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为集刊,一年两期,每期栏目固定,刊发20篇左右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从总第31期开始由我社出版发行,目前已出至第42期,已在我社出版了12期。
《中国佛学》为中国佛学院的学报,其前身为佛教内部刊物《法源》,2010年更名后正式公开出版,由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传印长老亲题刊名,顾问为黄心川、方立天(已逝)、楼宇烈和杨曾文四位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
中国佛学编委会编的《中国佛学(2018年总第43期)》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部派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
图书 | 中国佛学(2018年总第43期)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佛学》为集刊,一年两期,每期栏目固定,刊发20篇左右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从总第31期开始由我社出版发行,目前已出至第42期,已在我社出版了12期。 《中国佛学》为中国佛学院的学报,其前身为佛教内部刊物《法源》,2010年更名后正式公开出版,由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传印长老亲题刊名,顾问为黄心川、方立天(已逝)、楼宇烈和杨曾文四位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 中国佛学编委会编的《中国佛学(2018年总第43期)》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部派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 目录 ·汉传佛教 (一)教史研究 元刊本《临济录》的价值 力空法师与《赵城金藏》 ——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档案为中心 汉译《杂阿含》地名考 神圣传承:五台山与古心如馨的戒学中兴运动 盛世下的衰退 ——武后朝的慈恩寺 神圣与世俗的交织 ——宗教旅游场域中不同来访者之神圣体验差异及行为研究 智者大师的禅病治法研究 (二)义学研究 日本杏雨书屋藏羽271《义记》的三宝思想 中国近代佛教净土思想与人间佛教思想略论 ——以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为案例 关于汉译佛经语言性质的几个问题 禅宗的宗教特征与海德格尔的“语言说话”思想 吉藏《金刚般若疏》研究述评 ——以吉藏单篇释经作品及其解经思想为中心 学术与信仰的分歧 ——论民国《起信论》之争 荷泽神会“无念”禅法思想之探讨 思维修的现代应用 ——以当代北美身心疗愈方法为例 (三)佛教与传统文化 《维摩诘经》中“法”与《道德经》中“道”的观念的异同 ·部派佛教 说一切有部之止观概念辨析 ·藏传佛教 试论札勒那措朗大师修行实践思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佛学(2018年总第43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佛学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佛学编委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21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6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6 |
CIP核字 | 2018170024 |
中图分类号 | B94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