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诉讼(插图本卡夫卡作品集)
内容
内容推荐
《诉讼》是卡夫卡最早被人们认识的小说。讲述了:银行襄理K.为人正直,勤奋能干,可在他30岁生日那天突遭逮捕,他觉得此事荒唐而又滑稽,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有一个秘密法庭在对他进行调查。他不知身犯何罪,却要定期接受“审讯”;他的自由不受限制,却又感到法院的人无处不在;他想澄清自己,却又无从措手。一切都荒谬绝伦。
作者简介
卡夫卡(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同梵高一样,卡夫卡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出了大名的人。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传奇经历,按部就班地上学和工作,只是挤出晚上睡觉的时间写作。
他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弥留之际嘱托好友焚毁所有手稿。而友人惜才,并未遵守诺言,将他的作品整理出版,引发了世界文坛的大震动。其中又以长篇小说《城堡》《审判》,中篇小说《变形记》,短篇小说《判决》《饥饿艺术家》等为世人讨论最多。爱因斯坦听闻卡夫卡的名声,翻开他的小说后却表示:“这反常得让我看不下去,人类的大脑还没有这么复杂。”
文学对于卡夫卡从不是谋生手段,也不是兴趣爱好,诚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由文学构成,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目录
第一章 被捕 与格鲁巴赫太太谈话 然后与毕斯特纳谈话
第二章 初审
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 大学生 法院 办公室
第四章 毕斯特纳的女友
第五章 打手
第六章 K.的叔父 列妮
第七章 律师 工厂主 画家
第八章 商人布洛克 解聘律师
第九章 在大教堂里
第十章 结局
附录
一 未完成章节
同艾尔莎约会
看望母亲的途中
检察官
法院大楼
同副经理的斗争
断片一则
二 手稿中作者自己删去的部分
导语
小说《诉讼》的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当天被莫名其妙地逮捕,没有手续,没有说明罪名,也不知道主审法官。他自知无罪,却从此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之中。经过了一年的挣扎,终却在31岁的生日前夜被秘密处死。
卡夫卡的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底层不知姓名的人物,他们深受帝国官僚体制的挤压,内心充满孤独、恐惧、迷惘与不安,情节多支离破碎,从中折射出帝国末季的社会矛盾及众生世相,成为那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无法比卡夫卡的《诉讼》写得更深入了,
他为一个极无诗意的世界创造了极有诗意的意象。
——米兰·昆德拉
翻译本书的书名Der Prozess是颇费斟酌的。
起初人们从英文转译时译为《审判》,德文原名也
是有这个意思的。但Der Prozess还有一个常见的意
思,即“诉讼”。诉讼是一场“官司”的过程,而
审判则是它的结果。从书的内容看,两种情况都存
在。但作者要强调的,或者说他所着力表现的显然
不是有结果的审判,而是无结果的诉讼过程,是这
个过程消耗了人的毕生精力!在他看来,这也是人
的根本处境:一个人自懂事起,只要你介入了社会
生活,无不卷入不知不觉的、无休止的、而且是无
望的诉讼过程中。基于这样的理解,编者和译者经
过共同讨论,认为译为《诉讼》似乎更恰切些。
——叶廷芳(《插图本卡夫卡作品集》主编)
精彩页
一定有人诬告了约瑟夫·K.,因为,他没干什么坏事,一天早晨却突然被捕了。他的房东格鲁巴赫太太的厨娘每天早上8点钟本应给他送早餐来的,这天却没有露面,这种事过去从未发生过。K.又等了一会儿,倚在枕头上看见住在街对面的那位老太太正以一种对她来说异乎寻常的好奇打量着他。他又惊讶又饿,便拉了拉铃,并立即听见有人敲门。一个他在这所公寓里从未见过的男人走了进来。这人又高又瘦,却长得相当结实,身穿一件合身的黑衣服,像旅行装那样有许多褶边、口袋、束带和纽扣,此外,还系了一条腰带。虽然没人知道这些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但这身装束看上去却十分合身。“你是谁?”K.在床上坐起来问。可是,来人并不回答K.的问话,仿佛用不着解释他的出现。他只说了一句:“您拉铃了吗?”“安娜该给我送早餐来了。”K.说,接着便仔细地打量起来人,并猜测他究竟是谁。这人经不起K.长时间的注视,便转过身走到门边,把门打开一条缝,对显然站在门后的某个人说:“他让安娜给他送早餐来。”隔壁房间里响起一阵短促的笑声,不知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发出来的。虽然陌生人从笑声中没听出他早已知道了的回答,但仍然用报告的口气对K.说:“这可不行。”“真新鲜。”K.说着跳下床,匆匆穿上裤子,“我倒要看看隔壁房间里到底有什么人,格鲁巴赫太太怎样向我解释这样的打扰。”虽然他马上意识到不该大声说出这句话,这样做就等于承认陌生人有权监视他的行动,但又觉得此刻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不过,陌生人倒的确是这样理解的,他对K.说:“您不觉得您应该待在这里吗?…只要您不说明您是谁,我就既不待在这里,也不想跟您说话。”“我是好意。”陌生人说着自愿打开门。K.慢慢走进隔壁房间,第一眼看到那里同昨天晚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是格鲁巴赫太太的起居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地毯,陈列着许多瓷器和照片,也许空间比过去稍大,但乍一看是很难发觉的,尤其是因为屋里发生了一个主要变化:一个男人手拿一本书坐在窗前。那人抬眼望着K.。“您得待在自己屋里!弗兰茨没告诉过您吗?”“不错。不过您到这儿来干吗?”K.说,并把目光从这个新相识移向站在门边的那个叫弗兰茨的人,接着又移回来。透过敞开的窗户,他看到那位老妇人怀着老年人特有的好奇走到了对面的窗前,打算把一切看个仔细。“我想向格鲁巴赫太太……”K.说着移动脚步,仿佛想摆脱那两个远远站着的人,向门口走去。“不行!”窗边的人把书扔在桌上,站起身来说,“您不能出去,您已经被捕了。”“看起来似乎是这样,”K.说,“不过,为什么呢?”他问道。“我们无权告诉您。回到您的房间去,在那儿等着。已经给您立了案,在适当的时机,您会知道的。假如我和颜悦色地跟您讲话,我便越出了我的权限。但愿除了弗兰茨谁也没听见。他刚才已经违反规定,对您太客气了。如果您的运气继续像有我们这样的看守那样好,您就用不着担心。”K.想坐下,但他发觉,屋里除了靠窗的那张椅子,根本没有地方坐。“您会发现我们说的都是真话。”弗兰茨说,并同另一个人向K.走来。那人比K.高得多,常常拍拍他的肩膀。两人仔细察看着K.的睡衣说,他现在得换一件差一些的衬衣,当然,他们会替他保管这件睡衣和其他衣服的,等他的案子有了好结果,他们将把所有的东西还给他。“您最好把东西交给我们而不要交到仓库,”他们说,“因为仓库常常失窃,而且过一段时间他们就把所有东西卖掉,不管有关的案子是否了结。另外,这样的案子不知会拖多久,特别是最近这些日子!当然,您最终会从仓库得到一笔赔偿,但首先这笔赔偿少得可怜,因为他们总是把东西卖给行贿最多的人,而不是出价最高的人。其次,根据经验,这笔赔偿费几经转手,年复一年地拖延,也会越来越少。”K.对这些话毫不感兴趣,他目前仍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而这种权利是否能保留,对他来说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有这些人在场,他根本无法思考。第二个看守——他只能是看守——不断地用肚子友好地撞他,然而,当他抬起头来,看到的却是一张与这肥胖的身躯极不相称的脸,干枯而颧骨突出,脸上长着一个向一旁扭曲的大鼻子。此时,这张脸已在K.的头顶同另一个看守交换眼色。这是些什么人?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是哪个机构派来的?K.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到处都很安定,所有法律都得到贯彻,是谁胆敢闯进他的住宅对他如此无礼呢?他向来不把事情看得过于严重,只有最坏的事发生后才相信世界上竟会有这种事,因此从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甚至危险即将降临时也如此。不过此时此地他却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虽然他可以把这一切看作一场玩笑,一次恶作剧,是他银行里的同事出于他尚不清楚的原因——也许因为今天是他30岁生日——而策划的。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他只需对两个看守放声大笑,他们准会同他一起笑。或许,他们是在街角干活的听差,他们看上去同那些人有些相像。尽管如此,这一回他仍然决定,从看见那个名叫弗兰茨的看守的那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诉讼(插图本卡夫卡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卡夫卡
译者 译者:章国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35492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8-02-01
首版时间 2018-02-01
印刷时间 201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2
CIP核字 2018010365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