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晏子论君子操守/中国人格读库
内容
试读章节

晏子的节俭,让那个奸臣梁丘据感叹道:“我到死也赶不上你啦!”孔子也对他的弟子说:“晏子用自己的节俭来事奉喜欢奢侈的齐君,真是一个君子啊!”而墨子也叹道:“晏子懂治国之道啊!”

其二,以亲三族礼贤下士惜民饥苦,而得君心,得天下民心,得诸侯礼敬之心。那么他的以俸禄养家族、母族、妻族都各有所安也算是美德吗?中国自古以来,帝王之道便重九族亲睦才能使天下和谐、万邦归服。所以时人都很敬重晏子贵而不弃其亲,重其能接济穷人。而在他执政期间,不但自己节俭,而且力劝君主轻赋税,减劳役,由国家赡养鳏寡孤独;轻刑罚,不能革菅人命,且在齐国君主刀下直接救过许多无辜者的性命。所以让孔子感动的对弟子们说:“救民之姓(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司马迁还引用了晏子车夫之妻的一段话来称美晏子的礼贤下士:晏子的车夫有一次拉着他从自己家门走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看见他的丈夫“意气扬扬,其自得也”的为晏子驾着马车。晚上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便要与他离婚归去。车夫十分惊诧,忙问怎么了。他的妻子说道:“早晨我看见车上的那个晏婴,身材那么矮小高不过六尺之躯,身为齐国之相,名显于天下诸侯,但以我观之,此人却志大念深啊!神态那么谦卑自下,这种人深不可测啊!而你身高八尺,不过是为人家驾车的一个仆夫,但却那么一副趾高气扬志满意足的样子,你还会有什么出息呢?”从此,这个车夫一改常态,大有君子风度,有如脱胎换骨。晏子很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车夫便十分惭愧地把妻子的话告诉了晏子。晏子后来见这个车夫确实大为改观,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燕国有一位游学天下的大学问家叫泯子午的,来齐国拜见他,但一见他便很紧张,竟然不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晏子便主动礼敬地帮他镇定下来,把谈话进行下去。客人走后,他却反而责备自己让这样见多识广、游说天下、不以王侯为重的人都如此紧张,那么齐国中的贤士得有多少好的思想因不敢见他而听不到啊?

还有一位叫做越石父的贤士,因为家庭生计所迫,不得不卖身为奴仆。晏子在出使归国途中见到衣衫滥缕,背负柴草而气度不凡的越石父,便用自己的一匹马为他赎身,把他拉回家中,礼敬为上宾。

一位住在齐都城北的穷人叫北郭骚的,也是一位贤者,每天都以织网、草编为生计,来养活其老母。但仍无法让其母衣食丰足,听闻晏子大贤大义,便进城来拜见晏子不卑不亢地以求借养母。晏子十分重视孝顺的人,便让家人分给他很多粮米与金钱,但他并不诚惶诚恐,也不爱钱财,只取其米以养母。后来,晏子受到景公的怀疑,便辞职出奔。路过北郭骚家门时进去辞行。北郭骚忙沐浴更衣出来拜迎晏子,让晏子等候了一阵子。见面后听说他将出逃,便只说了一句:“先生一路平安吧。”便不再言语,显然这是送客之语。晏子十分失望,上车后自叹道:“我落到逃亡的地步真是无可抱怨,我连识人都如此不明,还说什么呢?”

当他逃到都城之外的郊区时,后面有使臣追来,不久,齐景公亲自驾到来恭请他回朝,并向他不断地道歉。原来那位北郭骚听说晏子来了便知其有难,所以便先沐浴准备以身为他殉难。晏子走后,便提剑携一竹篮找到他的一位朋友说:“晏子是一个十分令人钦佩的仁义君子,所以我曾向他借米养母。我听说受人养母之恩,就该肯为他解危赴难。如今晏子受疑而出逃,我应该以死来证明他的无辜。但你得帮我个忙,我自刎后,你把我的头装在竹篮里,去送给景公证明晏子的无辜。”

两个人来到宫门前对守门卫士讲道:“齐国如此安定,因为有晏子在。如果让这样的贤人离开齐国,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受诸侯侵犯。与其看到那一天还不如死了的好。我要用我的头颅来证明晏子的无辜,拜托把我的人头和我的话送给我们的君主。”言毕横刃饮剑而亡。他的那位朋友把北郭人头装在篮子里哭拜后,起身拾起那把血剑对守门者说道:“我的朋友是为了国家而死,那我就值得为我的朋友而死。我死后,请把我的头与我朋友的头放在一起,送给君主。”说罢也自刎而亡。齐景公见了两颗人头送上为晏子讼冤才如梦方醒,这才亲自去追回了晏子。晏子听说此事后,又悲叹了一句:“我遭受流亡不是太应得了吗?谁让我如此不了解人了呢?”

P8-10

目录

[总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格

[代序一]一枝独秀的“士君子”官德节操经典

[代序二]晏婴小传

一、君子之勇:轻死以行礼义

二、“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

三、君子不乐不合于礼的亡国之音

四、士君子的进退去留之道

五、君子德厚行广不以邻为壑

六、君子事人的“甜酸咸淡”之道

七、君子无礼为庶人,庶人无礼为禽兽

八、君子之道“在为人而失为己”

九、居高位当忌社鼠门狗两蔽

十、士君子日常行为的三条标准

十一、士君子之忠有“八行”

十二、“君子大义”有十而贵于度

十三、君子其行如水之清美于浊污

十四、君子有不恋之禄不处之位

十五、君子如雨如鱼而美渊泽

十六、君子居官知进退,下野自为良民

十七、“啬”为君子之道,吝爱者小人之行

十八、君子道用,与世同乐;不用,有所归依

十九、君子之忠:一心可事百君三心不可事一君

二十、养世君子“道无灭而身不废”

二十一、君子能者不辞富贵,无力者不恶贫贱

二十二、君子公殉于国而不私殉于君

二十三、真君子剑戟钩推于胸颈而求福不回

二十四、晏子再治东阿而毁誉黜赏两致

二十五、知“道”知“穷”两君子

二十六、士君子智在善于“依物而偶于政”

二十七、君子当以君子之心度人

二十八、士君子智在护上佑下

二十九、齐景公以二贤治国一佞乐身仅得不亡

三十、士君子智可折冲樽爼之间

三十一、君子“问年谷而对以冰,礼也”

三十二、君子交往之礼在让在行

三十三、“君子有道,悬之闾门”

三十四、“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三十五、君子如直木,慎隐揉难复

三十六、“君子慎于修”而兰根莫浸苦酒

三十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

三十八、君子不因功“轻人”、“屈身”

三十九、士君子所忧:不能以一身而尽容天下之善

四十、“君子之事”节于得而俭于用自有名宠两全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 “反战”,“非攻”,“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六·四”之后,曾经在半年的时间内四次提到: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对人民的教育不够”,足见他的痛心疾首。而且他在晚年又提到了“国格”与“人格”的问题。他讲道:“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只有中国独具的道德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原始戏剧中各不同角色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内容推荐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晏子论君子操守/中国人格读库》从诸子百家的视角解读中国五千年文化,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辑推荐

《晏子春秋》与《四书五经》大大不同。后者多是问道求学的学问之书,或记言以沦理,或记事以辨忠奸是非,或以文学而载道,或是纯粹的规范教义。而前者则是合记言与记事、论理为一体,记录了一位执政者的行迹,它所描述的只是具有个性化的“这一个”,而不是泛泛而言,因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唯一性。而在体例体裁上则与《庄子》的风格迹近。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晏子论君子操守/中国人格读库》在《晏子春秋》中精选了与“君子”相关部分进行摘编直解,来与读者分享共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晏子论君子操守/中国人格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殿富注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8388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4199542
中图分类号 B220.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