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考的艺术(真正厉害的人都在避免的55个思维错误)
内容
内容推荐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但是思考是什么?怎样的思考才是好思考?我们并不能给出清晰的回答。我们经常会天真地、直觉地、下意识地去思考、做决定、下判断,而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事实相去甚远,看似合理实则荒诞。因为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犯“想当然”的错误,掉入思考的陷阱,导致偏差、谬误、幻觉、错误……
叶舟著的《思考的艺术》是一本了解思维谬误、澄清思维误区的入门书。全书小中见大,包罗万象,以显微镜般的观察聚焦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列举了55种人类常见的思维误区,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在哪里,并且给出了纠正的办法,让读者熟知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少犯错误,提高工作与生活效能。
目录
1 为什么外表漂亮的人,总能讨人们的喜欢
以貌取人偏误:外貌与才华、品行不能画等号
2 好心有好报?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绝对化要求偏误: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苛求
3 名校的名气,对学生的塑造能有多大作用
拱道效应:学校如同拱道,未进入名校者不必自暴自弃
4 丑女嫁给俊男,为什么反而感到不快乐
镜像效应:他人是自我的一面反光镜
5 为何乡村最漂亮的姑娘被视为世界最美的人
乡村维纳斯效应:坐井观天,眼中只有一片天
6 为什么明星总是有很多的“花边新闻
晕轮的迷雾:一俊遮百丑,一丑啥都丑
7 猫头鹰的眼里,为什么只有月亮和星星
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以个别案例推导整体结论
8 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你还是要吸烟
认知失调理论:错的不是我,是上帝
9 小心!你的记忆可能已经欺骗了你
证人的记忆错觉:所有的记忆都有可能会出现偏差
10 为何被降薪的职员,总认为是公司过河拆桥
归因谬误:把问题和原因都推到别人头上
11 你不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就是认为自己很愚笨
禀赋误区:智商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
12 你认为的神秘“天机”,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策略欺骗:神智妙算,不过是在故作高深
13 对看似不可思议的警告,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忽视概率偏误:任何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有发生的可能
14 你的一片同情心,往往会害死人
同情偏误:你的善良也会变成伤人的锋芒
15 最公正的上帝,为什么也有肤色歧视
刻板印象错觉:以固定印象作为评价他人的依据
16 女人为什么崇尚“千得好不如嫁得好
共识偏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
17 你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有先见之明
后视偏见:“事后诸葛亮”的马后炮错误
18 为什么总有人让你无缘无故地感到讨厌
投射效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9 权威人士的话往往会让你误入歧途
权威效应:人微者其言也轻,人贵者其言也重
20 如果众口一词,你要想到“众口铄金
从众心理误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我就怎么说怎么做
21 就算大家头脑都发“高烧”了,你也要冷静
场化效应:置身于公众场合,人们很难保持主见
22 为什么你越害怕发生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墨菲定律: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必然
23 你以为的自己是你自己以为的吗
巴纳姆效应:对人格的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
24 不论你认为自己多么完美,你都不会十全十美
孤芳自赏偏误: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25 你有夸大自己优点和掩饰自己缺点的倾向
苏东坡效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6 改变世界的创新,都是绞尽脑汁得来的吗
酝酿效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7 如果出现错误,十有八九出在你自己身上
思维定式陷阱: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28 前人的经验,会让后人变得愚蠢
经验即智慧偏误:机械套用经验的教条主义
29 自诩理性的人类,怎么倒成了理性的傻瓜
有限理性: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
30 两颗柔软的桃子,为什么能杀死三个猛士
稀缺性效应:越是稀少的东西,越能引起人的关注
31 富商高调征婚为真爱?你大错特错了
凡勃伦效应:一种非正常的耀性消费心态
32 为什么中秋节万元一盒的月饼你还是乐意买
吉芬现象怪圈:商品定价越高,人们越愿意购买
33 为什么第一个馒头比第六个馒头好吃
边际效用递减:欲望随欲望的不断满足而递减
34 你需要多少件“狄德罗商品”才满足
配套效应:不懂搭配,就不懂得生活
35 就算被商家骗了100次,你还是会被骗第101次
消费陷阱:商家挖个“坑”,让你往里跳
36 当你看到“免费”的字样时,要格外小心
免费午餐骗局:那些白送你的“好处”是有意图的
37 你认为的“霉运”,有时会为你带来幸运
“好的开始”陷阱:坏的开始比好的开始更易使人成功
38 即使你预测的万分精准,仍有万分之一的测不准
预测谬误:上帝只知概率而无法知道结论
39 专家预测是真还是假?你其实并不很清楚
专家判断谬误: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
40 数字轮盘如何搞得我们晕头转向
赌徒谬误:为何赌徒都是输光才走
41 为什么飞机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交通工具
可得性概率偏差:最易得的信息往往最不靠谱
42 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小数法则:人为夸大小样本事件的发生概率
43 投资市场上你为什么重复犯错
锚定效应:你设定的“锚”让你越沉越深
44 选择放弃很难受,不放弃你会更加痛苦
沉没成本谬误:越想追回损失,越会损失更多
45 为什么说真理是“最偏的偏见
“彻底的全面”谬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
46 不要怀疑你想法中存在99.99 %的正确性
荒谬的想法悖论:假说是何以成真的
47 你眼中的完全不相同,其实完全不可能
完全不相同偏见:追求纯粹客观是不可能的
48 追随公众享受公物,会随公众一道“毁灭
公地悲剧:都是“公共”惹的祸
49 经济繁荣了,不意味着你的工作好找了
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失业率一定降低吗
50 当你为经济叫好时,你银行里的存款正在缩水
经济过热陷阱:经济过热是一种危险
51 两个抬杠的人,怎样创造了1亿
序言
思考,是一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思考,人
人都会,人人又都不会。
我们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在进行思考:买
早餐、逛网店、喝咖啡、做计划、观察股市动态…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思考常常是不理智的,
甚至是错误的!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不在枷锁之中”,用
这句话来描述人类为自己的错误思维所误导、受累
的情形,是再恰当不过的。思维错误、认知陷阱如
影随形般伴随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现身于我们生
活的每个场合,细追究起来无处不在,不经意之时
又无迹可寻。
好心一定有好报,好人一定有好报;
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别人的想法比自己高明,习惯以他人的评论来
考察自己的行为;
吸烟有害身体,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吸烟了
,转眼间又点燃了一支:
用大脑中的刻板印象去看待人和事,喜欢戴上
有色眼镜去看人:
卖家的小礼物会促使我们买下原本不想买的东
西:
吃过一次亏或者上过一次当,就认为周围的人
都不是什么好人:
一次恋爱中受过伤害,就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异
性都是靠不住的:
看自己什么都好,认为自己很完美,高估了自
己的学识和能力;
专家的预测是经过大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得出来
的,专家的预测是投资的风向标;
成功者都有超于常人的禀赋和智商,只有高智
商者才能成功:
如果我们能更清楚地回忆起某件事情,我们就
会认为这件事真实存在且较可能发生:
想想看,这些思考中的错误和陷阱,你是不是
很熟悉?生活中你是不是时常犯了上面所列的一种或
几种思考错误?
为什么我们的思考总是出错?原因不一而足,但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自身。想当然;人云亦云;过于
尊崇权威;热衷智商;相信经验;为现实环境左右
;不是过于感性,就是过于理性……林林总总的原
因,让我们的大脑难以清醒,让我们的思维难以清
晰,让我们的思考难以明智,因此我们在观察思考
的时候,也必然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只是我们
自己常常没感觉到,我们的思考已经被“污染”,
已经走进了误区!
很多人不是没有思考,而是不肯用心思考。
很多人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不会独立思考。
思考技能是天赋还是养成的习惯?思考是一种本
能还是一门艺术?《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
犯的55个思维错误》一书用耳目一新的观点、打破
常规地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教你打破思考的局
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
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传达给读者这样一个
重要的理念——思考是一门需要学习并且可以习得
的艺术。
本书是一本了解思维谬误、澄清思维误区的入
门书。全书小中见大,包罗万象,以显微镜般的观
察聚焦人们常犯的思维错误,列举了55种人类常见
的思维误区,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轶事、历史故事
、爱情关系、人际关系、投资之道、心理实验等论
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雄辩地指出思维之错在哪里
,并且给出了纠正的办法。让读者熟知思考方式的
隐形陷阱,少犯错误,提高生活与工作效能。
思考质量决定生活质量。打破思维瓶颈,突破
思维误区,提升思维艺术,做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导语
思考,是一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思考,人人都会,人人又都不会。
叶舟著的《思考的艺术》用耳目一新的观点、打破常规的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教你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和逻辑,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精彩页
1 为什么外表漂亮的人,总能讨人们的喜欢
以貌取人偏误:外貌与才华、品行不能画等号
一对老夫妇,女士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粗布的便宜西装,他们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老夫妇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不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一直等在那里。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他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他很喜欢哈佛,他在这里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因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园里为他立一个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可笑,粗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在哈佛读过书而死亡的人建立雕像。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会像墓园一样。”
女士很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的棉布衣服及粗布的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吗?我们学校的每栋建筑物都超过750万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了。
校长很高兴,心想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只见这位女士转向她的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她的丈夫点头同意。
哈佛的校长觉得很困惑。就这样,斯坦福先生和夫人离开了哈佛,来到了加州,随后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哈佛校长为以貌取人的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犯哈佛校长的错误。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认为他其他方面也很不错。对一个外表邋遢、丑陋的人,人们则倾向于认为他各方面都低劣。
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就常会偏离事实。看不到优秀背面的东西,就不能很好地解读它。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人,都是片面的知觉。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识人要看内心,不要被别人的外表蒙蔽了眼睛,更不要让“以貌取人”来操纵我们的判断结果。评价一个人,需要多方面考察,从整体上来下结论。
从整体上看人,就是要从德、识、才、学、体这五个基本方面,也就是按人才所构成的基本要素来评定。五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能只见一点而忽略了其他四点。这就需要我们用整体性的综合思维方式,把事物经分析之后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告诉人们,识人、知人时采取不同的认识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如果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如果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如果从门缝里看人,会将人看扁了。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考的艺术(真正厉害的人都在避免的55个思维错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1015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62
CIP核字 2018205527
中图分类号 B80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51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