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归记
内容
内容推荐
多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深刻而细腻地展现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对入侵之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野葫芦引》的写作迤逦三十三年,抟炼琢磨,终成大器。
宗璞著的《北归记》再现明仑大学师生结束八年颠沛流离,返回北平之后,纷繁错综的现实生活。胜利尘埃落定,内战烽烟又起。历史巨变的前夜,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命运,父一辈的担忧,子一辈的情缘,所有的一切,凝聚在宗璞的笔端,温暖而沉重,鲜明又迷茫。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锺璞,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一九二八年七月生于北京,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报刊编辑。一九八一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一九八八年退休。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三生石》、《四季流光》等,长篇小说有《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散文《西湖漫笔》、《废墟的召唤》、《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及童话、短诗和译作多种。
目录
序 曲
第一章
北平,我心中的城
第二章
第三章
一封发出而没有到达的信
第四章
第五章
永远的结
第六章
第七章
问 曲
后 记
终 曲
全书后记
导语
宗璞著的《北归记》是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四卷也是最后一卷。本卷将写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明伦大学师生从云南回到北平后发生的故事,书中人物的命运将有初步的结局,外患已除,内忧不已,知识分子的道路依然崎岖。从《南渡记》到《北归记》,宗璞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两代人在国破家亡之际的精神历程和现实生活,是当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作。
后记
冯友兰说:“人必须说了许多话,然后归于缄默。”
我现在是归于缄默的时候了,但是要做两种告别。
一是告别我经过的和我写的时代。父母亲把孩子养大
,好像重新活了一次,写一部书也是重新活了一次。因为
不是自传,所以更难。本来,《野葫芦引》全书计划为四
部,但写完《北归记》,觉得时代的大转折并没有完,人
物命运的大转折也没有完。所以,还有一部《接引葫芦》
,《接引葫芦》和《野葫芦引》是一个整体。
二是告别书中的人物,他们都是我熟悉的人,但又是
完全崭新的人,是我“再抟…‘再炼”“再调和”创作出
来的人。我把自己的生命送给了他们,我不知道我的贞元
之气能不能让他们活起来、活多久,可是我尽力了。
在这部书里,我写了三代人,分布在各个学科。是我
的长辈、准兄弟姊妹和朋友们告诉我许多生活经验,并各
方面的知识。我就像一只工蜂,是大家的心血让我酿出蜜
来。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书其实是大家的,感谢是说
不尽的。
还要感谢亲爱的读者,他们告诉我,他们和书一起长
大。他们鼓励我,加油!加油!我觉得自己像被拥拖着,
可以不断向前。希望所有的人,书中的、书外的,都快乐
地勇敢地活下去。
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十字路口奋斗。一直以为进步
了,其实是绕了一个圈。需要奋斗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
还很长。而我,要告别了。
精彩页
第一章

嘉陵江浩荡奔流。夏天的江水改去了春天的清澈,浊浪卷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奔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下,在这里汇人万里长江,载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穿山越岭,昼夜不息,奔向大海。太阳正在下山,映红了远处的江面。沿着江岸搭起的凌乱的棚户,在远山、江水和斜阳的图景中,有几分不和谐,却给雄壮的景色添了几分苍凉。棚户里有人出出进进,岸边小路上有推车的、挑担的慢慢移动,好像江水也载着他们。
不知从哪里飘来的歌声,随着江波欢腾地起伏。
我必须回去.
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
我必须回去,
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
把我打胜仗的刀枪
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歌曲的最后一句旋律高亢,直人云天。
孟灵己、孟合己姊弟与庄无因、庄无采兄妹在江岸上走着。无采已长得很高,几乎超过了合子,西方少女的俏丽和中国少女的文静混合在一起,显得不同一般。在这些人里嵋是最矮的,纤细的身材显得轻盈、窈窕。
“听见什么?”嵋问。
“《嘉陵江上》。”无因答。
他们确实都听见了,听见了那不知哪里飘来的歌声,中国人的歌声。
“我必须回去!”合子低声唱起来,无因和嵋也加进来:“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四个好朋友互相望着,又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四个人都觉得胸中有一团东西,是胜利的欢乐?是理想的光亮?想哭,可是却笑起来。他们就要回家去了,把打胜仗的刀枪放在自己生长的地方。
酷热的天气使得四个年轻人的脸都红扑扑的。嵋和无采各打着一把小阳伞,两人的鬓边都缀满细微的汗珠,嵋的睫毛上还挂一滴较大的,亮晶晶的。无因笑了,递了一方手帕给嵋,示意她擦去。
嵋一笑,擦去了汗,说:“好热。”
“真的,这里天气真奇怪,”无采说,“还是昆明好。”
他们在重庆等候回北平的交通工具,已经快二十天了,说是要有飞机运送大学的先生们,又说是安排了船,可是都没有消息。
庄无因很着急,他要到美国去入研究院,早回北平可以多待几天,看一看阔别九年的家园。急于回到朝思暮想的北平,是这些游子的共同心愿。嵋是最善感最会思乡的,这时却不很急切。她与合子虽想早点回家,又觉得重庆尽管这样热,也很好玩,房屋依山而建,高高低低,看起来很诡异。在这里多停几天也无妨。
四个人目送远去的江水,在江岸上站了一会儿,转身向市内走去。他们上了许多台阶,下了许多台阶,又上了许多台阶,穿街过巷,慢慢走着。
国民政府已经于四月底还都南京,重庆萧条了一些,但还显然带着胜利的喜悦。一辆黄包车从高坡上飞驰而下,拉车人充满豪情地大叫:“让开!让开哟!”仔细看时,四个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拉车人脚不点地,身子挂在车把上,让车自然滑落。
“好惊险!”合子说。
嵋说:“我忽然想起从前一件惊险的事,你们猜猜是什么?”
无因微笑道:“我也想到了。”
“那你说说看。”嵋说。
合子抢着说道:“我来说,是那次去找龙王庙。”
“有人要打我们。”无采接道。
“无因哥用英文发表讲话,把他们吓跑了。”嵋说,忍不住笑。
“我告诉你们了,我是背诵爱因斯坦的一段演讲。”无因说。
“我现在也会背了。”合子说。
四人说着笑着又走了一段。嵋忽然说:“我们到底没有走到龙王庙。”无因望着她,若有所思,嵋也望着他。“我们也没有走到阳宗海。”俩人心里闪过同一个念头,却没有说出来。
他们经过一条街,两边有几间杂货铺,收音机里传来川戏的唱段。川戏的唱腔很高,好像天气更热了。
“这声音真奇怪。”无采说。
“那是四川戏,懂吗?”无因告诉妹妹,“四川戏的唱腔很奔放,词句倒是很文雅的。”
无采问:“你什么时候听过四川戏啊?”
无因一愣,笑道:“我也是听说。”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上午李之薇拿了两张请柬给我们,要举行跳舞会。”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归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宗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45751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8207011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