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1989-2009)/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1989-2009)》作者李家成认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面临中国崛起、朝鲜问题、台湾问题三大挑战。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对以上挑战的应对策略,提出以均势求霸权是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实质。美国将自身战略定位为“离岸平衡手”,试图通过制衡地区霸权挑战国、控制地区内结盟大国来实现护持东亚霸权的战略目标。美国这一东亚新均势战略是霸权国的“分而治之”和盟国的“跟着强者走”的结合使然。据此提出中国面对美国此番东亚战略所应采取“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因利而制权”。 作者简介 李家成,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留学经历】: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交流学者项目”资助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访学。 【学术兼职】: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理事、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东北亚研究会常务理事、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礼宾礼仪专业委员会顾问。 【研究方向】:美国亚太战略、朝鲜半岛问题、中同海权发展战略。 【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时事评论100多篇、研究报告5篇,接受媒体采访30多次,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范畴、选题意义以及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核心概念的厘定与研究方法的选取 四 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冷战后亚太地缘战略环境的延续与变迁 一 东亚在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二 冷战后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延续性 三 冷战后东亚地缘政治态势的变异性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三重利益 一 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生死攸关的利益 二 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重大利益 三 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次要利益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面临的挑战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一 中国崛起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二 朝鲜问题及美国的战略应对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三大支柱 一 超强国力:独步天下的力量基础 二 双边同盟:无可估价的“冷战遗产” 三 多边制度:地区安全的多维之网 第五章 以均势求霸权: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 一 战略定位:离岸平衡手 二 战略指向:亚太霸权 三 战略举措:亚太新均势战略 结论: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根源与走向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一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地缘政治根源 二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未来走向 三 中国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1989-2009)/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家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004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1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4 |
CIP核字 | 2018281824 |
中图分类号 | D871.20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