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黑桃皇后(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呈献在您面前的这个本子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小说选集,收录了《黑桃皇后》、《驿站长》、《彼得大帝的黑人教子》、《神射手》、《暴风雪》、《杜布罗夫斯基》和《玛丽》等七篇小说。其中《黑桃皇后》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书通过对彼得堡上流社会赌徒生活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赫尔曼的坚强性格和贪婪野心,预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临近……

内容推荐

《黑桃皇后》是普希金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主人公赫尔曼是19世纪20、30年代彼得堡的青年军官——“一个俄国化了的德国入的儿子”。他经常出入于赌场,但一般只是看着别人玩牌,因为他虽然希望发分外之财却不愿牺牲自己有限的和“必需的”钱。一次,他偶然从同伴那里听到关于一位老伯爵夫人的轶事,得知她掌握“稳能赢钱的三张牌”的秘密,便决心把这一秘密打听到手,为此他甚至准备去做这位年已八十七岁的老夫人的情夫。通过追求老夫入的纯情养女丽莎,他进入了伯爵夫人府邸,但在逼问秘诀时却把老夫人吓死。不可思议的是,后来伯爵夫人的亡魂却把那三张牌告诉了睡梦中的赫尔曼。凭着这一秘密,他在赌场两番得手,第三次却因抽错了牌而彻底输光,最终疯狂。

目录

黑桃皇后

驿站长

彼得大帝的黑人教子

神射手

暴风雪

杜布罗夫斯基

玛丽

试读章节

两种固定的想法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精神世界里,正如物质世界里的两个物体不可能同时占据同一个空间。“三点,七点,幺点”很快就将赫尔曼头脑里的有关死去的老夫人的形象驱赶了出去。“三点,七点,幺点”不断在他的头脑里闪现,一直在他的嘴里念叨着。如果看见年轻的姑娘,他就会说:“她身材多苗条啊!……就像是一个红心三点。”有人问他:“现在几点钟了?”他就回答说:“差五分七点。”体形肥胖者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幺点的形象。“三点,七点,幺点”一起进入他的梦想,化作千奇百怪的形状,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三点在他面前怒放成一朵硕大的花,七点变成一座哥特式的大门,幺点是一支庞大的蜘蛛。只有一个念头充斥着他的头脑——如何更为有利地利用这个以巨大代价换来的秘诀。他开始想到退职,出国旅行,又想去巴黎,在众多的赌场中夺取财富。一个偶然的机会省去了他所有的麻烦。

莫斯科成立了一个富豪赌徒协会,主持人是大名鼎鼎的切卡林斯基,此人把毕生的精力花在赌桌上,早就聚敛了大笔财富。他赢了可以收期票,输了立刻付现金。长期的交往使他赢得众位牌友的信任,而他那宽敞的住宅,手艺高超的厨师,本人豪爽而又可亲的性格更加博得众人的尊敬。现在他来到圣彼得堡,首都的青年们全都蜂拥而至,因为打牌而忘记了舞会,因为法罗牌戏的诱惑而放弃了与女人调情作乐。纳鲁莫夫也把赫尔曼带到了切卡林斯基府上。

他们走过一排房间,里面到处是彬彬有礼的仆役在旁边侍候着。客人挤得满满的——几位将军和枢密顾问在玩惠斯特,许多年轻人身子懒洋洋地坐在天鹅绒沙发上,吃着冰淇凌,抽着烟斗。客厅里二十来个赌客聚拢在一张长桌子旁,主人在当中坐庄,正在发牌。他六十岁左右,外表尊贵可敬,满头银发,面色红润而又精神饱满,显得心地善良。他双目含笑,炯炯有神。纳鲁莫夫把赫尔曼介绍给他,切卡林斯基友好地同他握手,请他不要拘礼。说完,又继续发牌。

这一局牌打了很长时间,桌上摊放着三十多张牌。每次发出牌以后,切卡林斯基都要稍等一会儿,安排时间让赌客们理好自己的牌,他自己也借此记下输款的数目。同时,他很有礼貌地听取他们的请求,更加有礼貌地展平赌客们因为心不在焉而折坏的牌角。这一局终于打完了。切卡林斯基洗了牌,准备再一次发牌。

“能允许我也押一张牌吗?”赫尔曼从一个正在赌钱的胖乎乎的绅士后面伸出一只手来,说道。

切卡林斯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纳鲁莫夫微笑着祝贺赫尔曼开了长期的赌戒,并且希望他能够旗开得胜。

“来吧!”赫尔曼说道,用粉笔在自己牌的背后写下赌注的数目。

“请问多少?”庄家眯起眼睛,问,“请原谅,我看不清楚!”

“四万七千卢布。”赫尔曼回答说。话音刚落,房间里所有的脑袋全都转了过来,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赫尔曼。

“他疯了!”纳鲁莫夫心里想。

“请允许我告诉您,”切卡林斯基始终面带微笑说道,“您下的赌注数目太大,这里还没有人一下子超过二百七十五卢布呢!”

“那么,”赫尔曼回答道,“您愿不愿意跟我赌?”

切卡林斯基依然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我只是想声明一下,”他说,“虽然我有幸赢得诸位朋友的信任,可是,没有现款我依然不能发牌。就我而言,我完全相信您说话算数。当然,为了遵循赌场的规矩和计算方便,请您把钱拿出来押在牌上。”

赫尔曼从口袋里掏出钞票,递给切卡林斯基。切卡林斯基草草地看了一遍,便把钞票放在赫尔曼的牌上。

他开始发牌,右边翻出的是九点,左边是三点。  “我赢了!”赫尔曼翻出自己的牌说。

赌客之间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切卡林斯基皱了皱眉头,但脸上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您现在就要钱吗?”他问赫尔曼。

“劳驾。”赫尔曼回答。

切卡林斯基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当场付清。赫尔曼收好钱,便离开了桌子。纳鲁莫夫看了,简直是目瞪口呆。赫尔曼喝了一杯柠檬水,就回家了。

第二天晚上,他又来到了切卡林斯基那里,主人正在发牌。赫尔曼走到桌前,赌客们马上给他让出一个位置。切卡林斯基亲切地向他点了点头。

赫尔曼等着新一局的开始,抽出一张牌,把四万七千卢布和昨天晚上赢来的钱全部押在了牌上。

切卡林斯基开始发牌,右边翻出的是十一点,左边是七点。

赫尔曼翻开自己的牌——七点。

所有的人都惊叫了起来。切卡林斯基显得心慌意乱,他数了九万四千卢布递给赫尔曼。赫尔曼非常冷静地接过钱,随即便离开了。

第三天晚上,赫尔曼又来到牌桌旁,大家都在等候着他。那几个将军和枢密顾问丢开手中玩的惠斯特,都来观看这场非同寻常的赌博。年轻的军官们从沙发上跳了起来,仆人们也都一窝蜂似的聚集到了客厅里。大家把赫尔曼团团围住,别的赌客也不押牌下注了,急切地想知道这场赌博的结果。赫尔曼站在牌桌旁,准备单独同这位脸色苍白但依然面带微笑的切卡林斯基决一胜负。两人各自拆开一副牌,切卡林斯基洗了牌。赫尔曼抽出一张牌,然后把一叠钞票押在上面。这简直就像是一场决斗,四周也鸦雀无声。

切卡林斯基开始发牌,他的手在颤抖——右边翻出的一张牌是皇后,左边是幺点。

“幺点赢了!”赫尔曼说着,翻开了自己的牌。

“您的皇后输了。”切卡林斯基彬彬有礼地说道。

赫尔曼全身一颤——的确,面前翻开的不是幺点,而是黑桃皇后!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出错。

这时,他觉得黑桃皇后正眯起了眼睛,在嘲笑他,这种不寻常的相似吓得他心惊肉跳……

“老伯爵夫人!”他惊恐地叫了起来。切卡林斯基收起他赢得的钞票,而赫尔曼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最后他离开了牌桌,人群顿时喧闹了起来。

“赌得真痛快!”赌客们说道。切卡林斯基又重新洗牌,赌局照常进行。

赫尔曼疯了,住进了奥布霍夫医院十七号病房。他不回答任何人的问话,只是嘴里不停地快速念叨着:“三点、七点、幺点!三点、七点、皇后!”

丽莎维塔,伊万诺夫娜嫁给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年轻人,是昔日伯爵夫人管家的儿子。他在本国的某处供职,财产相当可观。丽莎维塔·伊万诺夫娜还资助着一个穷亲戚。

托姆斯基被提升为骑兵上尉,成了波琳娜公主的丈夫。

P25-28

序言

1837年1月27日,俄罗斯的冬天显得格外寒气逼人,彼得堡郊外行人稀少,通往黑河对岸的小路上,两张雪橇后面跟着一辆四轮马车,普希金和丹特士正急急地奔向决斗地点……结果,不幸中弹的普希金,在经受了两天痛楚折磨后永远离开了人世。各界人士潮水般地涌来瞻仰诗人的遗容,广大教师、青年学生、军官、公务员甚至老人和儿童都把诗人之死看做对他们的沉重打击,人们称,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他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荣誉。今天,全世界的人仍然在纪念他。在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的日子,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代表政府宣布:将普希金的诞辰日(公历6月6日)定为“普希金节”,因为无论是对俄罗斯文化,还是对于世界文学,普希金都是一座纪念碑式的人物。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大量阅读过拉伯雷、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布瓦洛、伏尔泰、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他也熟读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杰尔查文、卡拉姆辛、德米特里耶夫等人的著作。

1811年至1818年普希金在彼得堡皇村学校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与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因此得罪了最大的权贵——沙皇,1820年被流放到南方。在流放期间他创作了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茨冈》、《致大海》、《致西伯利亚囚徒》、《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努林伯爵》等。1825年他创作了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31年完成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该诗被别林斯基誉为 “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1831年2月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冈察洛娃结婚,同年完成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4年以后,他陆续完成了以彼得大帝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以及反映普加乔夫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又译作《玛丽》),并于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1837年1月在决斗中被法国流亡者丹特士杀害,享年三十九岁。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也是伟大的小说家。

普希金的第一篇说《彼得大帝的黑人教子》以外祖父非洲黑人伊卜拉金姆的故事为素材,塑造了一个雄才大略、勤劳睿智、以身作则、关爱下属的彼得大帝形象。普希金借历史讽喻现实,表达对沙俄政府的不满。在引入注目的《别尔金小说集》里,普希金广泛地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图景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有贵族、外省地主、军官、小官吏和城市小手工业者等等。普希金对现实生活作了广泛的典型概括,真实地表现了各种人物的精神面貌。《暴风雪》和《打扮成乡下姑娘的小姐》如同色彩绚丽的农村风俗画,尽管格调有所不同,但两者都表现了19世纪初叶农村的风貌和地主庄园的生活。《神射手》描绘的是军官生活,《棺材店老板》表现的是城市小手工业者的内心世界,小说《基尔查里》记录了普希金对当时欧洲革命运动的关注。《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一篇反映“小人物”命运的作品,主人公维林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第一个“穷人”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他整天忙忙碌碌,应付来往客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呵斥、辱骂和最粗暴的对待。维林的女儿被旅客拐骗,这更是绝无仅有的遭遇。普希金指出社会上对驿站长这样的小人物的不公正,对小人物给予了满腔同情,体现了普希金作品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罗斯拉甫列夫》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普希金在小说中揭露了那些嘴上高喊爱国主义、实际上却准备逃往后方的上层贵族,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抱负,为反击侵略者不惜牺牲生命的真诚爱国主义者波利娜的形象。《罗斯拉甫列夫》是俄国文学史中反映1812年战争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可以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

普希金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农民起义,这和他进步的贵族革命思想是分不开的。《杜布罗夫斯基》写的是农民不堪忍受大地主的压迫而放火烧死了沙皇官吏的故事,这是破产贵族领导的农民起义。此外,直接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是《上尉的女儿》。在写这部小说之前,普希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看了许多有关普加乔夫起义的档案材料,亲自到奥伦堡、喀山、别尔达等普加乔夫起义的地方去考察,访问参加或目睹普加乔夫起义的老人,收集有关的民谣。在普希金笔下,普加乔夫并不像沙皇政府所宣传的那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不是到处烧杀劫掠的强盗,而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知恩报恩、赏罚分明、作战勇敢、善于指挥、性格豪放的农民起义领袖。普希金表达了对农民起义的理解,深刻地洞察到普加乔夫起义的历史原因和反农奴制的本质。普希金通过好几部小说专门从各方面论及农民的生活和起义,作为19世纪上半叶的贵族,普希金能有这样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起义的公正认识,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黑桃皇后》是普希金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主人公赫尔曼是19世纪20、30年代彼得堡的青年军官——“一个俄国化了的德国入的儿子”。他经常出入于赌场,但一般只是看着别人玩牌,因为他虽然希望发分外之财却不愿牺牲自己有限的和“必需的”钱。一次,他偶然从同伴那里听到关于一位老伯爵夫人的轶事,得知她掌握“稳能赢钱的三张牌”的秘密,便决心把这一秘密打听到手,为此他甚至准备去做这位年已八十七岁的老夫人的情夫。通过追求老夫入的纯情养女丽莎,他进入了伯爵夫人府邸,但在逼问秘诀时却把老夫人吓死。不可思议的是,后来伯爵夫人的亡魂却把那三张牌告诉了睡梦中的赫尔曼。凭着这一秘密,他在赌场两番得手,第三次却因抽错了牌而彻底输光,最终疯狂。

小说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写的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赌徒生活;第二个层次挖掘了那个时期俄国刚刚萌发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特质。小说以赫尔曼为个案,从赫尔曼的投机冒险、精于心计表现出新型资产者不择手段、铤而走险、牟取利益的性格特征。小说还借人物之口评价赫尔曼“从侧面看,极像拿破仑,而灵魂却像魔鬼梅菲斯特”,进一步揭示赫尔曼身上的投机和占有欲求。为了能赢牌,他不顾身份和年龄始而准备勾引老夫入,继而讨好老夫人的养女。小说揭示了赫尔曼身上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是他具有坚强的毅力,另一方面是爱慕虚荣,具有强烈的贪欲,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对金钱的渴求。作者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而把他作为一个拜金主义者来表现。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痛斥与讽刺而又带有少许的同情。小说中贵族老夫人是腐朽的化身,她古怪、任性、吝啬。丽莎原本是个纯情养女,在赫尔曼的花言巧语欺骗下,改变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她愤怒地谴责赫尔曼“是个魔鬼”。小说的时代意义在于,它率先表现了沙俄封建统治内部所滋生的新型资本主义力量的各种形态。

小说情节奇异诡谲,充满神秘色彩。伯爵夫人的亡魂告知赫尔曼“稳能赢钱的三张牌”是三点、七点和爱司。赫尔曼在赌桌上果真凭借三点、七点赢了庄家,可是当他把牌压在爱司上时,翻开的却不是爱司而是黑桃皇后(十二点)。赫尔曼输了,但这只是物质上的“输”,更为诡谲的还在于他精神上的“输”。他在一刹那觉得黑桃皇后眯起眼睛对他冷笑了一下,于是他大叫一声:“老伯爵夫人!”因为黑桃皇后这一表情酷似躺在灵柩中老夫人的表情,这一表情曾让赫尔曼在老夫人葬礼上吓昏过去,那么究竟是赫尔曼抽错了牌,还是老夫人的亡魂在暗中起作用呢?小说并未说明,从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猜测和无穷的回味,这正是小说的叙事策略之所在,即叙事的省略。

普希金把叙事省略当成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一,通过叙事省略造成情节曲折、故事神秘的艺术效果。

如在《打扮成乡下姑娘的小姐》中,中心内容是假扮成乡下姑娘的贵族小姐丽莎同一个庄园主的儿子阿莱克赛多次约会和恋爱的故事。但小说只叙述了两次约会,此后的多次约会被作者省略,读者只能凭自由的想象延续他们的恋爱过程。其中阿莱克赛随父拜访丽莎父亲,以及丽莎如何骗过阿莱克赛等前期情节铺垫也被省略,只是到了两家主人互见以后,读者方才明白原来丽莎装扮成一个丑丫头骗过了阿莱克赛。再比如在《暴风雪》中,小说开头就写玛利亚夜里偷偷溜到邻村教堂和心爱的小伙弗拉基米尔结婚,至于结婚细节、场景等只字未提。三年后,玛利亚又爱上布尔明,但因为两人都曾结过婚以至于不敢再向对方求婚。小说临近结束时,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读者才明白了他们的身世:原来,布尔明和弗拉基米尔一样,在四年前的那个风雪之夜都迷了路,布尔明先一步到达教堂,在昏暗中阴差阳错地和玛利亚结了婚。因为叙事的省略,小说结尾才使故事真相大白,这样设置和布局致使小说产生一种无形的张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二,通过叙事省略,强化小说人物的悲惨处境。

在《驿站长》中,小人物维林忠于自己的工作,酷爱自己的女儿,虽然生活艰苦,却也其乐融融。然而女儿杜尼娅被人拐骗了,维林的生活发生了逆转。但是女儿是如何被骗走的?她的日子过得如何?她为什么一去就杳无音信?这些既是读者的疑惑,也是父亲维林的疑惑和难言之隐,小说通过维林背后的大量省略衬托了维林的孤单、凄苦、思念。维林找到女儿后,发现女儿只是被丈夫明斯基当做玩偶和花瓶,自己没有任何自主权利,明斯基对岳父大人也很不恭敬。那么,杜尼娅的态度是什么?她愿不愿意跟父亲回去?今后打算是什么?小说又一次出现大量省略,以此进一步加深和强化维林内心深处的痛苦,意味着维林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失去了心灵上的依附。小说通过对女儿境况的省略从而加强对父亲境况的叙述,揭示小人物生活的无望和悲苦。

其三,用相关叙述补充叙事的省略,达到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目的。

《驿站长》没有交待明斯基如何骗走了杜尼娅,但是驿站车夫却在议论这件事:“虽然杜尼娅一路上都在哭,可是看起来她是心甘情愿的。”这一句简单的议论,不但使我们看到杜尼娅的幼稚单纯,也暗示了杜尼娅既舍不得年迈的慈父又不愿离开眼前这个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的矛盾心理,由此读者可以展开联想——明斯基在两天装病的时间里是如何使尽花言巧语骗取了杜尼娅的爱情!《上尉的女儿》创作主旨是普加乔夫起义,但是小说并不着重写普加乔夫如何组织暴动、如何迅速扩大队伍、如何攻下下湖要塞等等情节。读者只能通过普加乔夫在风雪中赶路和在旅馆里的暗语对话、白山要塞中士兵倒戈、要塞迅速陷落等的叙述,填补上面叙述留下的省略。果戈理对普希金语言的精练有过高度评价,所谓“一句话,可以代替整段描写。”

的确,普希金在俄罗斯语言文学上的贡献是无人能比的。他的创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宣告了它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优秀作家,因此被称为“近代俄国文学之父”。果戈理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高尔基称他为“集前人之大成,囊括一切新奇和机智”的“一代诗宗”。

今天,俄国人对普希金的感情已远远超过热爱,达到了崇拜的程度。普希金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俄罗斯所有的经典艺术家和思想界的伟人。人们认为只有普希金才有资格被称为“俄罗斯的象征”和“俄罗斯的一切”。  对于俄罗斯文化来说,普希金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生活、死亡、创作是有机统一的“文化文本”,它们不可分割,也不能分开来理解。普希金不是生活的导师,也不是生活的仲裁。但他永远不会过时,就像爱和恨、春和秋永远不会过时一样。文学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领域,这种认识与普希金一起进入俄罗斯的生活,普希金是把文学作为职业创作的奠基人。

我国早在1903年就译介了普希金《上尉的女儿》。1937年在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之后,同时也是其诗歌中反专制、渴望自由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了中国的激进分子,普希金在中国的地位迅速上升,之后由于受中苏关系破裂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普希金一度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这位俄罗斯天才的热情重又燃烧了起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黑桃皇后(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国)亚历山大·普希金
译者 杨瑜//翟卓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7968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3
装订 精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17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