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荣,著名文博大家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故宫出版社编辑。
图书 | 父亲的声音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传荣,著名文博大家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故宫出版社编辑。 精彩书摘 欧斋墨缘 目录 辑一 一个称职的博物馆工作者 善承嘉锡,毋坠世守 得意缘 内容简介 《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情真意切、文辞流畅。 书中怀念父亲,同时怀念父亲的友朋: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倪征燠、那志良、庄尚严、冯华等诸位先生,并由此构成那个时代旧式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十分精彩。 朱氏一族,文脉流传清晰,长于金石碑帖的精鉴和收藏,到朱家溍先生一辈,将收藏的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大型木器全部捐赠国家。本书即以文物为线,以从事文物工作的各位先生为点,以故宫为背景谱织出一幅微缩的关于中国文化、文物、文人的中国式文人情调的织锦。 书中诸位先生长期为读者所关注,其中冯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以故宫文物为素材编撰了5辑故宫日历,即为今天大热的故宫日历的蓝本,冯华先生确立的体例,让这本日历带有很强的学术考证的意味。 此书所涉事件中故宫成立前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是本书在对亲人抒怀的同时又一个阅读的一个亮点。 编辑推荐 1、《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情真意切、文辞流畅。 2、书中怀念父亲,同时怀念父亲的友朋: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倪征燠、那志良、庄尚严、冯华等诸位先生,并由此构成那个时代旧式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十分精彩。 3、此书所涉事件中故宫成立前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是本书在对亲人抒怀的同时又一个阅读的一个亮点。 内容推荐 《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情真意切、文辞流畅。书中怀念父亲,同时怀念父亲的友朋: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倪征燠、那志良、庄尚严、冯华等诸位先生,并由此构成那个时代旧式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十分精彩。朱氏一族,文脉流传清晰,长于金石碑帖的精鉴和收藏,到朱家溍先生一辈,将收藏的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大型木器全部捐赠国家。本书即以文物为线,以从事文物工作的各位先生为点,以故宫为背景谱织出一幅微缩的关于中国文化、文物、文人的中国式文人情调的织锦。书中诸位先生长期为读者所关注,其中冯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以故宫文物为素材编撰了5辑故宫日历,即为今天大热的故宫日历的蓝本,冯华先生确立的体例,让这本日历带有很强的学术考证的意味。此书所涉事件中故宫成立前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是本书在对亲人抒怀的同时又一个阅读的一个亮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父亲的声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传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2922 |
开本 | |
页数 | 38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5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