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帝国之衰(奥斯曼帝国史六论)(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王三义著的《帝国之衰(奥斯曼帝国史六论)》探讨奥斯曼帝国史中的若干重要议题,从民族问题、外债问题、边患问题、对外关系、世风之变、遗留问题六个部分渐次展开。深入剖析奥斯曼帝国由衰落到解体的过程,从不同层面解释奥斯曼帝国分裂和瓦解的根源、伴生条件,以及帝国瓦解的深远影响,力图澄清奥斯曼帝国史的一些争议问题。 作者简介 王三义,1968年出生。世界史博士、教授。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上海大学。研究领域为世界近现代史、帝国兴衰史,主要从经济、殖民、帝国三个层面探究近代以来的西亚、北非。著有《工业文明的挑战与中东近代经济的转型》、《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期奥斯曼帝国史》。另有译著《伟大属于罗马》、文集《学问与饭碗》。 目录 自序 论题一 奥斯曼帝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问题 一 奥斯曼帝国的少数民族 二 少数民族与帝国的社会变革 三 亚美尼亚人问题的起源与演变 论题二 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外债问题 一 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外债问题 二 公债管理处及其影响 三 外债问题与帝国的危机 论题三 奥斯曼帝国的“边患问题 一 帝国的领土与边疆 二 地中海的争夺和消耗战 三 东部边境和北疆战事 四 阿拉伯行省沙漠地区的“边患 五 欧洲边境的内困外扰 论题四 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对外关系 一 奥斯曼帝国与英国的关系 二 奥斯曼帝国与俄国的关系 三 奥斯曼帝国与德国的关系 四 奥斯曼帝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 五 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国家关系演变的特征 论题五 奥斯曼帝国的西化与“世风之变 一 穆斯林生活习俗和娱乐方式的改变 二 新式学校与帝国官方教育 三 阅读带来的改变(与福特纳教授对谈) 论题六 奥斯曼帝国瓦解后的“遗留问题 一 海峡主权问题 二 领土归属和边界问题 三 库尔德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导语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和瓦解,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研究。作者王三义已出版的专著《晚期奥斯曼帝国研究(1792-19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的内容,是探究帝国从衰落到瓦解的全过程,偏重于政治层面,而帝国的民族问题、外债问题、边疆问题、外交问题、教育的变革等,不能笼统地做定性的判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帝国之衰(奥斯曼帝国史六论)》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晚期奥斯曼帝国六个具体问题提出独立见解,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国内奥斯曼帝国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帝国之衰(奥斯曼帝国史六论)(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三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16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2 |
CIP核字 | 2018168883 |
中图分类号 | K374.3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