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纸人(彩色插图本)/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纸人》以亦真亦幻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苏了了在纸人丹妮的引领下,艰难而美丽地泅渡青春之河的成长历程。整部作品散发着独特的神秘气息与青春的美感,充满了独到的人生发现。作者似乎掌握了一支“魔笔”,让读者身不由己深陷其中,与书中人物一起感动与思索,从中破译成长路途中心理、生理与情感的密码。

作品讲了一个名叫苏了了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在小说中,作者殷健灵刻画了温婉大气、富于知性美的Y老师、木灵,勾动少女情思的年轻男老师L,充满了青春叛逆和萌动的男孩莫克,和在青春道路上走了一条弯路的秋子。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用开掘心灵的妙笔,用亦真亦幻的手法,塑造了丹妮的形象。在女孩到少女的青春期,苏了了在丹妮的引领和陪伴下,努力泅渡青春之河,虽历经伤痛,终于挣扎到河的对岸,完成情感、心灵、心理诸方面的成长。

内容推荐

《纸人》讲述了:

童年时的苏了了最喜欢玩儿的游戏,便是将心中完美女性的形象画在纸上,剪成纸人——这就是丹妮。没想到,丹妮竟然变成了真人,陪伴她经历了对温婉大气的女老师木溪的仰慕,对叛逆萌动的男同学莫克的抵触,对早熟开放的问题少女秋子的同情,对成熟稳重的L老师的情愫……在丹妮的帮助下,苏了了安然地蹬过青春期的女儿河。直到后来,苏了了自己也成长为“丹妮”,去帮助更多正值青春迷惘的少女……

《纸人》是殷健灵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

目录

0 时间深处的眼睛

1 我丢失了我的纸人游戏

2 谁告诉我女孩自己的事

3 抱抱我,丹妮

4 我是谁

5 恐怖地带的男孩儿

6 木溪

7 蹚不过的女儿河

8 北京夏天的阳光

9 开启的门

10 终生难弃的书

点评

灵性的书写

关于《纸人》的随想

成长是如此艰辛

“纸人”丹妮

试读章节

0 时间深处的眼睛

时间从指缝里无声流逝,为了永远年轻,我们回忆和追索。

当我早已与少女时代挥别,它从时间的深处发出耀眼的光芒,提醒我:那是你无法摆脱的迷恋。

我已经28岁了,很长时期我无法正视自己的年龄,因为我觉得自己依然活在过去,那个充满了梦想和靛蓝的天空的年代。时间的花瓣在我的身边不断地凋谢和盛开,记忆却始终像含露的早晨那样新鲜和芬芳,我不能阻挡许多人纯真的眼睛在岁月的风霜中渐渐枯萎(总有一天我也会那样),但至少我可以让自己在尽可能单纯的日子里久久停驻。

五年前,我成了一家生活杂志的编辑,我开始接触生活的庸常、婚姻的琐碎和在平凡人生中挣扎的人们的无望。我和各种各样的女人交往,她们中有我的读者和作者,还有的是我的采访对象。她们有的魅力四射,有的却被岁月磨蚀得黯然无光。她们的声音如同秋天枯黄的树叶像蝴蝶一般地翻飞,在我的心里鸣响。我不希望这些声音成为永恒,因为它们会催我迅速老去。我更留恋于在纸上和少男少女对话,这是净化心灵的绝好方式。这部小说自然也是写给少女看的。

动笔写这部小说的前两个月,我的身边连续发生了几件蹊跷的事情。

首先是天气变得诡异多端,6月的上海连续两个星期暴雨滂沱,雨点大如蚕豆,敲打在路面和玻璃上如同万马急行。雨下得没有间隙,雨声密集得令人窒息,到了深夜,大雨便狰狞得像肆无忌惮的怪物,席卷一切、吞噬一切。“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雨。”我85岁的外婆说。每天,我打着伞走到雨里(我特意挑了把最坚固的伞,伞面是那种星夜的蓝,上面布满梦幻的碎花图案),不堪一击如同被打蔫的衰草。

这天傍晚,我拿了伞出门,我知道此行路途艰难。我必须转乘三辆车,花上将近两个小时,纵越整个城市,到达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我是那里的“青春热线”主持人,今天是星期五,我当班。我特意挑了一条紧身的藏青色裤子,免得累赘。可当我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那条裤子还是被雨浸得变了颜色,湿漉漉地沾在身上。

门诊设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一幢新盖的大厦,半年前才竣工。心理门诊因为不是什么营利机构,便被安排在底楼紧贴中央空调管道的屋子里,嗡嗡的噪声像一群看不见的苍蝇盘旋在四周,弄得你心烦意乱。隔壁的音像书店里顾客寥寥,楼上的保龄球馆的生意今天也似乎特别萧条。大厅里只有一个保安在走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出他寂寞的身影。

今天可能碰不上一个求询者,我想。

然而,热线依然忙碌,这样的雨天使人的心事泛滥。我一连接了三个电话,都是中学女生打来的,其中有两个只是为了聊天,我们早已成了未谋面的朋友,每逢我值班,她们都会来电倾诉。她们说她们缺少可以说话的对象,觉得自己像空气中自由的分子,却很少有激烈的碰撞。我和她们对话时,常有如鱼得水的松弛感。这与我平时的工作大不相同,尽管我在这里完全是义务的,但是我很乐意。

接第四个电话的时候,我遇上了一点儿麻烦。“喂”了好几声,对方才像刚从坟墓里苏醒过来一样发了声,这是一个让我辨不清性别的声音,低沉、粗哑得像个中年男人,可她却自我介绍说是一个高中女生。她说的是青春期的生理困惑,用词暴露,甚至有些不堪入耳,直觉提醒我这或许是一个拙劣的恶作剧,因为偶尔会有一些压抑和失常的人借热线电话发泄郁闷。我正琢磨着如何婉转地打发她,身后的玻璃门响了。

门的响声很轻微,仿佛是气流挤压时发出的呻吟。

从门缝里探出一张蜡黄的脸来,她的半个身子掩在透明的门后,一束灯光恰好打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她那被雨水打湿的头发紧贴在脸上,这使她的脸看上去更为瘦削。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怔怔地盯着我。

一个神秘的大雨之夜,一个奇怪的求询者。

我和善地请她进来,让她在转椅上坐下,顺手给她递了杯茉莉花茶。

“也许你更习惯喝饮料,可我这里只有茶。”我说。我一直觉得茶是成年人的“专利”,茶的沉稳和内敛不太适合少男少女。趁她喝茶的片刻,我凝神注视了她几秒钟。然后我在心里大致勾勒出她的轮廓——

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腼腆、内向,不很合群,功课不会太好,缺乏自信,尤其是对自己的相貌。

见我微笑着看她,她不好意思地放下杯子,不等我开口便非常配合地开始了自述。她的鼻尖上爬满了细密的汗珠,手指始终紧张地拽着裙边,她穿着天蓝色的棉布裙,有些旧了。

“我从五年前就开始到处求询了。”她说,“我知道自己患有‘强迫症’,一到晚上我就害怕,我总是睡不好,因为即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我往上提、往上提,弄得我好累好累。哪怕是在白天,我的思想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滞留在某个念头上,比如放学后,我会反复回想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遗忘在教室里了;我长时间地照镜子,研究自己的皮肤是否又粗糙了……类似的问题困扰着我,无法排遣。我的思想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过不去,又退不回来,悬在半空中,我的身体仿佛也被抽空了。我偷偷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练习放松,最后却发现无济于事。我还是被卡住了,卡住了……”

她的话晦涩难懂,她重复着“卡住了”三个字,这是她独特的语言。

“你和同学们相处得怎样?”我问她。

“我基本不与人往来,只和一个女同学关系不错。”

“你最害怕什么?”

P1-4

序言

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给力

王泉根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阅读运动”正在各地深入展开,特别是在京津沪渝、长三角、珠三角、湘鄂川等地成效尤为显著。

儿童阅读有多种方法,如经典阅读、亲子阅读、分级阅读、班级阅读等。儿童阅读的工具与手段也有多种多样,除了我们久已习惯的纸媒图书,现在还有点读笔、手机、IP网络、手持阅读器等。但无论采用哪种阅读方法与工具,其核心与实质还是“内容为王,品质第一”。因而“绿色阅读”是各地开展儿童阅读活动所坚守和倡扬的理念。就当前儿童阅读运动的整体态势和亟待改进的问题而言,我认为必须强调品质阅读、分级阅读与民族阅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任何阅读都必须坚持品质第一,只有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品质上乘、提升读者精气神、凝聚民族真善美力量的图书,才是我们应当首选的、阅读的。否则如果一味沉溺于那些低俗、粗鄙,如同自来水龙头哗哗流淌只能吸引眼球而不能打动心灵的东西,那实在是生命的浪费与糟践。儿童阅读尤其应当强调品质与绿色,让幼小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沐浴在阳光、绿荫与蓬勃向上的生命气场中。

儿童阅读又必须从儿童的接受心理和阅读兴趣出发,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分级阅读。分级就是分年龄。阅读规律表明:年龄越小,群体性的阅读差异性就越大,如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阅读兴趣、理解接受能力方面就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进入高中以后,群体性的阅读差异性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则会突显出来。因而成年人的阅读不存在“分级”。分级阅读是贯彻“什么年龄的孩子看什么书”这一儿童阅读黄金定律的有效途径。

中国儿童阅读的重心自然应当是中国的、民族的、原创的,而不能一味只吃引进舶来的洋快餐、洋面包。世界各国的优质文化资源包括儿童文学,当然是儿童阅读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有一种倾向需要讨论:无论是儿童阅读书目的推荐,还是“嘉宾讲座”,往往只有欧美日韩的、洋腔洋调的,似乎五千年中华文明产生不了中国孩子所需要的读物。而实际上,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从叶圣陶、冰心、张天翼到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我们民族的原创的优质儿童文学,早已成为润泽化育数代中国孩子的精神食粮。这一不争的事实,用不着再作任何论证。

正是本着品质阅读、分级阅读、民族阅读的理念,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在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的大力支持与推荐下,精选精编了这套《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显然,这是一套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量身打造与给力的优质读本。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汇聚,名作荟萃,名声远播。这里的“名家”是双重的,既有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五代作家的整体阵容与代表性人物,也有文学界、儿童文学评论界的名家发声与点评成果。无论是作品与评论,都是从时间的维度、审美的维度、思想的维度、语言的维度出发的,从品质阅读、绿色阅读、生命阅读着眼的,同时又充分关注到了幼年/童年/少年三个年龄阶段的阅读分类,小说、童话、散文、诗歌、幼儿文学等多种文体的品种整合,既有精品原作的重塑新生,又有原创新作的首次亮相。可以说,提供精品、解析精品、建立自己的精品体系,正是这套书系的最大愿景。

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从道义上讲,所有的大人都不会对孩子使坏,更何况是为儿童服务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与审美追求是导人向上、引人向善、育人向美。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品质的力量在于精神高度的提升。相信这套《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必将成为新世纪“儿童阅读运动”的重要推手与优选资源,成为凝聚起民族下一代向上向善向美的一种品类与力量。

2012年5月17日下午4点18分

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纸人(彩色插图本)/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点评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7894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