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半河小鱼/小橘灯儿童文学原创馆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王勇英著、绘的《半河小鱼/小橘灯儿童文学原创馆》十岁少女小鱼随着妈妈一一起来到三江侗族的青禾村。这场迁徙是一个颇费苦心的计划,而计划背后深藏的是一个不能言说的亲情故事。初来青禾村,小鱼感到了巨大的不适应,充斥着陌生的人情与环境的生活之网困得她只想逃离。在妈妈的开导之下,小鱼开始试着去了解青禾村里的一切。在与么萨、半河一家的交往过程中,她了解了侗族的文化传统,认识了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侗族人。渐渐地,她从充满好奇到割舍不下,她深爱着青禾村,也深爱着么萨一家,而此时,岁月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揭开……从最开始的坚决抵抗到最后的深深爱上,小鱼在温暖的人情巾经历了成长与蜕变? 作者简介 王勇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巴澎的城》《水边的孩子》《弄泥小时候》等多部小说。曾获第25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2013CCBF“金风车”中国原创童书奖、2012年度全国冰心图书奖、广西第六届铜鼓奖、首届上海好童书奖、第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二等奖、第十届《儿童文学》擂台赛银奖、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奖、第二届《儿童文学》金近奖等奖项。 目录 做山里的居民 青禾村 禾田木楼 山上住有妈妈的朋友 么萨家 南瓜王(一) 南瓜王(二) 小豆角 半河的爸爸 打起油茶,唱起歌 一条河流水半鱼桥 白木的木楼 匆匆忙忙 导语 《半河小鱼》是有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很新原创长篇儿童小说。作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背景,用新的形式讲述了有关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故事传说以及风土人情故事:侗族三宝风雨桥、侗族大歌、鼓楼;只有在侗寨才能吃到的糯米饭、喝到的油茶;关于侗族“南瓜节”的民间传说……小说风格静水流深,叙事柔软细腻,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和厚重的历史质感,宛如一幅韵味悠长的童年画卷,给少年儿童以向善向美的动人力量。 精彩页 画中是一个村庄冬天的早晨。满山竹林,山脚处是村庄,整个村庄都是木质楼房,有些房子的座基是用石头或火砖筑起的,上面是杉木搭建的木楼。 村庄依山而建,木楼像梯田一样沿着山层向上延伸,用石头垒得平整的小路也咬着每一层梯田蜿蜒而上。一座高塔立在村子最前端,那是村庄的鼓楼。鼓楼外是一片田野,收割过后的田地处于冬眠状态,田间还留有禾把头闷冬,这是为了给田保暖,吸收寒露,待下一季稻播种之前,农人牵牛、套犁、翻地,禾把头连泥一起被翻埋入深土,闷成肥料。在深层沉睡中的土地,依然透出生机,青青的野草密密地生长在大地上,披上草色素花的衣裳,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沉睡中的土地也有着生命力,那么强烈、蓬勃。蓝叶凝望着那片土地,总会莫名地激动。她相信,泥土有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那是生命的母体。 蓝叶总是默默地凝望,长时间站在油画前,看得出神,错以为自己已居住在画里面,在晨雾与炊烟相互交织、缠绕的清晨,站在收割后留着禾把头的田野上,闻晨雾与炊烟。 一条泥路,自更深远处的山林而来,穿过村庄、楼舍,在鼓楼的转角处探出来,又伸向田野更远处,再次翻山越岭。 小鱼也认真地打量过那幅油画,也不见哪里特别迷人呀,妈妈却像被它吸走了魂儿般,对它着迷。 “有那么迷人吗?”小鱼要从画里挑些毛病。 小鱼不喜欢那条灰色的路。早晨的村庄和田野还睡意浓浓,只有那条泥路还醒着,泛着灰白色的路面,看上去坚硬、精神气足,它处在不知起点、也不见尽头的长路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至于那条路为什么总是醒着,小鱼有她的想法,路那么长,在任何一个地方,有任何一个人或动物走过,脚步落在路面,路就会醒着。这样一想,小鱼又觉得不应该不喜欢那条路,有人走在路面上一直打扰它,肯定是睡不踏实的,就像妈妈,睡眠很浅,天台的花被风吹动,摇一下,她也会被干扰,睡不着,所以她总是大半夜起来,在家里走来走去,提前做早餐或干脆开灯在书房工作。 其他的不足,小鱼还在找着。 “很美的村庄。”蓝叶以为小鱼经常看画也是被画中的村庄迷住。 “灰溜溜的房子,黑乎乎的屋顶,地里那么多泥,路也是泥,不好走,下雨天可怎么办呢。我们家才美呢。”小鱼只喜欢她现在居住的城市。 “你看,鼓楼,多美,这可是古老的建筑……”蓝叶试图引起小鱼的兴趣,指着画中的鼓楼跟她说,小鱼也只是看看,不是很在意听。 蓝叶也不管小鱼听不听,这些年来,只要逮到机会她就在小鱼耳边念叨那个村庄的事。 “青禾村。很好听的村名。”蓝叶每次要跟小鱼说青禾村时,通常都以这句话来开头。 小鱼最初听妈妈说这个开头的时候,脑海里会迅速出现“青禾村”这三个字,觉得这名字还真不错,可后来听多了就有点不耐烦了,每次只要听到妈妈说这句开场白,就想溜,但是通常溜不掉。 “这个村庄后头有山,有大片竹林,竹林之后是白草山。村周边是田野,在插秧时节,青青禾田,蛙声一片……”蓝叶不管小鱼继续听,还是偷偷溜了,她都会继续说,她已经陶醉在自己所描绘的田园美景之中,事实上,她也不是专门说给小鱼听,她主要是说给自己听。 对于禾田,小鱼没有什么感觉,所以也就没有那份田园美景的联想。 有一次,蓝叶在吃饭前有意告诉小鱼,她在青禾村吃过饭,么萨炒的腊肉很好吃。蓝叶伸手点了点照片中的一栋木楼,告诉小鱼么萨家的位置,同时描述着菜的香味。她看画中么萨家的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一大碟腊肉。 小鱼扫了一眼,木楼有些挤,看不清楚。小鱼也不想看清楚是哪家,她只是没想到妈妈会跑到画中的这个村子去吃饭。 “你什么时候去这个村子里吃饭的?”小鱼看了看,好像能猜出来,“你们去农家乐吃饭?” “这是三江内,靠近贵州的一个村庄,离我们这里远着呢。我是去那里旅行。侗族村落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村子里的人住木楼,穿自己织布做的衣裳,讲侗话,唱侗歌……么萨唱的侗歌很好听。她有个小孙女,叫半桥,才七八岁,也很会唱歌。她的堂哥半河,唱侗歌也很好听,还特别会吹芦笙。”蓝叶笑笑。 “你要是唱侗歌,一定也很好听。”蓝叶看着小鱼,开始设想。 小鱼无奈地笑笑。她不想唱歌,不想去那个村子玩,也不想去那个叫半河、半桥的家里吃饭。不过看妈妈的表情,好像认为他们会认识。那时,小鱼就猜,难道妈妈想带她去那个村子旅行?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半河小鱼/小橘灯儿童文学原创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勇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7025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2 |
CIP核字 | 2018246905 |
中图分类号 | I287.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4 |
宽 | 15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