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上篇 方法论
第二章 基础主义的幻想
第三章 “非基础主义的基础”策略
下篇 基础大纲
第四章 逻辑后承及其正确性
第五章 逻辑常项和逻辑性的本质
第六章 红鲱鱼和真正的问题
第七章 逻辑的结构主义基础及其与数学的联系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小传
译后记
图书 | 逻辑基础问题 |
内容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上篇 方法论 第二章 基础主义的幻想 第三章 “非基础主义的基础”策略 下篇 基础大纲 第四章 逻辑后承及其正确性 第五章 逻辑常项和逻辑性的本质 第六章 红鲱鱼和真正的问题 第七章 逻辑的结构主义基础及其与数学的联系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小传 译后记 导语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除了少数几个例外,很少有人尝试为逻辑构建系统的哲学基础,即逻辑的基础而非数学或语言的基础。吉拉·谢尔《逻辑基础问题》的目的是推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根据这种理解建立一个合适的基础性方法论,并用这种方法论为逻辑建立一个纲要性的哲学基础。 内容推荐 吉拉·谢尔著的《逻辑基础问题》为逻辑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基础。 众所周知,为逻辑构建一个系统的哲学基础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本书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方法论。人们普遍认为,逻辑的基础必须采用传统的基础方法论即基础主义。不过,这一方法论在原则上不能为基础学科提供基础。这就使得哲学家完全放弃去为逻辑构造一个基础。但是,基础主义不是唯一合理的基础方法论。本书提出基础整体主义作为替换的方法论。基础整体主义将强烈的基础性要求与整体主义工具结合,为逻辑建立了一个可行的、系统的基础。 本书运用这一新的方法论为逻辑描绘了一个实际基础,其出发点是逻辑在人类知识中所起的作用,即提供一个普遍的、特别强有力的推理或后承方法,尤其是,逻辑后承必须保证真在前提到结论的传递,而这一保证必须具有一种特别强的模态力量。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逻辑必须满足各种坚定的真实性要求,为此,它必须建基于人类心灵和世界之中。但是,逻辑又不能建基于世界的任意事物之中,它必须建基在足以强大到为关于逻辑后承的要求提供基础的世界方面。本书把逻辑建基于支配世界的、特别强的法则——即形式法则——之中而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这些法则的特性——特别强的不变性度,形式法则具有强大的模态力量,它们具有了所要求的必然性,从而可以为逻辑后承提供基础。本书为形式性提供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使得逻辑常项成为逻辑真和逻辑后承的“引擎”。 书中还进一步解释了新基础如何保证必然性,不仅如此,也对它如何保证逻辑的其他典型特征有所解释:普遍性、主题中立性、强规范性以及(准)先天性。书中讨论了逻辑中的错误和修正,并且对逻辑性标准的批评也进行回应。本书最后考察的是逻辑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弗雷格式的逻辑主义。逻辑主义把数学建基在逻辑之中,但它无法为逻辑提供基础。通过把数学和逻辑都建基于形式之中,这一问题在本书建立的基础中不再出现。这样的新基础就可以解释清楚逻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二者之间的劳动分工与合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逻辑基础问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吉拉·谢尔 |
译者 | 译者:刘新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43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6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8 |
CIP核字 | 2018246782 |
中图分类号 | B81 |
丛书名 | |
印张 | 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