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作是最好的投资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不仅可以从房子和投资组合中提取价值,
还可以从自身提取价值。提取这种价值的途径是什
么呢?——工作。
——美国《时代》杂志
目录
Chapter 1 工作是最好的投资——Who?你在为谁工作?
个体所拥有的工作资产在经济泡沫破裂时是最经得起考验的——至少比美元坚挺得多。
——美国《时代》杂志
薪水只是工作残留下的“糟粕”
千万别不把工作当宝藏,因为真的会挖到宝
加班是一件保赚不赔的事
孙振耀: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在找工作之前,先想好这三点
把工作折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把钱花在工作上,是最好的投资
不学习,五年高薪变低薪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以老板的心态与老板一起做下去
不要认为理论上可以实施就大功告成了
Chapter 2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未来——What?正确的工作态度是什么?
一个人把工作当成职业,他会全力应付;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事业,他会全力以赴。
——王永庆,台塑集团创始人
专注,是年轻人最好的修行
敬业,是一把梯子
向前一步,滚动人生的雪球
五个90%背后的玄机
戒了吧,完满病
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只听或不听,都不对
不要让别人等你
“好用”的人正当红
拖延症是病,得治
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最高的情商,是满怀感恩地去工作
不要表现得消极,仅仅因为“这不是我的兴趣”
Chapter 3 快速突破的关键点——How?如何让工作更高效?
不会学习的人不会成功,不会总结的人难以战胜失败。
——李嘉诚,世界华人首富
没有时间,忙!为什么?
补位意识:揣在兜里的剪子
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工作加减法
你的思维,决定你的人生
如何快速把成功概率从90%提高到99%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是工作方法
打造自己的“名片”
借力,让自己变强大
提出问题时,你带解决方案了吗?
七条建议,提高你的团队合作力
请学会“勉强”别人
Chapter 4 与办公室政治共舞——Read?你会“读人”吗?
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多听少说。这就是上帝为什么给我们一个嘴巴两个耳朵的原因。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听懂老板的“话中话”,从此不讨骂
“老虎打盹”了,你在放哨吗?
别拿副职领导不当领导
你若不积极,谁替你主动
你可以不聪明,但绝对不可以不小心
当上司认为他比你痴时
“拍马屁”和“马屁味道”
“折腾”你正是器重你的信号
你都不敢“背锅”,凭什么提拔你
杜拉拉:要和上司保持一致
不会管理上司,你还怎么拼职场?
Chapter 5 老板讨厌这样的员工——Why?为什么不提拔你?
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
——牛根生,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
不请示报告,不是小事
张嘴就说“差不多”的人
越俎代庖,该你倒霉了
撒谎,是不可饶恕的过错
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和领导沟通
有荣誉就上,见责任就让
胡乱超车要罚款,越级活动要完蛋
如果非越级不可,也别忘补救
21世纪最缺的不是人才,是责任心!
精彩页
补位意识:揣在兜里的剪子
我们不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还要善于补位。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把手中的活做精了,随时能够应对工作范围内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这样的人一般是不会“下课”的,因为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最好的生存条件。
在一次项目完工的剪彩仪式上,项目经理代表其所在的分公司邀请了总公司五位领导前来剪彩。五位领导被请上台后,项目经理突然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老领导也来了,于是硬把这位老领导拉上了台,让他一起剪彩。
下面的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就要出洋相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分公司办公室主任迅速地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把剪子递了上去。六位领导一字排开,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皆大欢喜。
一位老员工在惊讶之余,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办公室主任所表现出的有条不紊和周到细致敬佩得五体投地,随即问道:“你怎么知道经理还会叫一个人上去剪彩呢?”
“你还别说,如果经理再叫一个,我这边口袋还装着一把剪刀呢。”办公室主任轻松地回答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所有未发生的事情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状况。这就要求置身于职场中的我们不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还要善于补位。对待自己分内的工作,尽量想得周全一点,提前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准备。
赵殊是某知名外企的总经理助理,在这个岗位上,她已经干了整整三年,拥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可观收入。对于这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和数额不菲的工资,赵殊绝对受之无愧。如果你不服,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次,总经理作为发言嘉宾出席一个很重要的商务会议。在头天下午下班的时候,赵殊就把写好的发言稿交了上去。可再谨慎的人也会犯错,高高在上的总经理也不例外。临上台前,这位一向做事严谨的老先生竟然找不着发言稿了!衣服口袋、公文包里里外外都翻了个底朝天,依然不见稿子的踪影。
“估计是早上换衣服时忘记带了。”总经理突然想起,自己早上吃早餐的时候不小心洒在衣服上一滴牛奶,临时换了衣服。
就在不远处的赵殊看到上司慌乱的动作,赶忙上前询问原因。“发言稿被我落家里了。”总经理耸耸肩,一脸无奈地说道。赵殊什么也没说,像变戏法似的从自己随身带的文件夹里取出一份发言稿的备份递了过去。总经理喜笑颜开,冲赵殊竖起了大拇指。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补位意识?是否善于补位?如果你的回答不是特别肯定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个任何时候别人都离不开的人。
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按照事务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行事的优先次序。
一个人在工作中常常会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不少人由于没有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而被这些事弄得精疲力尽、心烦意乱。他们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一堂管理课上,教授跟他的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教授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玻璃瓶放在讲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为止。
教授问:“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答道:“满了。”P96-99
导语
股票会跌,房价会降,只有工作才是家庭财政稳定的保障!
金文著的《工作是最好的投资》教你练好职场基本功,掌握世界500强企业员工都在用的极简工作法则,助你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完成职场跃迁。

职场认知、工作态度、职场技巧、团队沟通、职业习惯,5项职场精进准则,帮你摆脱杂、乱、忙的工作状态。
职场认知:工作不是人生之痛,而是收获幸福与成长的必由之路。
工作态度:职场的最高段位,就是以投资者的心态面对工作。
序言
曾几何时,股市、楼市把许多人的目光吸引了
过去,“办公室可以不进,但交易厅不可不进”成
为人们的最好写照。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股市
、楼市相继“变脸”,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屑于谈论
工作、整天谈论股票及地产投资的发财梦里醒了过
来,重新审视工作的价值——只有工作才是家庭财
政真正稳定的来源。2009年5月号总第37期《职场》
杂志提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投资”的概念就很好
。在这一专题里,王舒婧明确指出了什么是“工作
资产”,著名商业观察家、出版人陆新之先生参与
了评论。
工作资产是个体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存
在于个体本身,它能够为其带来持续性的收入。
嫌这个描述太复杂,好吧,我们来举一个简单
的例子:
小王大学毕业时,用人单位普遍开出了每月
1500元的工资标准,这1500元就是小王十几年学习
的人力投资形成的资产价值。工作五年后,小王跳
槽,新单位开出了每月5000元的工资标准,5000元
就是他全部学习和工作实践累积形成的资产价值。
而5000元减1500元所得的3500元,则是他工作五年
累积形成的新增资产价值。是什么决定了小王在职
场中达到5000元的资产价值,换句话讲,是什么决
定了小王可以拿到5000元的月薪?这个决定性因素
就是工作资产。这下你彻底明白了吧,所谓“工作
资产”,就是你在职场中值多少钱。用陆新之先生
的话来说,就是“它表现为你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
劳动价值及以此获得的收益”。工作资产最大限度
地决定了你在裁员潮袭来时处于什么位置。
无独有偶,2009年,美国《时代》杂志推出“
改变世界的十大新观念”专题文章,勾勒出人类社
会未来大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中一条就是“工作是
你的新资产”。
我们不仅可以从房子和投资组合中提取价值,
还可以从自身提取价值。提取这种价值的途径是什
么呢?——工作。“从工作中获得的收入,类似于
证券投资的收益。”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
家克里斯托弗·卡罗尔说,“把工作当作个人资本
的一份红利。”
总体来说,“工作资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有形资产,即我们通过工作按时按点领取的薪
水和公司根据我们的表现不定期发放的奖金等以货
币形式给予我们的劳动补偿;二是无形资产,即无
法用实物衡量的那部分所得,比如工作中认识的重
要的人、提升工作技能的培训、你在公司里的职位
等,虽然可能无法立即变现,但它们是属于你个人
的隐性资产。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活在一个不进则退
、随时随地把竞争力挂在嘴边的时代,一份卑微的
薪水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所以说,无形资产
比有形资产更重要。但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
产,都涉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更快更好地获
得工作资产?
《职场》杂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被我们
称为“4+4=3”的模型,即人的四种内在积累“兴趣
、技能、价值观、个性风格”和四种外在因素“职
业机会、工作生活经历、学习经历、遇到的重要的
人”相互作用,结果最后会通过“自我认知、同理
心、审时度势”这三方面表现出来。《职场》认为
,这个“4+4=3”的模型将决定你的工作资产,以及
你在职场上可以成为谁。
四内因、四外因通过一定比例勾兑在一起之后
表现出来的三方面,即是影响我们工作资产的三大
要素。第一,自我认知——明白“我”是谁,清楚
“我”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能做什么
、“我”希望在什么领域获得长久发展、“我”在
这个领域工作是否有优势。第二,同理心——能够
换位思考,明白对方是谁,了解对方的优势在哪里
、对方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对方的顾虑是什么、
对方和我之间有什么优势互补。第三,审时度势—
—了解大环境。除了知己知彼之外,还要了解大环
境的变化和走向,包括公司的大环境如何、大多数
人的意见和观点是什么,等等。
事到如今,工作还不配充当你与友人的谈资吗
?关于“工作资产”这么重要的人生探索,越早开
始越好,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花多少时间才
能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及自己所追求的存在价
值是什么。
内容推荐
曾经,我们谈房子、谈股票,雄心勃勃、如数家珍,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比工作有价值。然而,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得这一切成为了过眼云烟——股票缩水、房贷远远高于房子的实际价值,而工作却给我们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我们终于发现,原来工作才是我们拥有的ZUI有价值的资产!
在强调工作是新资产的同时,金文著的《工作是最好的投资》以职场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难题:如何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正确对待、转化老板的“折磨”?面对单调枯燥的机械性工作,如何调动起工作热情?职场上如何洞察人性,让你说的话直击人心……金文著的《工作是最好的投资》中提出了对应的工作技巧和工作习惯,帮助读者做好职场定位,走出职场困境,顺利升职加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作是最好的投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55848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66
CIP核字 2018195449
中图分类号 B026-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9
169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