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拉善行走的驿站
内容
编辑推荐

董培勤著作的《阿拉善行走的驿站》所收散文淋漓尽致地书写了阿拉善独具魅力的地理地貌以及民俗风情。笔法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又因内在的节制而丰满结实。其中《巴丹吉林,上帝画下的曲线》曾载于《中国国家地理》,并被译介到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影响深远。

内容推荐

董培勤著作的散文集《阿拉善行走的驿站》荟萃了作者董培勤近二十年行走于巴丹吉林、阿拉善和丝绸之路的心血之作。作者有如亲人一般数说着阿拉善独具特色的地理地貌——戈壁、沙漠、山川、河流,以及民俗风情——美食、醇酒、物产、居民。作者用诗化的语言、独具特色的节奏,对大自然的灵秀奇美进行了不懈的吟唱,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的人和文明,给予温暖的理解和反思。

目录

关于一座沙漠的神话

 巴丹吉林,上帝画下的曲线

 孟根的羊肉

 是谁在曼德拉山的岩石上作画

 在驼背上找吃喝

 巴丹吉林的味道及往事

 巴丹吉林沙漠的神话

 在沙漠故乡领略最美

 阿拉善,你在中国的位置

 有个牧村叫金滩

 大漠小镇:额肯呼都格

 阿拉善的羊肉文化

西努尔盖的乡愁

 毛毛匠轶事

 穿越巴彦高勒滩

 语录塔的消逝

 遥远的西努尔盖

 遭遇海森楚鲁

 想起魏三

 塔木素布拉格以西有多远

 惦记陈家井的羊羔子肉

 一路西行,背景是母亲的身影

 德德玛故乡的阿拉善长调

 大美阿拉善之缘起和诠释

 西部的天空

 西域高原,回家的路

 东大山以西的神话

 板滩井,孤独中的守望

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令人敬畏的行走

 阿拉善:一地石头

 感受伊克尔

 全羊宴:腾格里的真诚

 魂断黑城子

 香香的银川

 梦中喀什

 目光,在腾格里流连

 三道桥的乡愁

 三关口以西的诱惑

 哈什哈的蒙古小黄牛

 这辈子,是走不出定远营了

 钮希文:画骆驼的大师

 巴彦浩特羊杂碎

 乔家窝铺:阿拉善的后花园

 想去樊家营子

 “猎豹”与骆驼的对峙

 营盘山周围告诉我们什么

 额济纳,一幅人类难以临摹的油画

 橄榄绿与中国梦

 黑河,由西继而向北的行走

 沙边子上的阿拉善右旗

试读章节

巴丹吉林,中国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高度居中国第一。沙丘相对高程达五百多米,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之最,腾格里、乌兰布和在它面前只能算小弟弟。这片土地牧养着十余万峰双峰驼,又是我国著名的骆驼之乡。

面前是无垠的空旷,连绵的沙峰,博大的寂静。

世界在这里已被简化为沙丘、骆驼和高远。

在沙漠里走路,感觉到是在穿越几千年的历史;又感到是去朝圣.面对的是辉煌的眩晕,面对的是危乎高哉的阿拉善沙漠金字塔。

沙峰平地崛起,重峦叠嶂,陡峭险峻。一座沙峰,骆驼喘息着要爬大半天。骆驼已全没了在戈壁滩驰骋时的随意,在这里路是之字形的,路标则是风干了的发白的驼粪,或全凭感觉。骆驼的生命极限在巴丹吉林中受到极大挑战,双峰驼四肢汗津津的,有些乏弱的甚至卧倒后再也站不起来,渐渐成为一堆白骨,成为沙漠新的路标和最后的景观。

没有驼铃,驼铃多在诗人笔下。

我们除了骑乘略显健硕外,拉的是给沙子里牧民捎带的几峰瘦弱的或带羔的母驼,因而每天只能走六十多里①。路多半是挂在沙坡上或倾斜在沙坑里,驼蹄踩上去便踩塌一片流沙,几乎是进两步退一步。人的上身几乎是趴在驼的前身上,生怕后仰掉下驼背。沙漠中走路不能着急,需要耐心,其实又着什么急呢,反正前面还是沙子,还是寂寥,还是一天又一天。

不过在沙漠中走路便于思考,便于海阔天空,这样恢宏的背景。实在胜过南国的高山流水。

猛然,看到远方沙丘上几峰驼影,便感到一阵亲近。不过瞬间,那飘动的驼影又消逝得无影无踪。

黄昏时分,李元国说不走了。不走了就不走了,便卸下骆驼身上的行囊,在周围捡些柴火,准备取暖和烧茶。梭梭燃着了,噼噼啪啪作响,火苗呼呼地蹿起一丈多高,幻化成无数美丽的火蝴蝶。铜茶壶也煮沸了,李元国不慌不忙地掏出皮口袋里装着的羊杂碎和熟肉,用锋利的蒙古刀一片一片削进碗里,然后泡上热腾腾的砖茶,递给我一碗。他说,好好吃,走了一天了。猛然,我一阵感动,其实周围只有我和他,还有骆驼。感动的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同类间的依赖。那时忌妒、自私等人类的劣根性全然没了踪迹。

前胸被火烤着,后背还是沁骨的凉意,因为有一碗茶泡杂碎进肚,人已是额角冒汗、浑身舒坦了。此时篝火已烧成红红的木炭,李元国将血灌肠一节一节挂在木枝上炙烤,滋滋地流着油。我们就着一瓶武威粮白,一口酒一口灌肠,吃着喝着聊着……从那一刻起,我懂得了亲近寂寞也是一种享受。真的,植根西北大漠我不后悔,我领略我所领略的,我潇洒我所潇洒的,我舒展而尽兴地写诗作文,我呼吸的是世界上最清新的空气,而视野则堆满了这个世界上大自然最后的景致。我和李元国说走累了,喝多了,火也快灭了,便钻进毛毡被窝,偎着已暂停反刍的骆驼,毛茸茸地睡去……

人生有无数的夜晚,或平淡或浮躁或苦短或缠绵或酣畅,然而这一夜我却露宿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生出几分珠穆朗玛西坡的感觉。乌珠木是巴丹吉林最高点,高程达528米,海拔也在25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沙山,是真正的秘境,是雄性的阿拉善最秀美挺拔的乳房,是驼乡一张价值不菲的名片,是这片土地永远闪烁的骄傲。

然而我却在它脚下温柔的怀抱中毛茸茸地睡去,若千年后都为这一夜而感动着自豪着痴迷着喋喋不休着。(P4-5)

序言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成果陆续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蛮荒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间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专属各自的族称,然后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民族人群书写盛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是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迁徙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是应该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乌 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拉善行走的驿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培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3257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522707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