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增订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佐亚·科库尔、梁硕恩编的《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增订本》是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集,它探讨了当代艺术的核心与边界关系。本书所选的34篇优秀论文将研究的问题放在文化、历史、社会及政治等背景中,探讨了媒体、建筑、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查制度、艾滋病、后殖民主义、全球化、技术以及景观等方面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研究范本次修订新增了1O篇文章,其大多是2005年后写的,反映了近十年来关于当代艺术的最近解读,尤其强调当代艺术里的政治含义和意义。编者意图通过这些新增文章来体现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时代性。 目录 前言 如何使用本书 撰稿人介绍 导论 第一部分 当代艺术场域 引言 1 知识场域—一个离群独处的世界 2 当形式变成态度——及其他 3 连绵不绝的地点——论现场性 4 无边界的双年展? 5 当代艺术的分期 6 当代艺术与美学的政治 第二部分 实践与模式,形式和媒体再思考 引言 7 论里希特《1977年10月18日》 8 论平面——走向平面性的谱系 9 没有结论的无形式 10 视频投影——屏幕之间的空间 11 如何提供艺术服务——导论 12 对话作品——对话在社会介入式艺术中的作用 13 对抗主义与关系美学 第三部分 文化,身份,政治动因 引言 14 向文化宣战 15 艾滋病——文化分析与文化行动主义 16 被驱逐者的建筑 17 性别在燃烧——关于挪用与颠覆的诸问题 18 自找麻烦 19 差异的神话——惠特尼双年展的庸俗身份政治 20 魔鬼电视 21 色情的建筑——博物馆、城市瓦砾及电影牡鹿屋 22 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工作者 第四部分 后殖民批判 引言 23 马可·波罗综合征-—关于艺术和欧洲中心主义的若干问题 24 在“黑暗中心” 25 融合转向——多元文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 26 真实性、反思性与景观一新亚洲的兴起不是世界的终结 27 拥有一切的观众 28 废墟、碎片化以及中国现代与后现代 第五部分 艺术主题,历史主题 引言 29 再政治化艺术、理论、再现与新媒体技术 30 模仿大师——男孩专用、坏女孩与重要女人 31 模糊地带——乔吉奥·阿甘本的“赤裸生命” 32 数据库 33 为了抽象的爱 34 可持续发展政治学——艺术与生态学 附 录: 来信与回复——《偶然因素:对克莱尔·毕晓普(对抗性与 关系美学)一文的回应》 译后记: 当代艺术与当代理论的联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增订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 |
译者 | 译者:王春辰//何积惠//李亮之 |
编者 | (美)佐亚·科库尔//梁硕恩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86093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76 |
CIP核字 | 2018109215 |
中图分类号 | J0 |
丛书名 | |
印张 | 3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3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3—777 |
版权提供者 | 经Wiley&Sons.Inc出版社公司授权 |
定价 | |
印数 | 27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