俄国军团正步履沉重地缓缓横穿德国而来。
突然,拿破仑看清了致命的危险。他知道没有时间了,不能坐等这群猎狗聚集在一起。他必须赶在俄国人、英国人、奥地利人组成欧洲联军和他的帝国没落之前将他们分割开来,各个击破。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否则国内的不满分子将会鼓噪闹事,他必须在共和党人壮大势力并同保皇党人联手之前,在富歇这个狡诈善变的两面派同他的对手和影子塔列朗结成同盟,并从背后给他致命一击之前打赢这场战争。他必须利用军队狂热的情绪,以绝无仅有的干劲向敌人发起进攻;每一天都是损失,每小时都有危险。因此,他匆匆忙忙把赌注押在战斗ZUI惨烈的战场上,押在比利时。六月十五日凌晨三点,拿破仑大军——现在也是他仅有的一支军队——的先头部队越过边界。十六日,法军在林尼村附近与普鲁士军队遭遇,击退普军。这是冲出樊笼的雄狮的第一次猛烈打击,一次可怕的但还不是致命的打击。普军受重创但未被消灭,向布鲁塞尔方向退却。
此时,拿破仑缩回拳头,准备第二次打击,锋芒指向威灵顿。他不容许自己喘口气,也不让敌人有喘息之机,因为敌人的力量每天都得到加强;他必须让他背后的国家,让流尽鲜血的不安的法国人民在胜利的捷报声中像痛饮火热的劣质烧酒似的陶然沉醉。十七日,他率领全军进抵奈特—布拉斯高地,冷静而意志坚强的威灵顿在那里严阵以待。这一天拿破仑的作战部署比任何时候考虑得都更周密,他的命令比任何时候都清楚:他不仅考虑进攻,而且也考虑到危险,即重创而未被消灭的布吕歇尔军有和威灵顿军会师的可能。为此,他分出一部分兵力步步进逼普军,以阻断普军与英军会合。
他把追踪普军的命令交给格鲁希元帅。格鲁希是个中等资质的男子,为人诚实、正直、勇敢、可靠,是个受过多次考验的骑兵将领,但也仅只是个骑兵将领而已。他不是缪拉那样刚烈而有魅力的猛将,不是圣西尔和贝尔蒂埃那样的战略家,不是内伊那样的英雄。没有古代武士的铠甲装饰他的胸膛,没有神话环绕他的身影,没有显著的特质使他在拿破仑传奇的英雄世界里获得荣誉和一席之地:倒是他的不幸和厄运使他出了名。从西班牙到俄国,从荷兰到意大利,他二十年身经百战,一级一级缓慢地升到元帅军衔,他并非不配当元帅,但没有特殊的业绩。奥地利人的炮弹、埃及的骄阳、阿拉伯人的匕首、俄罗斯的严寒,使他的几位前任相继丧生——德赛克斯死于马伦哥,克莱贝尔死于开罗,拉纳死于瓦格拉姆——从而为他扫清了通往ZUI高军阶的道路,他不是一举登上元帅宝座,而是二十年战争为他打开这条道路。
格鲁希不是英雄,不是战略家,而只是一个忠心耿耿、老实可靠的庸人,这一点,拿破仑心里是很明白的,可是他的元帅们半数已长眠地下,其余几位厌倦了连年不断的征战,眼下正闷闷不乐地待在他们的庄园里。于是拿破仑迫于无奈,只得把决定性的行动托付给一个平庸的人。
十七日上午十一点,林尼之战获胜的次日,滑铁卢大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独立的指挥权交给格鲁希元帅。就在这一天,在这短暂的瞬间,唯唯诺诺的格鲁希跳出一味服从的军人习气,自己跨进了世界历史。这只不过是一瞬间,但这是怎样的一瞬间啊!拿破仑的命令是明明白白的。当他亲自攻击英国人的时候,格鲁希要率领三分之一兵力跟踪普军。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直截了当,没什么可引起误解的,但又如同一把剑,可弯曲而有双刃。因为在跟踪普军的同时,要求格鲁希时刻和大本营保持联络。元帅犹豫不决地接受这道命令。他不习惯独立行动,他的思考缺乏独创性,只有当皇帝天才的命令让他采取行动时,他才觉得心里踏实。此外,他感觉到他的将军们背后有不满,当然,也许他也感觉到命运黑色的翅膀在扑扇。只有靠近大本营能使他心神安定:因为他的军队和皇帝的军队只隔三小时急行军的路程。
格鲁希在滂沱大雨中告别,他的士兵在海绵似的泥泞的地里追踪普鲁士人,或者至少可以说,沿着他们估计布吕歇尔和他的部队走的方向追去。
P96-100
导语
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运用了宏大的历史视角,站立在了普世的价值立场,对人类发生在某个时代、某一日期乃至某一瞬间的14篇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既有对创造历史的成功者的惊叹,也有对失败者的理解和劝慰;既有对多变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思想涅盘的欢呼。故事的主人公拥有着复杂、矛盾的内心,跌宕起伏的生活轨迹,故事的情节也在不断反转,“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道理似乎可以适用在每一个人物身上。
序言
没有一个艺术家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始终是艺术家,艺
术家创造的重要的、恒久的一切,总是在罕有的充满灵感
的时刻完成的。我们视为古往今来ZUI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
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歌德敬畏地
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
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
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中也是随处皆然。她往
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个事实,一
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数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
也要有准备的时间,真正的事件均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
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
性时刻,人类星光闪耀的时刻。
倘若艺术界出现一位天才,此人必千载不朽;倘若出
现这样一个决定命运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必将影响数
十年乃至数百年。此时,无比丰富的事件集中在极短的时
间里发生,一如整个太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平素
缓慢地或先后或平行发生的事件,凝聚到决定一切的唯一
的瞬间:唯一的一声“行”,唯一的一声“不”,不早不
迟,使这一时刻长留史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
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类的命运。
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
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唯一的一分钟,这样一些戏剧
性的时刻、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生活上、在历史的
演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这里,我试图描述极不同的时
代、极不同的地域的若干星光闪耀的时刻,我之所以这样
称呼它们,乃是因为它们有如星辰放射光芒,而且亘古不
变,照亮空幻的暗夜。对书中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心理的真
实性,绝无一处企图借笔者的臆想予以冲淡或加强,因为
历史在她完美塑造的那些玄妙的瞬间,是无须他人辅助的
。历史是真正的诗人、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
她。
内容推荐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知名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本书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4篇,展现14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巴尔沃亚眺望太平洋、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的复活、马赛曲天才般的创作、拿破仑滑铁卢决定胜负的一瞬、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祖特尔发现黄金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壮丽的瞬间、菲尔德飞越大洋、托尔斯泰的创作、斯科特的南极争夺战、列宁回国的列车、西塞罗之死、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等。而这14个命运的传奇瞬间降临到14位时代英雄的身上,他们或是成功,或是失败,一个小小的犹豫便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群星闪耀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译者:高中甫//潘子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674742
开本 32开
页数 3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79
CIP核字 2018160305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