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犁诗意小说/新文艺
内容
目录

邢兰
走出以后
琴和箫
杀楼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

“藏
新安游记
光荣
浇园
蒿儿梁
吴召儿
山地回忆
秋千
正月
精彩页
邢兰
我也蹲下去。
当劈柴燃烧起来,一股烟腾上去,被屋顶遮下来,布展开去。火光映在这个人的脸上,两只眯缝的眼,一个低平的鼻子,而鼻尖像一个花瓣翘上来,嘴唇薄薄的,又没有血色,老是紧闭着……
他向我说:
“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
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
我觉得过意不去。我向他说:
“不要这样吧,老邢,柴火很贵,长此以往……”
他说:
“不要紧,烧吧。反正我还有,等到一点也没有,不用你说,我便也不送来了。”
有时,他拿些黄菜、干粮给我。但有时我让他吃我们一些米饭时,他总是赶紧离开。
起初我想,也许邢兰还过得去,景况不错吧。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但不久,我偷眼看见,尿从那女人的衣襟下淋下来。接着那邢兰嚷:
“尿了!”
女人赶紧把衣襟拿开,我才看见女孩子没有裤子穿……
邢兰还是没表情地说:
“穷的,孩子冬天也没有裤子穿。过去有个孩子,三岁了,没等到穿过裤子,便死掉了!”
从这一天,我才知道了邢兰的详细。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
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
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我想不出别的字眼来形容邢兰对于抗日工作的热心,我按照这两个字的最高度的意义来形容它。
邢兰发动组织了村合作社,又在区合作社里摊了一股。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
而邢兰是两个团的团长。
看样子,你会觉得他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但在一些事情上,他是出人意外的英勇地做了,这,不是表现了英勇,而是英勇地做了这件事。这英勇也不是天生的,反而看出来,他是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还是去年冬天,敌人“扫荡”这一带的时候。邢兰在一天夜里,赤着脚穿着单衫,爬过三条高山,探到平阳街口去。敌人就住在那里。等他回来,鲜姜台的机关人民都退出去。他又帮我捆行李,找驴子,带路……
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而且在一些坏家伙看起来,简直是有瘾。
近几天,鲜姜台附近有汉奸活动,夜间,电线常常被割断。邢兰自动地担任做侦察的工作。每天傍晚在地里做了一天,回家吃过晚饭,我便看见他斜披了一件破棉袍,嘴里哼着歌子,走下坡去。我问他一句:
“哪里去?”
他就眯眯眼:
“还是那件事……”
夜里,他顺着电线走着,有时伏在沙滩上,他好咳嗽,他便用手掩住嘴……
天快明,才回家来,但又是该下地的时候了。
更清楚地说来,邢兰是这样一个人,当有什么事或是有什么工作派到这村里来,他并不是事先说话,或是表现自己,只是在别人不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表示了意见,在别人不高兴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他把这件工作担负起来。
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他实在是勉强做去的。
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的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农具合作社做几架木犁。
还有一天,我瞧见他赤着背,在山坡下打坯,用那石杵,用力敲打着泥土。而那天只是二月初八。
如果能拿《水浒传》上一个名字来呼唤他,我愿意叫他“拼命三郎”。
从我认识了这个人,我便老是注意他。一个小个子,腰里像士兵一样系了一条皮带,嘴上有时候也含着一个文明样式的烟斗。P4-7
导语
郭志刚编的《孙犁诗意小说/新文艺》作为“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15篇饱含诗意的短篇,其中就有广为人们熟悉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一篇、名篇《邢兰》《琴和箫》《走出以后》《山地回忆》等。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中国现实,但又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大家中别具一格。
序言
出版社给这一本取名为“诗意小说”,这是有
些道理的。多年来,很多读者已经这样看待和谈论
着孙犁的小说了,出版社的取名,实在也不过是反
映了读者的“公意”。
孙犁的家乡是河北省安平县,抗战前夕在白洋
淀地方小学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随即
在家乡投入抗战工作。他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晋察冀
一带,主要工作是编刊物和教书,同时也从事写作
,这样,他就走上了文坛,——正如他自己说的:
“在这一地区,随着征战的路,开始了我的文学的
路。”(《在阜平——(白洋淀纪事)重印散记》
)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激昂、高扬的时
代,也是他的文字生涯最富有成果的时代,“现在
回想起来,那时的写作,真正是一种尽情纵意,得
心应手,既没有干涉,更没有私心杂念的,非常愉
快的工作。”(《文字生涯》)正因如此,他后来
屡次提到,抗战时代是他创作上的“黄金时代”,
是他经历的“美好的极致”。接下去是解放战争,
他这时虽然遇到了一些“左”的干扰(如在土改和
某些文字工作中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批评),
但整个说来,他的创作状态仍然是良好的,心情也
是愉快的。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在
解放初,战争时期的余风犹烈,进城以后,我还是
写了不少东西。”(同上)1956年,他病了一次。
这一病就是十年,接下去就是“文革”了。在1991
年写的一篇短文里,他终于这样总结了自己的创作
时代:“人们常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
。时代一变,一切都变。我的创作时代,可以说从
抗日战争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所以,近
年来了客人,我总是先送他一本《风云初记》,然
后再送他一本芸斋小说。我说:‘请你看看,我的
生活,全在这两本书里.从中你可以了解我的过去
和现在,包括我的思想和感情。可以看到我的兴衰
、成败,及其因果。”(《文事琐谈.文虑》)由
这里,我们知道,他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写作划为两
个时期的,而他只承认,前一个时期是他的“创作
时代”,是他的兴起的记录;而后一个时期,他虽
然也写了不少文章,而且在读者看来,这些文章也
写得非常漂亮,非常有价值,但已不被列入他的创
作时代了。显然,他的感情是属于前一个时期的。
他对真实的追求,直接落实到细节描写上:“
艺术所重,为真实。真实所存,在细节。无细节之
真实,即无整体之真实。”(《朋友的彩笔》)细
节描写像创作过程中的“尖兵”,艺术上的深化或
突破,有时要靠它们。例如,倘若没有邢兰吹的那
只口琴,我们便看不到他灵魂中的那道最后的闪光
,邢兰的性格,也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内向、
深刻;同样,假如《琴和箫》中没有写出随着音韵
飘出来的那两个眼神,这篇小说也将为之减色。多
读几篇孙犁的小说,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他是善于
驾驭细节描写的艺术大师。
他主张“真实的朴素的表现一种事物”,但如
果认为他不追求语言辞藻,那就是误会了。他说:
“辞藻——语言的作用,绝不可忽视。此文人之法
宝,久炼而成:小说之精华,非此莫属。”(《读
唐人传奇记》)孙犁小说的语言之美,在读者中间
是早有口碑的。像大家都熟悉的:“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
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荷花淀》)这类描写,在孙犁的小说里
比比皆是。它们很美,但是不伤自然。可以设想,
假如他没有这些“久炼而成”的精彩语言,他的小
说里一定不会有这么多诗情画意了。
内容推荐
《新文艺》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以某一作家某一题材的作品为角度进行编选,选入其最优秀的作品。郭志刚编的《孙犁诗意小说/新文艺》以短篇小说为主,适当也选收一点中篇小说。有《琴和箫》、《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等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犁诗意小说/新文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志刚
译者
编者 郭志刚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68132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50
CIP核字 201820576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2
14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