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
内容
编辑推荐

《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新疆哈萨克草原神秘女作家小七,新浪超人气博客“小七的瞑想盆”博主小七,涤荡身心的灵性文字,直抵神奇的西域,带来清绝的远古梵音,在心之寂地的刹那邂逅,繁华了我们此后的悠远人生……著名作家刘亮程、夏冠洲、程万里联袂推荐。

躁动的心不再狂跳,虚茫的生活不再苍白,这是一段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每一个追求自由、向往自由的人,都会从她清丽的文字中探寻到属于自己的空灵与安详。小七的瞑想盆,一个带给我们冥想、清净的西域驿站。

内容推荐

小七编著的《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文章以短篇小说集结而成,讲述的是一些关于新疆喀纳斯、阿勒泰等地区的人物风情,有着浓浓的地域风情,适合想远离喧嚣都市的人群阅读。

“奇怪的感觉渐渐包裹住我。具体是哪一天或者哪一时刻这种陌生而让人心慌的感觉在我的四周蔓延开来,我不得而知。是的,它来的悄无声息,又惊心动魄。”此类舒缓有致的文字在文中屡见不鲜。

《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文中的文字关于生活,关于生存,关于感情,关于一片处在祖国大陆最边远地区的人们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和欢喜。从这些文字当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在繁华的背后、喧嚣的背后、迷乱的情感背后,隐藏在高原深处清净无杂的蓝天、纯净似水的宁静、直白质朴的情感。

文字通透简练,却有着深刻的、无限延伸的情绪和含义。

目录

序:奇异神秘 清纯温馨

1 安静的雪

 安静的雪

 有一种花,开在冬季

 蝴蝶知道我

 看,神在看着你

 想你,只是很想你

2 冬不拉的爱情

 青雾弥漫的山谷

 遇见,仅此而已

 草原曲

 牧场艳遇

 捡到一顶塔合亚花帽之后……

 扎特里拜和古丽娜的冬不拉爱情

 原来,爱就这么简单

 真心的爱会得到回报

 加尔恒这样把姑娘追到手

 哎呀!塔吾兰失恋了

 山坡上那三百只羊是我家的

 多情的哈萨克族少年

 瓦西里的心事

 那个名叫古丽的美丽女孩,你在哪里?

 十米高的依恋

3 神秘的福咒

 人生不是草原,无法重返

 草原勇士

 留在夏牧场岩石上

 重返一九九九年秋季

 阿赛尔,我能赌你五十年

 艾斯海提把幸福丢进湖里

 是谁闯入她的梦境?

 为爱坠落人间

 白桦树也有前世今生

 求雨人毛吾列提?扎毕

 神秘的中苏码头

 草原的这边到那边

4 一封喀纳斯回信

 邻居到我家毡房做客

 加尔恒的天价冬不拉

 古尔邦节的前一天

 假小子阿丽娅穿了件花裙子

 一位父亲说

 艾丽努尔的成人礼物

 UFO事件

 没有,二十元也没有

 一封喀纳斯回信

 一件非常意外的事

 草丛里有一条镶花马鞭

 有人常常这样

5 远方的梵音

 原来,他们的世界并不寂寞

 蒂娜,请在天堂等我

 那些日子,草原无法忘记

 啊哈!两个哈萨克族老头喝酒谈人生

 我只是找我的羊

 一碗差劲的库卡代

 我的玛依拉,藏到草丛里啦

 他们带走什么?

 幸福花儿开

 达娜的女神

 库丽努奶奶的旧马甲和达娜的新皮鞋

 她的手工壁毯

 努尔古丽服装店

 好管闲事的阿米拉大婶

 唉!玛依努尔的耳朵疼

 胆小的哈萨克族小男孩

 一句赞赏的奇迹

 脾气暴躁的阔孜失去了所有朋友

 现在感觉就很好

6 你可曾凝视过马的眼睛?

 你可曾凝视过马的眼睛?

 一只小花鸟

 企图离家出走的小羊羔

 牧羊犬海尼与小燕子托鲁斯的友谊

 阿克勒的奥克真好

 其实,我不仅仅是一只羊

 蓝蜻蜓

 俄罗斯村往事如烟

 守桥的红胡子老人

试读章节

安静的雪

执子说:“新疆布尔津是全世界最适合失恋疗伤的地方,尤其在飘雪的冬季。”

接到她的信息,我在去看望朋友的路途中。

清晨飘下的雪,一层层均匀铺在地面上,被南来北往的车轮碾轧得凹凸不平,然后冻结到一起,平整的道路就变得崎岖蜿蜒起来。车子在上面行走时像醉酒的可怜人,歪斜着刚抬起左腿又歪向旁边,迈出右腿,还没站稳又扑向前方。

我趴在车窗望向外面,在上下左右的颠簸下,牙齿碰撞在一起,和车里的其他声音汇成一片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为这个安静的午后,奏出了一曲热闹非凡的交响曲。

手机发出提示声,我掏出手机,看到一条短信——我要到你们那里感受雪的气息。

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号码,我猜不出是谁,便按回拨键,问:“请问您是哪位?”

“是和兴吗?”

似曾相识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只是一时想不起是谁,也许是很久没听到了。于是我大声说:“是我,是我,请问您是?”

“哈哈,和我别用‘您’,拒人千里之外一样。”对方说道,语气中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愉快,丝毫没有因为我没有听出她是谁而有任何不快。

“啊哦,你嘛……哪敢听不出呢?”说着,我在心里埋怨自己的脑子是不是进了水,还不赶紧工作,赶紧把对方的姓名从脑子的角落揪出来。

“知道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执子了,是吧!”对方终于报出名字来。

“执子,是你!”谢天谢地,我舒了一口气,为她自报家门,也为时隔一年又听到她的声音。

一年的时光,把一个曾经熟悉的声音稀释成似曾相识,我想我是可以被原谅的。

“啊,你是说你要来布尔津感受这里的雪?”我为她的到来而高兴,边说边计划见过朋友后及时返回,和执子一起赏雪,还要好好叙叙这一年的心境。

“我现在就在你家门前,快快出来迎接我吧!”耳边传来执子快乐的声音。

“啊?可是,可是我在去往水镇的路上,怎么不提前打电话?”我说着,语气中明显流露失望。

“嗯……”执子稍稍沉思后说,“你不在也没关系,我来这里只是为了寻找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和这里冬季的意境有关。”

“嗯。”我对着面前的空气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很能理解的表情。是的,我是能够理解她的,去年冬季她来过这里。

“我还是去那对俄罗斯老人开的家庭宾馆住宿,安全又便宜,一切你就放心吧,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我们好好聊聊。”她的语言突然沉静下来,我想她一定是望着面前一片安静的雪在和我对话。

“好吧,回来聊啊!”说完,我们互道再见,挂了手机。

记得她曾经说过,“很奇怪,很莫名的感觉,就喜欢上布尔津,让人可以依靠,眷恋。尤其喜欢这里的冬季,下过雪的冬季,是那样安静。”

其实,我知道布尔津还有别的什么深深吸引着浪漫的执子,那该是什么,我猜不透。

一周后,我从水镇回来,已是傍晚。我撂下背包就赶到执子的住处,一见面她就跑过来给我来了一个大大的欧式拥抱,我想这家伙是欧美几个国家游荡得太久,连行为都被同化了。

一阵搂搂抱抱的亲密举动后,我挣脱执子的欧式热情,后退几步好好看了看她,说:“瘦了嘛,减肥成功了吧,恭喜你啊!”说完,我举举手中的袋子,“这是妈妈自制的葡萄酒和肉干,我们边喝边聊。”

执子兴奋地原地跳了两跳,“你是最了解我的,对,我们好好聊聊。”

“为什么?”刚喝下一杯酒,我就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什么为什么?”执子反问我。

“为什么布尔津这个小城会让你如此眷恋?”说完我不忘开她玩笑,“是哪个男孩吸引了你吧?”

“我失恋了。”执子答非所问,表情却很释然,我抬头看了一下她的脸,却没有找到失恋的影子。 这虽不是我要的答案,但着实让我吃惊。 “不过,那已是去年的事。”执子的目光越过我头顶,看着远处的空气说道。“还得感谢你去年邀请我来这里。”她顿了顿又说,“我想我们不愧是朋友,你邀请我到这里赏雪时,是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候。”执子伸出左手在自己眼前的空气中抓了一把,然后拍在自己的胸前,声音有些低沉,“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跨过那一关。”

“去年在这里的时候你怎么不跟我倾诉,或许说出来会好些。”我问道。

“当时那种心情,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评价自己或者他,或者说出的很多话带有很大的情绪,所以我一直保持平静。”她笑了一下,“现在不同,有些事过去一段时间,站得远些反而会看得更清晰。”说着,她又流露出释然的表情,“幸好去年没有跟你说起,不然会给你留有一个怨妇的形象。”说着,她把垂落的发丝往耳后拂了拂,很为自己的知性感到满意的表情。

“和兴,知道我对布尔津这个小城最美的印象是什么吗?”执子反问我,我发现她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很喜欢先反问对方,这也许是她的一种表达方式吧,不过这样倒给我留有了思考的余地。

在我说出自己对这个小城的几种感受后,得来的却是执子的摇头及苏轼的一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听了实在沉不住气了,说:“别折磨我了,快说说为什么吧。”P2-P4

序言

奇异神秘 清纯温馨

如诗如画的新疆,真个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近年这里接连涌现了两位青年女作家:小李娟和新疆小七,引起全国文坛注目,为新疆文学界增添亮丽的新风景。

小七女士正式涉足文坛仅仅一年,却在新浪网以“小七的瞑想盆”为名发表系列博文,点击量多达三百万,粉丝四万多人,好评如潮,曾一度占据新疆点击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可谓一鸣惊人。最近,她已与读客网(www.duk.cn)签约.正式出版自己的处女作小说集,命名为“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我向她表示真诚的祝贺。

与小七女士初次见面时,我就明显感到,这是一位有着艺术家气质的年轻女性,聪慧灵秀,端庄大方。文如其人,只有心灵纯净美丽的作者,才能为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又一个奇异神秘、优美动人的故事:阿尔泰草原上哈萨克牧人有轮流做东的古老风习,一到太阳落山牛羊入圈,邻居们便相约来到主人毡房,纷纷围坐于色彩斑斓的挂毯下,祈祷已毕,在摆满食品、奶茶、马奶酒的长桌上尽情地吃喝起来,接着又弹起冬不拉,跳起“黑走马”(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哈萨克语称“卡拉角勒哈”),群起而舞,恣意狂欢,通宵达旦(《邻居到我家毡房做客》);伊文十九岁时梦见了一个童话般的仙境,从此像雾一样弥漫了青春岁月。最后她终于来到喀纳斯禾木村,惊喜地发现这里就是梦中的美景,却又怀疑自己是否仍在梦中(《是谁闯入她的梦境》);喀纳斯小学生伊力夏提在湖边捡到一封信鸽捎来的信,发现是远方一位父亲写给离世的儿子的,就决定一直代他儿子写回信,安慰那位悲伤的父亲,直到医好他的忧郁症(《一封喀纳斯回信》);玛丽娜给妹妹艾丽努尔买了一双漂亮的长筒袜子,原来妹妹是个不幸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她要用这份特殊的礼物鼓励妹妹勇敢地面对人生(《艾丽努尔的成人礼物》);乡村教师艾斯海提课堂上几句赞扬的话,就使胆怯、自闭的小别克变得自信主动了,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一句赞赏的奇迹》);失恋的托克塔尔在古尔邦节前郁郁寡欢,一位失去双腿的老人却乐观地劝慰他:有天空,有大地,有美食和节日,人又年轻,这就是幸福,小伙子终于变得快乐起来(《古尔邦节的前一天》);九十岁的老奶奶阿丽亚刺绣了一辈子,人老眼花仍要为小孙女阿孜古丽精心刺绣一件“托依快列克”(少女结婚的连衣裙),老奶奶刺绣寄托了对丈夫长久的思念,也绣进了对后代的真爱(《草原曲》);害羞的单身汉叶尔夏提在草地上捡到一顶姑娘戴的塔合亚花帽,想入非非,萌动了爱情的希冀,就悄悄珍藏起来(《捡到一顶塔合亚花帽之后……》);小姑娘达娜和售货员、皮匠表姐妹出于一番爱心和善心,为库丽努奶奶换了一件新马甲,达娜也意外得到一双新皮鞋,演绎了哈萨克人的古老格言:好心有好报(《库丽努奶奶的旧马甲和达娜的新皮鞋》);吉祥的白天鹅赠给艾斯海提一根白羽毛,据说能使他一辈子不断地离婚和结婚,永远幸福,但是艾斯海提却毅然把天鹅毛扔进湖水中,因为他不需要这种“幸福”(《艾斯海提把幸福丢进湖里》);年老的努尔旦不相信相依为命的老伴已经死去,总以为她藏到草丛里去了,就天天到草地上寻找,呼唤她,最后终于在想象中找到了她,幸福地倒在草丛中(《我的玛依拉,藏到草丛里啦》);玛依努尔结婚十年了,丈夫的感情渐渐变得麻木了,整天喊着她的名字让她干这干那,玛依努尔不胜其烦,就用“耳朵疼”来进行婉拒或提醒(《唉!玛依努尔的耳朵疼》);一对聋哑老夫妇,却终生与音乐为伴,常常弹奏冬不拉,他们虽然听不到世间的,纷杂音响,却可以听到心灵深处发出的美妙声音(《原来,他们的世界并不寂寞》);萨妮亚是唱红了城乡的新“阿肯”(歌手),开奶茶店的小伙子加尔恒却用一百多年前伟大草原音乐家白山布·杜南拜使用过的冬不拉给她演奏,打动了她,又用亲情把萨妮亚引回草原,来到自己的身边(《加尔恒这样把女孩追到手》);十二岁的小叶尔克常常对母亲诉说自己的前世是一棵白桦树,可是那些白桦树朋友如今却不再理睬自己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哪怕是甜美的、无奈的(《白桦树也有前世今生》);大风雪中,濒临冻饿而死的阿曼别克,按照哈萨克的古训准备宰掉坐骑以充饥。但当他看到骏马那双善良无辜的眼睛时,不忍下手了,骏马用自己最后的体温救了主人一命(《你可曾凝视过马的眼睛》)……真是不胜枚举。

读着这样一篇篇温馨纯净、妙不可言的文字,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感觉就像走进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中描绘的意境,“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小七女士的小说不同凡响的诱人之处,就在于艺术地表现了草原哈萨克人生活的原生态,而且以小见大,有趣有味,构思极是精妙。作者闪动着她那少女般纯净、好奇的眸子,注目于草原上哈萨克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细节,有意无意避开某些意识形态的遮蔽,而把最本真的、最能打动人的人性、人情之美聚光凸现出来,又能自然开掘出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常常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和思想启迪,报以会心的微笑。作者还将故事放在辽阔优美的湖光山色中展开,通过对哈萨克人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和民风民俗的精细描绘,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色香,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如坐春风,欣喜莫名。

小七的故事既是那么神秘奇异,娓娓动听,那么优美隽永,耐人寻味,叙述语言又是这般新鲜自然,简洁流畅,读着它们,似乎嗅到草原青草的气息,品到奶茶和马奶酒的香味,看到清澈湖水倒映着雪山丛林,还有白桦林、白毡房上的袅袅炊烟,更能听到冬不拉的叮咚琴声和少女的天籁……哈萨克牧民传统的民情风习,他们保持的那些不曾被世俗污染的向往自由、仁爱善良、宽厚淳朴、乐观开朗,而又执著率真等种种人类天性,都被演绎得如此醇美诱人,不觉间灵魂受到抚慰,心灵得到净化。难怪不少读者读到这些故事后便纷纷表示一定要来新疆的阿尔泰和喀纳斯呢。他们要来追寻这片童话仙境,人间净土。

这些精美的篇什,属于跨文体写作,多为生活的吉光片羽,篇幅不长,故事简洁,人物单纯,似是小说,又似抒情散文,而与诗更为接近。茅盾先生在评论著名女作家茹志鹃早期小说如《百合花》等时,曾把她的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现在我也想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小七女士的作品;而且比起茹志鹃来,更有一种神奇、别致的韵味;比起当下都市青年女性作家抒写情感的某些文字,又似乎清新、健康、脱俗、隽永得多。

小七女士初涉文坛,也许有人会为她如此高的起点感到惊奇。其实在动笔写博文之前,作者就有着比较充分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她在生活中感知无数哈萨克人的故事,耳濡目染,对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耳熟能详。特别是她坚持阅读的习惯,使她有机会大量接触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同时,她的主要专业又是美术,绘画技艺素养的训练使她别具一双发现生活美的慧眼,对于色彩、形象、画面感和生活诗意有着独特的感悟。(自己手绘的那些富于童趣和现代意味的插图,不就为她的博文增色不少吗?)所有这一切,就为小七女士在文学上迅速成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一旦动起笔来,心中酝酿已久的创作冲动,便如打开闸门的额尔齐斯河水,喷泻而出。

但是文学的成功毕竟需要过人的艺术天赋。可以看出,小七女士的艺术感觉特别敏锐、细腻,发现、捕捉生活诗意的能力也很强,别人对身边那些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可能无动于衷,她却能于平凡之中发现不平凡,而且被深深感动了,迅速地用一种抒情笔调把美的闪光点传达出来。这种先天的艺术禀赋或悟性,也许是小七女士终获成功的秘诀。

就在写完这篇序言初稿的时候,我从网上读到了老友、新疆文学名家程万里先生对小七的评论文字,我觉得讲得十分精彩到位,不敢掠美,这里摘抄几段,以与读者共赏:

“小七的作品就像密友之间的聊天,娓娓道来,不动声色间把读者带入一个特殊的境地。在那个境域中,人是用异样的方式生活着、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着,但是同样很美,而且美得令人羡慕令人怦然心动。小七绝不追求故弄玄虚,她的语言平实流畅,但是却有着美酒般的美感,仔细咂摸,她的语言严密而精致,属于传统小说中对文学语言的最高追求那一类。

“小七善于创造一个对于大多数汉文读者来说很新鲜的世界,那个世界像是梦境却又极其真实,像是神话却又触手可及,像是寓言却又是身边的真事。

“小七真正的长处,是她成功地进行了跨语境写作。她把读者带进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里,在读者倍感新鲜好奇和被新颖的美感弄得不知所措的时候,小七用草原原居民的陈述方式不动声色地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图景,引诱着读者不知不觉地深入到人类的本真之中。她像极了一位善良美丽的文学女巫。”

现在,小七女士的处女作即将问世,其社会的欢迎度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不过我觉得,诸如此类的美好故事已经写得不少了,当然还可以沿这条路子继续写下去,但是有可能会造成读者的审美疲劳,甚至出现重复。生活是广阔多彩的,人性也是复杂微妙的,只有在宏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等多重人性的对比映衬和矛盾冲突中,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人性之美,表现生活的奥妙与真谛。现实并不总是田园牧歌式的这般和谐温馨,仅仅用惊喜、微笑的目光去观察生活已经不够了,年轻的小七女士还需要在感悟生活和艺术表现上,更上一层楼。

2011年10月于新疆师范大学抱朴斋

书评(媒体评论)

有梦想的生活,有意思的文字。——刘亮程(著名作家)

读着小七的文字,似乎嗅到草原青草的气息,品到奶茶和马奶酒的香味。——夏冠洲(著名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小七真正的长处,是她成功地进行了跨语境写作。——程万里(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遇见阿勒泰--惟愿莲心不染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2130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