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回宋朝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三百年宋朝为背景,描述了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近百位风流人物,记录了影响时代进程的众多精彩事件,全书50章节,约12万字。从赵匡胤、范仲淹到文天祥,从陈桥兵变、靖康之耻到襄阳保卫战……作者娓娓而谈,把他们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渐次还原,让读者对宋朝有一个比较清晰直观的认识。

内容推荐

几千年积累的华夏文明,到了宋朝,终于达到了一个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这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一贯把唐朝称为“盛唐”,但人口总数与之相差无几的宋朝年收入是唐朝的三到七倍。宋朝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民间学术思潮异常活跃,连皇帝都给民间书院题写院名。我们常说宋朝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实,理学不过是宋朝学术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

这是一个社会高度自由的时代。结社、组团、游行……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比较敏感的事情,在宋朝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民众广泛组织各种团体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学生公然到街上游行,抨击朝政。公民社会初步形成。

目录

没有城管的宋朝

柳永和他的女人们

天上掉下个皇帝宝座

赵匡胤二三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个人眼中的烛影斧声

大侠乔峰的身份焦虑

杨家将的枪

被三陪小姐调戏的国防部长

热爱折腾的范仲淹

泰山封禅记

闲话寇老西儿

可怜薄命为君王

开封有个包青天

风流才子欧阳修

从奴隶到国防部长

千古奇才沈括

三个男人一台戏

乱象丛生的朋党之争

掘墓人完颜阿骨打

一代名妓李师师

蔡京其人其事

不务正业的皇帝宋徽宗

靖康!靖康!

老将宗泽

夫妻搭档唱好戏

岳飞传奇

李清照的文青生活

宋孝宗:这个皇帝有点囧

铁马秋风大散关

一言难尽道朱熹

忠乎?谬乎?

醉里挑灯看剑

男人成吉思汗

岁币之争:给,还是不给?

金哀宗最后的晚餐

中兴名将孟珙

钓鱼城下钓大鱼

蟋蟀丞相贾似道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南宋?

试读章节

小琴是一个住在临安城外的村女。年方二八,长得那叫一个亭亭玉立。

三月的一天,母亲得了感冒,没钱看病。怎么办?小琴并不焦急。翌日,一大早她就挎了一个竹篮,出得门去,到院子里的杏树上采摘了十余枝白里透红、娇艳欲滴的杏花。昨晚下了一夜的雨,花蕊里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呢!然后,她就进城去了。

小琴赶到城里时时辰尚早。临安城里大部分居民还在沉睡之中。小琴坐在一家商铺外面的石阶上稍微休息了一会儿,顺便吃了早餐——两枚从家里带来的煎饼。

吃饱后,小琴就沿着小巷开始叫卖了:

杏花哟,卖杏花哟!

又便宜又好看的杏花哟!

小琴清脆、悠长的声音在临安城里回荡,惊醒一个老人。这位叫陆游的老人刚刚来到临安,等待皇帝召见,看能不能继续为国家效力。他年岁已大,神经衰弱,晚上看书又看得很晚;好不容易睡着,又被屋外的叫卖声吵醒了。他一声喟叹,起床了。

他打开窗子,看到小巷里小琴逐渐远去的身影,不由心动。就叫道:“卖杏花的小姑娘,回来!”

如你所知,最后陆游不但买下了小琴所有的杏花,还写了一首名扬千古的诗歌: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自始至终,都没一个人来阻扰小琴。

宋朝的商业活动已经初现萌芽,宋朝的官僚体系也非常庞大,但它的政府编制里是没有城管的,所以才有《清明上河图》里的繁华。

宋朝也没有强制拆迁这一说法的。

有一年,开封的皇宫想扩建,于是派人去和皇宫北面的居民协商。俗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堂堂皇宫想找臣民要一块地皮,进行公益性基础工程建设,拉动GDP增长,居然还要跟他们商量,让人大跌眼镜。

意外的是,那边的居民也挺牛叉的,他们都不愿意搬走。这样就僵持住了——按照常理,接下来就应该是官府发布拆迁公告,聘请拆迁高手,浩浩荡荡地跟在推土机后面开进拆迁现场。

但是这一幕没有发生,皇宫的人退步了,于是北宋的开封就有了有史以来最小的皇宫,——相当于一个节度使的府第而已。

我想,如果成龙先生生活在宋朝,一定会痛心疾首地呼吁:“大宋子民是需要被管的!”

确实如此。生活在宋朝的百姓真是太自由了。

从西周以来,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执行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过了一定时间后就禁止普通市民上街。汉朝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一个官职:执金吾。话说有一天飞将军李广晚上喝酒回来,到了霸陵亭左近,被霸陵尉拦住了。这位做点小官的仁兄估计晚上喝醉了,没认出李广来,呵斥他:“你是谁,干吗晚上还在外面溜达?”

李广老老实实地自报了家门。可这霸陵尉丝毫不给他面子,还是大声训斥他:“大将军怎么啦?你也不能违反宵禁的命令搞特殊化!”

曾经把匈奴人赶得屁滚尿流,使之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无可奈何,只好在外露宿了一晚,喂了一晚蚊子。

北宋前期,为了方便市民夜间贸易,汴京城门很晚才会关闭,而城内却没有时间限制。这样就渐渐形成了繁华的夜市,也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解除宵禁,对皇室与上层官吏来说,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夜间走出禁宫深宅,与民同乐。比如说,今晚到张家召开诗歌朗诵会,明晚到王家举行假面派对,李家公子与林家小姐人约黄昏后,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随时要瞟着手表,怕万一玩过头了,就得双双露宿街头看星星了。

而对于长期处于宵禁之下的普通百姓和下级官吏来说,则是极大的人身自由解放,使他们能够在繁华的城市欣赏夜景,参与万民同欢的喧嚣。由此,市民文化就得以迅速繁荣。

当然,诚如成龙大哥所言,自由太多了就是不好。宋朝解除宵禁后的第一个坏处就是消灭的粮食多了。我们知道,在宋朝之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头百姓,大伙儿一天都是只吃两顿饭的。而到了宋朝,由于晚上还要出去活动,会消耗大量的卡路里,两餐饭明显不能保证足够的热量。因此,他们就增添了一顿晚饭。从此,中国人开始了三餐一宿的生活。

第二个坏处是酒楼多了起来。唐朝人如果晚上出去游玩就面临着可能在外面数星星的安排;宋朝的老百姓晚上吃完了饭仍旧可以从容回家,所以不需要在外过夜。因此,宋朝夜间的餐饮业蓬勃发展起来。《射雕英雄传》里经常看到主人公们动不动就跑到酒楼去吃香的喝辣的,让唐朝的大侠们羡慕得直流哈喇子。记得郭靖江南初会黄蓉,小丫头片子点了八个菜:花炊鹌子、炒鸭掌、鸡舌羹、鹿肚酿江瑶、鸳鸯煎牛筋、菊花兔丝、爆獐腿、姜醋金银蹄子……那可是奢侈到姥姥家了。

第三个坏处是色情业发展起来了。饱暖思淫欲,人啊(尤其是男人),一旦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就难免要追求精神生活了。《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开封各处都有酒肆,门前扎着欢楼,欢楼内走廊是妓女们等待召唤的地方。通常她们浓妆艳抹,随时随地等待为赴酒席的宾客表演歌舞……嗯,总之,很令人(尤其是男人)神往。

做一个宋朝的城市居民,简直是我能够想到最幸福的事情。刮风下雨政府和大户人家都会散发救济,往往到了年底,朝廷突然会免除你的房租,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幸福的小市民们很少自己做饭,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决。——如今闹金融危机,兄弟我有好久没在外面吃过饭了,肠子已经锈迹斑斑了啊。

P1-4

序言

几千年积累的华夏文明,到了宋朝,终于达到了一个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这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一贯把唐朝称为“盛唐”,但人口总数与之相差无几的宋朝年收入是唐朝的三到七倍。宋朝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民间学术思潮异常活跃,连皇帝都给民间书院题写院名。我们常说宋朝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其实,理学不过是宋朝学术海洋里的一朵小浪花。

这是一个社会高度自由的时代。结社、组团、游行……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比较敏感的事情,在宋朝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民众广泛组织各种团体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学生公然到街上游行,抨击朝政。公民社会初步形成。

这是一个民主制度架构初步建立的时代。宋朝已经出现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雏形。弹劾权臣的事儿屡见不鲜,甚至连皇帝颁发的圣旨都曾经被谏官驳回。宋仁宗想扩建一下皇宫,征求拆迁户的意见,他们居然不允许,而宋仁宗也居然就此作罢。——这在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一个吏治相对清明的时代。高薪养廉与有效的权力制约制度,使得宋朝没有出现和珅那种以国库为家产的大贪官。

这更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范仲淹、包拯、苏轼、王安石、司马光、柳永、辛弃疾……它所诞生的伟大人物,比之前、之后所有封建朝代加起来的数量都还多得多。

宋朝又是一个让人欲说还休的年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但却老是受外族欺负。宋朝名将辈出,杨业、杨延昭、韩琦、范仲淹、狄青、岳飞、张浚、韩世忠……但总体来说军事力量比较孱弱,无法与国力相对称。

1276年,元军屯兵于钱塘江沙岸上,举行受降仪式。当时临安城老百姓都以为钱塘江大潮,会将元军席卷而去。但本该发生的钱塘江大潮竟然“三日不至”。这真让人产生怀疑,莫非是上天安排好了,要南宋灭于元军之手?

以落后埋葬先进,以野蛮摧毁文明,以愚昧亵渎优雅……可悲的是,元朝人居然做到了。

我发觉,我不忍心写出南宋真正覆亡时的人物和事件:惨烈悲壮的压山海战、走投无路的大臣陆秀夫、年幼无知的小皇帝赵昺……当陆秀夫在峭壁上把妻子抛下冰凉的大海,自己又背着赵禺跳下去的时候,一种绝望的情绪如海水一样灌满我的口鼻。

我始终无法接受,经济高度繁荣、文化极度昌盛、社会高度自由的宋王朝,会被一群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的刽子手亲手埋葬这一残酷的事实。

当然,点检历史、回味过去,只是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这不是阿Q那种“老子祖先也阔过”的心态,而是试图说明,我们华夏文明,在一种足够包容、足够解放的制度里,也能够发展到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恶为善,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严复

写出来的历史和现代的思维结合起来,真是一绝啊。

——网友:晨曦若慧

什么时候主流文化对宋朝的评价超过秦、唐、清时,也就是中国文明进入世界主流之时。

——网友:宋逸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回宋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仁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5172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4.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