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蒂(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来到爷爷身边

在瑞士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小镇,那就是迈恩费尔德。进入小镇就能看到一条蜿蜒悠长的小路,弯弯曲曲通向群山脚下,为群山开辟了一条道路。小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野草,爬山的人走不了太远就能闻到阵阵花香。绵绵的山脉俯视着山谷,庄重挺拔;小路伴随着群山直上阿尔卑斯顶峰,越往上越窄,越往上越陡峭。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这条乡间小路上走着两个姑娘,一个高大健壮,手里领着一个小女孩儿。小女孩的脸颊被烈日烤得红扑扑的,棕黑色的小脸油光发亮。不过这不能全怪太阳,这么热的天,这个小姑娘严严实实穿了一身,好像要过冬天似的。她顶多也就五岁,可能还不到五岁。一层一层的衣服使小女孩的身形圆滚滚的,脖子上还一圈圈地围着一条红色的大围巾。穿着这么多衣服,行走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她的小脚还裹在了一双大头鞋中,这使她走起来更加吃力了。

这两个女孩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了半山腰上的阿尔姆小村。这里是大姑娘的家乡。村里的人从窗子里探出头来向她寒暄问好,有些熟悉她的人呼唤她的名字,还有些问候声来自路上的行人。虽然她们回应着大家问候,但脚下一刻都没有停歇。她们匆匆忙忙穿过村子,向村子的尽头走去。

就在这时,从一间小房子里传出了一阵呼喊:

“德尔塔,你要去哪里?是上山吗?我也要上山,咱们一起走吧!”

听到招呼声,年纪大一点的姑娘停了下来,她就是德尔塔。被她牵着的小女孩立刻松开她的手,一屁股坐到地上,好像没有了支撑力。

“是累了吗?海蒂。”德尔塔问小女孩。

“不是很累,太热了。”小女孩回答。

“路途不远了,我们快要到山上了。”德尔塔鼓励着小姑娘,希望她能坚持走完这一个小时的路程。“勇敢一点,坚持一下,步子迈大些。”

德尔塔抬起头,一个身体强壮长相漂亮的姑娘向她们走来。这个姑娘是德尔塔的好朋友,名叫巴贝尔。两人热情地聊了起来。

“这是你姐姐留下的那个孤儿吗?”巴贝尔问道。

“是的。”德尔塔回答。

“你打算把这孩子带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要把她带上山,送到阿尔姆大叔那里。”

“你糊涂了吗?那个老头子一定不会收下这孩子,你怎么给他他还会怎么还给你的,甚至还要把你们撵出来!”

“他是她的爷爷,他必须收下这孩子!我已经照看她好几年了。如今也该是他照顾孩子的时候了。我现在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不能再照顾她了。”

“他和正常人不一样,”巴贝尔解释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了,而且这孩子这么小,他怎么能照顾好她呢?我敢肯定这孩子一定受不了山上的生活。你要到哪儿工作呢?”

“我要去德国,”德尔塔回答说,“有一户法兰克福的好人家,我去帮他们打理生活。”

“这个孩子太不幸了!”巴贝尔担忧地嚷道,“那个老人自从上了高山牧场上就闭门不出,一年也不下山一次,眉毛又粗又密,胡子又浓又白,看上去非常可怕,就像个印第安人……不,不,应该说像个年长的异教徒!反正人见人怕。这孩子见到他,一定会被吓坏的。”

“我才不管这些,”德尔塔固执地说,“反正照顾这个孩子是他的责任,他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巴贝尔挽住德尔塔的胳膊,问道:“阿尔姆大叔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凶?为什么他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山上?告诉我一点点关于大叔的事情吧!那个老头太奇怪了!”

“我倒是可以告诉你一些,但你一定不能告诉别人。”

“我是一个能守住秘密的人,你要相信我。”巴贝尔向德尔塔保证。

“好吧,看在你这样请求的分上。阿尔姆叔叔现在肯定有七十多岁了……”德尔塔边说边向四周张望,左顾右盼也没有看到那个孩子的身影。两个人刚才聊得太起劲儿,把身旁的孩子忘到了脑后,她们一眼望到了村头,可是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什么也没有。

“她在那里,你看到了吗?”巴贝尔叫了起来,指向远处的女孩,“你看,她正跟着羊群和羊倌往山上爬呢。奇怪了,彼得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放羊呀!不过,他能帮我们照看那孩子,咱们就能安心地聊天了。”

德尔塔回应道:“那孩子可省心了,彼得用不着费心的。她虽然才五岁,可她有双捕捉周围事物的眼睛,聪明伶俐,非常懂事,将来一定能和她爷爷好好相处的。只是那老头儿,除了牧场上的小屋和几只山羊,什么都没有了。”

“他以前富有过吗?”巴贝尔问。

“他以前的生活还是很好的。多姆列希是他的家乡,那里最好的农场是归他所有的,他却什么都不干,家产都用来吃喝玩乐了。他的父母看到他这幅德行,十分伤心,后来相继去世了。此后,阿尔姆大叔的生活一落千丈,他离开家乡,有人猜测他去当兵了。过了十多年,有一天他突然领着一个小男孩回到家乡,想在亲戚家找个住处,可是谁都不愿意为他们开门。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定决心离开了多姆列希,带着孩子来到了德尔弗里。大叔那时还有点积蓄,就让他的儿子托比亚斯去学做木匠。他的儿子是一个做事稳重踏实的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我一直就叫他大叔,因为我家和他家有一点点亲戚关系。直到他上了阿尔姆山上,人们就叫他阿尔姆大叔了。”  “他儿子呢?”巴贝尔追问道。

“托比亚斯回乡后,和我的姐姐阿德雷德结了婚。他们的感情很深,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一次盖房子的时候,一个木梁砸到了托比亚斯的头上,他当场就死了。阿德雷德因为丈夫的去世,非常难过,高烧不起,托比亚斯下葬两个月后她就也跟着丈夫一起去了。村里的人到处议论他们两个的悲惨遭遇,有人说这是上天在惩罚阿尔姆大叔。村里的牧师也曾经劝他,让他认罪悔改,可固执的他更加愤怒了,一气之下搬到了山上,对人类和上帝充满了痛恨。我姐姐那时有了这个小女孩,她死后就留给了我的母亲。去年,我的母亲也去世了,这孩子就由我来照看。可是我也得生活,也需要去工作。我决定后天就要出发去法兰克福了。对这孩子,我已经尽心尽力了,要是带着她去工作,会很不方便,她会耽误我的事的!”

“那我祝你好运,再见啦!”巴贝尔说着,就离开了。

德尔塔看着巴贝尔的身影走进了一个破烂不堪的小房子里。那个小房子在风中摇摇欲坠,似乎很难熬过下次大风的洗礼了。在这个屋子里,住着羊倌彼得和他的妈妈,还有彼得双目失明的奶奶。彼得的爸爸几年前在一场事故中去世了。彼得每天早晨都到德尔弗里村,把各家的羊召集起来赶上山,等羊们享受够了美味的牧草,也就快到了傍晚时分。彼得会把羊群赶下山,将羊送回各家。就这样,彼得每天早晨都是急急忙忙离开家,晚上到家也就该睡觉了。他的伙伴不是同龄人,而是他每天放的羊。他被村里的人称为“羊倌彼得”,他的妈妈被大家称为“羊倌彼得的妈妈”,他的奶奶被称为“婆婆”。

德尔塔四处寻找着海蒂和羊群,她什么也找不到。她站的高处,远处一个孩子的小小身影进入了她的眼帘。小女孩正在一点一点地往山上爬,脚步很艰难,因为她穿的衣服太多了,她热极了,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向山上爬去。海蒂环顾四周,羊儿们正快活地吃着草,羊倌彼得也在轻快地前进着。P1-7

亮点展示

5b519c63N90563f15.jpg

书评(媒体评论)

《海蒂》一书的魅力,正在于它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中最为善良美好的一面。

——瑞士评论家奥雷里

在我们心中,海蒂和高山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瑞士作家胡戈·罗彻尔

海蒂已成为瑞士的代言人,就像美人鱼之于丹麦一样。读到这样的作品,其感受是极其微妙的——沉醉于阿尔卑斯山的旖旎风光中,恍若脱离了喧闹的尘世,腾飞于真善美的天空。

——瑞士读者洛伊克

《海蒂》是世界青少年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其故事主题鲜明、内容有趣、感人至深、耐人寻味,具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

——翻译家邵灵侠

目录

第一章 来到爷爷身边

第二章 阿尔姆山上的生活

第三章 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第四章 第一次去彼得家

第五章 海蒂要去哪里

第六章 新生活

第七章 捣蛋鬼

第八章 可爱的小生命

第九章 肇事者

第十章 第一次见新主人

第十一章 把故事讲给她听

第十二章 不是真正的快乐

第十三章 出事了

第十四章 重回阿尔姆山

第十五章 爷爷也去了教堂

第十六章 旅行前的准备

第十七章 医生登上阿尔姆山

第十八章 感受阿尔姆山

第十九章 冬天来了

第二十章 彼得也能读诗了

第二十一章 远方的朋友

第二十二章 阿尔姆山上的奇迹

第二十三章 别了,阿尔姆山

序言

儿童并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在很多儿童的阅读眼睛里,你口口声声说的经典也许还没有路边黑黑的店里买的那些下烂的漫画好看。现在多少儿童的书包里都是那下烂漫画,还有那些迅速瞎编出来的故事。那些迅速瞎编的人都在当富豪了,他们招摇过市、继续瞎编、继续下烂,扩大着自己的富豪王国。很多人都担心呢!我也担心。我们都担心什么呢?我们担心,这是不是会使得我们的很多孩子成为一个个阅读的小瘪三?什么叫瘪三,大概的解释就是:口袋里瘪瘪的,一分钱也没有,衣服破烂,脸上有污垢,在马路上荡来荡去。那么什么叫阅读瘪三呢?大概的解释就是:没有读到过什么好的文学,你让他讲个故事给你听听,他一开口就很认真地讲了一个下烂,他讲的时候还兴奋地笑个不停,脸上也有光彩。可是你仔细看看,那个光彩不是金黄的,不是碧绿的,不是鲜红的。那么那是什么的呢?你去看看那是什么的吧,仔细地看看,我不描述了,总之我也描述不好。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很多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儿童们阅读到他们应该阅读的书,阅读那些可以给他们的记忆留下美丽印象、久远温暖、善良智慧、生命道理的书。那些等他们长大以后,留恋地想到、说起,而且同时心里和神情都很体面的书。是的,体面,这个词很要紧。它不是指涂脂抹粉再出门,当然,需要的脂粉也应该;它不是指穿着昂价衣服上街、会客,当然,买得起昂价也不错,买不起,那就穿得合身、干干净净。我现在说的体面是指另一种体面。哪一种呢?我想也不用我来解释吧,也许你的解释会比我的更恰当。

生命的童年是无比美妙的,也是必须栽培的。如果不把“经典”往这美妙里栽培,这美妙的童年长着长着就弯弯曲曲、怪里怪气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不应当有许多怪里怪气、内心可恶的成年人的。这个世界所有的让生命活得危险、活得可怜、活得很多条道路都不通罗马的原因,几乎都可以从这些坏人的脚印、手印,乃至屁股印里找到证据。让他们全部死去、不再降生的根本方法究竟是什么,我们目前无法说得清楚,可是我们肯定应该相信,种好“处女地”,把真正的良种栽入童年这块干净土地,是幼小生命可以长好、并且可以优质成长的一个关键、大前提,一个每个大人都可以试一试的好处方,甚至是一个经典处方。否则人类这么多年来四面八方的国家都喊着“经典阅读”简直就是瞎喊了。你觉得这会是瞎喊吗?我觉得不会!当然不会!

我在丹麦的时候,曾经在安徒生的铜像前站过。他为儿童写过最好的故事,但是他没有成为富豪。铜像的头转向左前方,安徒生的目光童话般软和、缥缈,那时他当然不会是在想怎么成为一个富豪!陪同的人说,因为左前方是那时人类的第一个儿童乐园,安徒生的眼睛是看着那个乐园里的孩子们。他是看着那处女地。他是不是在想,他写的那些美好、善良的诗和故事究竟能栽种出些什么呢?他好像能肯定,又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他对自己说,我还是要继续栽种,因为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

安徒生铜像软和、缥缈的目光也是哥本哈根大街上的一个童话。

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所有的为孩子们出版他们最应该阅读的书的人也都是种处女地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种,孩子们也应当好好读。真正的富豪,不是那些瞎编、瞎出下烂书籍的人,而应当是好孩子,是我们。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富豪不是指拥有很多钱,而是指生命里的优良、体面、高贵的情怀,是指孩子们长大后,怎么看都是一个像样的人,从里到外充满经典气味!这不是很容易达到。但是,阅读经典长大的人会渴望自己达到。这种渴望,已经很经典了!

内容推荐

约翰娜·斯比丽编著的《海蒂》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个无比可爱,充满爱心的小女孩海蒂的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爱的天使、爱的化身。海蒂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的人格魅力,她的纯真善良,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使饱经磨难、离群索居的爷爷重新回到人们中间,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着生命的价值。《海蒂》充分展示了人性中善良美好的一面,能唤醒人们心中的爱与爱心,重新思考何为幸福,何为生命的意义。

编辑推荐

作家出版社全新出版,经典名著新课标必读,余秋雨寄语,梅子涵作序推荐,

中小学生必读书,教育部推荐书目,

约翰娜·斯比丽编著的《海蒂》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比可爱、充满爱心的小女孩形象,海蒂被视为爱的天使、爱的化身,并已成为瑞士的“代言人”,被称作瑞士“第1公民”。1937年的同名影片由秀兰·邓波儿扮演海蒂一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蒂(青少版)/小书虫读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约翰娜·斯比丽
译者 张丽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3479
开本 32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5236448
中图分类号 I522.8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