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易经》原理
一、阴阳之理
“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无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古人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无穷。一阴一阳的相反相成,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
因此,太极为一,阴阳为二,万事万物变不离其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简化繁,由小变大,有理有序,有章有法,有根有据,莫不由阴阳所定。
二、不易简易变易之理
简易之理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就是说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控究寻找恰当的、适宜的、方便的正确方法,是一切科学的真谛,是一切科学精神的精髓,也是把握事物法则的根本道路。所以寻求正确的方法,是为事之根本,亦是正名之理。
变易之理
变易是宇宙的根本精神,是生生不息之理。
变易之理,反映了事物变化的下列特征:①事物发展生生不息;②世界在变化和运动中具有时间的延续性;③事物是新陈代谢的。
变易之理反映了事物永恒发展和不断进取的特征。
不易之理
不易之理所表明的是,不论事物如何千变万化、生生不息、新陈代谢,但事物内在本质及规律则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不易之理要求人们具有自强不息,健而恒久的精神,也即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揭示天道自然法则、社会人伦法则的理性保证。
三、系统之理
属卦象象意之理。
整个《易理》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的先后程序;以其事象、物象的组合与卦理的序列,到所论及的宇宙观、人生观等,无不充满系统之理。
系统之理是至明之理,它所包含的精义,即:巧妙组合,合理排列,上下相应,彼相沟通,左右融合,无瑕无隙,整分有序,协调统筹等都带有永恒的意义。
四、中正之理
中正理所表明的是一条“中和、中正”的道理。依中正之理办事,才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只有居中,才可以四通八达;只要凡事勿过勿不及,就是“适中”、“居中”、“得中道”;深得中道的人,才能事业发达,诸事如愿。
五、天人合一之理
“天人合一”之理表明,宇宙、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处在一种互相联系,互相依傍的关系之中。
六、力行之理
力行是易道的本原,是太极思维所倡导的主要精神之一。天道地道的运行是永恒不休的,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地道法则,刚毅坚强,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要有“至诚不息,不息则久”的精神。
力行的本质是为从人生命、生活、生存、兴盛而工作。此道是天道。也是行仁之道。
七、民本之理
民本之理,也可称民为邦本之理。
民本之理强调,为政者要以民为本,一世以民愿为依归,要亲民、利民、保民、养民、教民。 八、事为之理
事为即县軎存人为。
九、仁义之理
仁义之理也是尽人性之理。
仁是心之德,爱之理;义是心之制,事之适。人类只有实行仁爱,才能创造和谐、维系和谐,发展和完美和谐。和谐是天地音所需求的。
十、人治之理
“人为”者,非“大人、圣人”不足以领导全民;非君子不足以服务人群。
人治之理的基本要意是,为政者需要与民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品德才能。这样才能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十一、治术之理
治术之理正如系辞说的: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十二、元、亨、利、贞之理
元之理
在事理上,以元为起点,有步骤、有顺序、有计划、有准则的意义。
亨之理
亨为通,为顺,为奉献,为安,为吉,为和谐,为团结。
利之理
利之意是指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公利,是为众人谋利。
利为宜、顺、益;如利之于事,则有敏捷、果断之意。
贞之理
贞之意可为中正、坚定、固定、信义。
十三、德治之理
德治之理,就是介导人与人之间,上下左右之间要讲礼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应正德善俗,进以正,行之端,方能通达成功。
十四、法彰之理
法彰之理,主要强调的是君子要使人民明法、懂法、守法、遵法。
十五、人居中位之理
人居中位之理表明,既然人是宇宙精灵,又处在天地之间的中心地位,那么,人是世间最可宝贵的因素。在人道与事理之间,顺人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在天、地、人之间,要重点抓好人的工作。要顺天之理,循地之命,按着人的特点、需求、欲望去推动、启动、开发人智。把做人的工作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位。尽人之性,尽情之理,尽道之明去把握人间的规律。这样才能顺天道,合地理,符民情,达到预定的目的。
十六、《易经》原理金口诀
阴阳不易简易变易;
系统中正天人合一;
力行民本事为仁义;
人治治术元亨贞利;
德治法彰中位人居。P16-19
我国正在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产业。国学文化也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之一,所以我的《易道管理》就应运而生了,意在达到易道管理,智达天下。
《易道管理》的写作至今已经历时16个年头了,我深入研究《易经》、《道德经》,多处探索,数易其稿,意在增加一些新的思维和新的案例,以感谢多年来诸多读者的厚爱。大言希声,每一次的创意都让我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深感重任在肩。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伴随着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个辉煌。易道文化作为中华的国粹,记载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朝代的更迭。
这十几年来我潜心研读了一些儒、释、道、纵横论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意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即继承了中华太古思维,又将《易经》、《道德经》与现代管理学理论结合,创意出了易道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并在这次创意中将它浓缩成精品创意案例奉献给大家。
书中将《易经》、《道德经》的原理浓缩成金口诀,供大家学习。在这里您即可以看到个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又可以看到企业德治、法治、中正、仁义的战略风采,尽收眼底。此书的出版必将为芸芸众生点燃生活希望,为中国企业管理走向世界推波助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打开易道的思维大门: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胡适说:我小时候就背会了道德经,至今仍在不断研习。
托尔斯泰说:孔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子对我的影响巨大。
美国总统里根拜老子为师:
1980年里根(Reagan,Ronald)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位总统,宣布“道学原理”为主导思想。行之两年,美国复兴。赢得“美国最敬爱的总统”之名……
企业家如果将《道德经》的智慧,如致虚守静、涤除玄鉴、祸福倚伏等灌溉心田,那么人生一定成功;如果将无为而治、有无相生、自然而然、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演绎至企业管理,那么企业经营也一定会成功。
《道德经》的智慧可以使企业家涤除喧嚣的尘埃、恢复清脱和空明、拓展心灵的新空间、积蓄生命的新能量,让生命律动和谐、事业脉动有序、灵性焕发地升华人生,并提升企业管理的境界。
关于我的述任正名所已经16岁了,历经了从创立、创建,到创新、创优,也成为了社会取名行业的品牌,不但具有了自己独特、成熟的取名理论并致力于品牌命名人才的培养。工作室从提出四字名解决重名问题到现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倍感欣慰。作为理论专著,是非各有见地,恳请业内同仁及志士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讨、研究名称文化,让中国的易道文化园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很多方面的关怀,在此谨向我的家人致意!向工作室的伙伴们:李敬之、冷萱、辛淑敏、张怡鹤致意!向我的朋友们:唐明邦、李践、亢亮、曾来德、刘墨、翟鸿粲、马驰、柴中建等致意!还有本书的编辑老师二十余次的校对,其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令我心生敬意,再次感谢!
唐·拾得禅师句:
无去无来本湛然,
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洁暇翳,
光明透出满人间。
让我们以正治国,以奇出兵,以易道达天下! 张述任
2007年9月21日于北京名人轩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向何处去?我的价值所在?我的未来?
我将如何获得心能成长?
我的企业将如何获得心能发展?
我们都可以通过国学易道禅修,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有益启示。
那么,我们从《问命》、《问名》、《问易》、《问风》、《问生》、《问吃》、《问纵横》、《问道》、《问禅》来修炼。
问命?问命改运,解惑知天。
问名?问名知字,名正言顺。
问易?问易知变,守经达权。
问风?问风知水,风生水起。
问生?问生能养,养生有道。
问吃?问吃为口,为腹非目。
问纵横?问捭能阖,纵横驰骋。
问道?问道明道,明道神通。
问禅?问禅生慧,慧生心能。
我们的命运在问中成长,在改变中前进。
附:述任改命小方法:
从心胃肝胆上改变:
心——少忧虑以养心气
胃——薄滋味以养胃气
肝——诫发怒以养肝气
胆——多读书以养胆气
从志骨锐和上改变:
志——莫怠懈以养志气
骨——傲冰霜以养骨气
锐——应谦恭以养锐气
和——当忍让以养和气
从元神正浩上改变:
元——顺时令以养元气
神—惟谨慎以养神气
正——胸豁达以养正气
浩——须慷慨以养浩气
让我们问禅人生、解惑人生、明道人生、禅悟人生。
让我们问禅精进,获得心能,随心所愿,福报无疆!
让我们以正治国,以奇出兵,以((易道管理》达天下!易道禅思想,天地人智慧!
让我们和己、和人、和天、和地、和万物!
张述任
2007年9月23日于北京名人轩
本书作者将《易经》、《道德经》应用智慧总结出「易道五变」:变无形为有形,变文化为经济、变物境为心境、变资源为资本、变形式为意味:以及「易道五术」精进术、识人术、处世术。纵横术,管理术等及「七十二应用变术」,形成了独特的国学易道管理模式。
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将向何处去?我的价值所在?我的未来?
我将如何获得心能成长?
我的企业将如何获得心能发展?
我们都可以通过国学易道禅修,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有益启示。
本书作者将《易经》、《道德经》的原理浓缩成金口诀,供大家学习。在这里您即可以看到个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又可以看到企业德治、法治、中正、仁义的战略风采。本书的出版必将为芸芸众生点燃生活希望,为中国企业管理走向世界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