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美)陆束屏编著/翻译的《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凤凰文库》收集、整理并翻译了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外交官爱利生、爱斯比等人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从南京向美国国务院、驻东京大使馆、驻北平大使馆等机构发出的外交文件,包括电报158份、报告17份、月度总结5份、备忘录2份、信件2封,共184件。这些外交文件近距离地记载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对中国及美国财产的破坏及其组织运行情况,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占领下南京城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美国外交人员为保护中美公民权益、维护对中国百姓的基本人道待遇所做的努力。这批外交文件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期间及之后情况的为数不多的连贯性官方材料,对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陆束屏,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外文系,1987年赴美深造,先后毕业于俄亥俄大学与南卡罗莱那大学,现为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主要英文著作有They Were in Nanjing(2004),Terror in Minnie Vautrin'sNanjing(2008),A Mission under Duress(20lo)5 A Dark Page in History(2012)。因在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的成果及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授予特别贡献奖。 目录 序 前言 1.初抵遭蹂躏的南京 2.着手调查日军暴行 3.日本兵殴打爱利生 4.日军损毁美国财产 5.维新政府正式成立 6.日本商人涌入南京 7.汤姆森遭殴打事件 8.索赔美国公民损失 导语 (美)陆束屏编著/翻译的《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收录了爱利生及其他美国外交官1937年12月28日至1938年8月10日从南京发出的16份报告、5个月度总结报告、两个备忘录、两封信件,以及158份电报。还收有另一份报告,即詹姆斯·亨利·麦考伦(James IItenry McCallum)的财产赔偿要求报告。虽然这份报告1938年8月23日由接替爱利生的史密斯签发,但是这些由日军造成的财产损失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之间,相关的宣誓证词和其他文件都是在爱利生离开南京之前准备好。这样,本书共收录了184份各类外交文件,按时间顺序及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编成8章。 在编辑过程中,笔者删除了每个电报开头和结尾处的通信标签,并给每份电报冠以日期与时间,以便将它们连贯排列在一起,从而使读者觉得本书似乎是爱利生逐日记录下他在南京的那几个月中亲身经历并由他组织安排的活动,处理各类事件的一个连贯的叙述。这些外交文件从近距离详尽描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陆束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297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8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82 |
CIP核字 | 2018271667 |
中图分类号 | K265.606 |
丛书名 |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
印张 | 3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16-512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