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墨子论君子行兼爱交利/中国人格读库
内容
试读章节

七十五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

子墨子日:“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哉!”

七十六

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

吴虑谓子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日:“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日:“有。”

子墨子日:“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

吴虑谓子墨子日:“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日:“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日:“教人耕者,其功多。”

子墨子日:“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日:“鼓而进众者,其功多。”

子墨子日:“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七十七

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日:“先生苟能使子墨子至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

公尚过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日:“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越王大说,谓过日:‘苟能使子墨子至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一’

子墨子谓公尚过日:“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抑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耀也。钧之耀,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

七十八

子墨子游,魏越日:“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  子墨子日:“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惠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故日:择务而从事焉。”

七十九

子墨子日出曹公子而于宋,三年而反,睹子墨子日:“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弗得祭祀鬼神。今而以夫子之故,家厚于始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人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吾未知夫子之道之可用也。”子墨子日:“不然。夫鬼神之所欲于人者多: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夫鬼神,岂唯擢季柑肺之为欲哉?今子处高爵禄而不以让贤,一不祥也;多财而不以分贫,二不祥也。今子事鬼神,唯祭而已矣,而日‘病何自至哉’,是犹百门而闭一门焉,日‘盗何从入’。若是而求福于有怪之鬼,岂可哉?”

八十

鲁祝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子墨子闻之日:“是不可。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今以一豚祭,而求百福于鬼神,唯恐其以牛羊祀也。古者圣王事鬼神,祭而已矣。今以豚祭而求百福,则其富不如其贫也。”

八十一

彭轻生子日:“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日:“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日:“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日:“焉在矣来!”

P140-143

后记

本书所依据的底本,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焕镳先生的名作《墨子集诂》。该书既汇集了我国历代墨学研究的多家训诂成果,也凝聚着先生的真知灼见与多少年的心血,称得上是学界中一位治学严谨的真正的专家学者。本人在辑录本书的过程中获益良多,不能不以一言鸣谢。

本书选录的重点虽以“君子”、“人格”为主题词,但也同时收入了墨子的相关思相,因为墨子的学说多与“天下士君子”在争辩、论说,因而颇多国策、官德之论,但皆与君子人格有所关联,是以一并收录,以期对墨子学说有所整体了解。希望能受到读者的喜欢。文中若有误读误解处,欢迎批评教正。

周殿富

2014年9月于北京

目录

[总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格

[代序]墨翟:的平民思想家

一、难的事自己做,容易的让给他人

二、君子重内修而不怨天尤人

三、君子得失的因果三定律

四、君子之行有“四见”:廉、义、爱、哀

五、君子之声名当“以行为本”

六、人法天而兼相爱交相利

七、“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八、任贤四术: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九、圣王为政:上使下一物,下事上一术

十、列德尚贤,无能则止

十一、圣王任能“三本”之术:高官、厚禄、事权

十二、天下所有之乱“皆起不相爱”

十三、士君子说:“兼相爱、交相利”则善

十四、君子者当务圣王之法天下治道

十五、“兼君”:“先乃民之身,后为其身

十六、君子审兼务行必为忠孝友悌之人

十七、君子之义在大不在小

十八、“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十九、天下治而不乱必行“五节”

二十、士君子不可不察简丧为政

二十一、君子“遵道利民”为“仁义之本”

二十二、士君子皆明“天子正天下”而不明“天之正天子”

二十三、仁政二事无非兴利除害

二十四、士君子兴利除害不可不禁乐

二十五、君子“执有命”为天下大害

二十六、君子之道:唯仁义而兴于利止于害

二十七、君子如钟,但有三不叩必当自鸣

二十八、君子不在外衣而在内里

二十九、君子不好为人师,何必以己巾而易人冠

三十、“俗君子”只识小物,士君子当知其大

后记

[附录]《墨语》九十章

小序

耕柱篇

贵义篇

公孟篇

鲁问篇

公输篇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 “反战”,“非攻”,“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六·四”之后,曾经在半年的时间内四次提到: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对人民的教育不够”,足见他的痛心疾首。而且他在晚年又提到了“国格”与“人格”的问题。他讲道:“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只有中国独具的道德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原始戏剧中各不同角色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内容推荐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墨子论君子行兼爱交利/中国人格读库》从诸子百家的视角解读中国五千年文化,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推荐

墨翟,世人多知其为先秦诸子中的一子,曾一度居于和儒家分庭抗礼的“百家”之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被毛泽东称为古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大家。他的形式逻辑——“墨辩逻辑”,曾被爱因斯坦称为一奇,并因其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被称为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而李约瑟则盛赞他的光学方面一系列的研究实验与发现,远先于希腊。再加之其在数学、几何学、几何光学、机械制造方面的探索与技巧,因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圣”。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墨子论君子行兼爱交利/中国人格读库》汇集了我国历代墨学研究的多家训诂成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墨子论君子行兼爱交利/中国人格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殿富选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3393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2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4145185
中图分类号 B224.2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