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细菌持留状态研究方法与操作规程(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詹·迈克尔斯、马尔滕·福瓦尔编著的《细菌持留状态研究方法与操作规程(精)》介绍了细菌感染实验动物的研究方法与操作过程。从生物结构、新陈代谢、生物防控等各方面进行了论述,提供实验室研究的整体方案。该书可供医学、生物学研究人员参考。是一本研究性质与技术方法结合的读本,值得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简介 第一章 细菌持留状态的历史展望 1 早期研究历程 2 细菌持留状态研究的兴起 2.1 筛选方法 2.2 单菌体的研究 2.3 转录组学 2.4 遗传进化分析 2.5 建模 3 研究现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对细菌持留状态的定性研究 第二章 持留菌: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及影响的因素 1 引言 2 高持留菌突变株 3 持留菌的前体存在形式与诱导后存在形式 4 毒素抗毒素模块 5 遗传因素对持留菌的影响 6 持留菌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在大肠杆菌培养物中利用通用方法测定持留菌的水平 1 引言 1.1 表型耐受与表型抵抗 1.2 I型持留菌与Ⅱ型持留菌 1.3 持留菌的肉眼观察与分离 1.4 持留菌与VBNC(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1.5 静止期的持留菌 1.6 持留菌的耐受性是因抗生素而异 1.7 生长抑制诱导持留状态 1.8 对目前所涉及的实验流程的介绍 2 材料 3 方法 3.1 大肠杆菌培养液DMSO储存液的准备 3.2 过夜培养菌体的培养物 3.3 实验用细菌培养物与抗生素处理的操作 备注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用于检测大肠杆菌持留状态的优化方法 1 介绍 2 材料 3 方法 3.1 第一天的工作内容 3.2 第二天要做的实验内容: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检测 3.3 第三天要做的实验:菌斑形成单位的计数 4 数学分析 4.1 计算抗生素处理后的存活菌体在总体菌体培养物中的份额 4.2 图示:双相杀菌曲线 4.3 统计计算 备注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五章 96孔板用于研究体外生物被膜形成与定量检测的模型 1 引言 2 材料 2.1 常规仪器设备 2.2 生物被膜的形成 2.3 结晶紫和刃天青染色法 2.4 生物被膜的去除 2.5 平板培养基上的菌体数目计数 3 方法 3.1 生物被膜的形成 3.2 结晶紫染色 3.3 刃天青检测 3.4 生物被膜的清除 3.5 平板培养菌体计数 备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中持留菌的试验方法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3.1 成熟生物被膜的形成 3.2 成熟生物被膜利用抗真菌制剂的处理 3.3 生物被膜中存活下来的菌体定量 备注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持留菌的单个菌体的相关分析 第四部分 持留菌突变体以及相关基因的鉴定 第五部分 研究细菌持续性感染的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 第六部分 持留菌的数学模型 附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细菌持留状态研究方法与操作规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比)詹·迈克尔斯//马尔滕·福瓦尔 |
译者 | 译者:周建华//刘永生 |
编者 | (比)詹·迈克尔斯//马尔滕·福瓦尔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6330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96 |
出版时间 | 2017-11-01 |
首版时间 | 2017-11-01 |
印刷时间 | 2017-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42 |
CIP核字 | 2017251889 |
中图分类号 | R5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8 |
宽 | 194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