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图说中国民居 |
| 内容 | 亮点展示
内容简介 中国民居作为中国家庭的生活空间,包含多种不同的建筑样式。既有普通的长方形小屋或茅舍,也有占地宏大的宅院、显赫一时的庄园甚至极尽奢华的宫殿,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样式组成了中国民居的缤纷图景。本书集中讨论了十七座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展现了千百年来建造的中国民居的精美范例,包括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学者书斋、明代简舍、富商宅邸、清代大院、福建土楼、古城民居等。书中将中国民居看作一种建筑类型,对民居形式的地区差异与民居类型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鸟瞰式梳理。借助丰富的照片、版刻图画、历史图像、技术图纸,为读者生动地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独具生命力的传统建筑。 作者简介 那仲良(RonaldG.Knapp):在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于1968—2001年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新帕尔兹分校。他从1965年开始从事中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地理和历史地理研究,参与撰写、编辑了二十余部关于中国和东南亚的研究著作。其中1986年出版的《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普通住宅的文化地理研究》(China'sTraditionalRuralArchitecture:ACulturalGeographyoftheCommonHouse)是第一部将中国乡土建筑介绍到西方世界的英文著述。其他还包括《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HouseHomeFamily:LivingandBeingChinese)(2005,与罗启妍合编)以及《中国古桥:古代中国的居住建筑》(ChineseBridges:LivingArchitecturefromChina’sPast)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图说中国民居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 那仲良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2475 |
| 开本 | |
| 页数 | |
| 版次 |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