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内容 | 作者简介 吴义勤,1966年生,江苏海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等。 目录 导论 新潮小说的理论界定及其历史演变 上篇 综论 第1章 新潮小说的观念革命 第2章 新潮小说的主题话语 第3章 新潮小说的叙事实验 第4章 新潮小说与21世纪中国文学的未来 中篇 作家论 第5章 苏童:南方的文学精灵 第6章 叶兆言:穿行于大雅与大俗之间 第7章 陈染:生存之痛的体验与书写 第8章 毕飞宇: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 第9章 斯妤:遥望废墟中的家园 第10章 徐坤:沉浮在语言之河中的真实 第11章 鲁羊:超越世俗 第12章 韩东:与诗同行 下篇 作品论 第13章 绝望中诞生:新潮长篇小说的崛起 第14章 《米》:在乡村与都市的对峙中构筑神话 第15章 《敌人》:心狱中的幻境与真实 第16章 《东八时区》:对于生命的两种阐释 第17章 《呼喊与细雨》:切碎了的生命故事 第18章 《抚摸》:末日图景与超越之梦 第19章 《风》:穿行于写实和虚构之间 第20章 《施洗的河》:罪与罚 第21章 《边缘》:超越与澄明 第22章 《呼吸》:在沉思中言说并命名 第23章 《和平年代》:梦魇与激情 第24章 《黑手高悬》:苍凉的挽歌 第25章 《纪实和虚构》:由敞开到重建 第26章 《我的帝王生涯》:沦落与救赎 第27章 《一个人的战争》:女性的神话和误区 余论 先锋的还原:新潮小说批判 后 记 再版后记 导语 吴义勤著的《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的意义实在不仅仅是一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它其实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定位与命运具有一种先天性的紧密联系。 将某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学现象放置于这一历史坐标上予以考察不但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且在学理上也成为可能。吴义勤先生的《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的论述方法正是这一新型文学史观的体现。 内容推荐 吴义勤著的《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共分为三篇,分别从综论(1-4章)作家论(5-12章)、作品论(13427章)推个方面对中国当代的新潮小说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综论部分梳理了各种新潮小说潮流,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勾勒出一幅当代新潮小说的发展图;作家论则重点分析了新潮小说的代表作家,归纳他们的作特点和文学风格;作品论从作品的角度,对当代新潮小说进行了评价。 修订版尊重原书原貌,基本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观点都不变,只在微观和局部做些调整和修订。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学上的“硬伤”进行订正。一是对一些观点进行了完善和修正。比如,综论部分,对新潮小说观念、母题、叙事风格的论述进行了重新调整,改正了一些明显有失偏颇的观点。同时,作家论部分也补充了叶兆言、毕飞并两个代表性的作蒙。一是对一些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地方进行了纠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义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537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3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76 |
CIP核字 | 2018001702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5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