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
内容
编辑推荐

60年前,在中国发生了一段中美友谊的传世佳话,这就是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飞虎队援华抗日的传奇故事,这也是中美军事合作史上最为壮美的一章。本书也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更为了留住这份感动。

目录

第一章 飞虎队的来龙去脉/1

一、陈纳德担任中国空军顾问/2

二、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的建立/6

三、飞虎队威震滇缅战场/13

四、飞虎队在战斗中发展壮大/23

第二章 飞虎将军陈纳德其人其事/27

一、豪情壮志难施展,四十七岁老上尉/28

二、初到中国两眼黑,端纳介绍开茅塞/30

三、中国蓝天绘宏图,舍家忘我为抗日/32

四、天皇生日敌空袭,有来无回惨败时/36

五、返美求援有结果,艰难组建飞虎队/38

六、飞虎队长空展翅,连战皆捷震寰宇/40

七、航空志愿队被归并,复杂人事困扰陈纳德/45

八、昔日美空军特遣队队长,今日第十四航空队司令/49

九、陈纳德竭力夺取制空权,史陈矛盾趋于白热化/55

十、陈纳德联合蒋介石,共同挤走史迪威/60

十一、对日作战胜利在即,陈纳德失意离开中国/67

十二、重返中国组建民航空运队,竭力帮助蒋介石打反共内战/72

第三章 飞虎队战斗日志/77

第四章 中国军民一体救助纪实/99

一、李中尉与贝特斯中尉跳伞获救/117

二、国共争相救援班奈中尉/120

三、卡普曼少校回忆中国军民救援经过/121

四、卡尔尼与腾冲人的特殊约定/126

五、威廉生前的心愿/128

六、莫尼中尉和祥云民众/129

七、深山密林寻坠机/131

八、怒族青年曲天成为保护美机残骸而献身/132

九、詹尼南斯与傈僳族小孩的友谊/135

十、罗光甫与卡瑞尔六十年后的拥抱/137

第五章 “飞虎十杰"重回昆明/139

第六章 飞虎队成员像册/150

一、司令部/150

二、第一战斗机中队/158

三、第二战斗机中队/163

四、第三战斗机中队/168

参考文献/173

后记/176

试读章节

1936年1月,陈纳德率领一个特技飞行小分队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泛美空中比赛中进行表演。中国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毛邦初观看了这次飞行表演,十分赞赏陈纳德及其小分队高超的飞行技术,动员他到中国训练飞行员。

此时亚、欧两大洲上空已经战云密布,日、德法西斯的空军肆无忌惮地在中国和西班牙狂轰滥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日益临近。前苏联空军早在一年前就注意到陈纳德这位美国出色的空军战术家和优秀的飞行教练。前苏联驻美使馆武官经常给他送伏特加酒、鱼子酱和雪茄等礼物,多次邀请他去任教,提出了月薪1000美元,并有住房、汽车和其他费用等优厚条件,但陈纳德始终不为所动,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

多年来在开放式飞机座舱里饱经风霜的飞行生涯极大地影响了陈纳德的健康。他那张刚毅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听力受到严重损害,还有慢性支气管炎和低血压等疾病。美国军方以陈纳德耳聋为由,令他于1937年4月30日退役。这时陈纳德已经47岁,他的前半生并不顺利的军旅生涯至此似乎到头了。

陈纳德从美军退役的1937年春,在太平洋彼岸,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日本关东军由关外进驻平津一带。6月9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军部呈报《关于对苏对华战略意见书》,认为从准备对苏作战的观点看,“首先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最为上策”。驻扎在北平南郊丰台的日军在6月几乎每天晚上都进行挑衅性演习。 “由于日本是帝国主义的强国”,“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上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两国的空军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共有91个中队,飞机2625架,其中陆军航空兵54个中队,兵员20000人,作战飞机近2000架;海军航空兵共37个中队,飞机685架,其中基地航空兵飞机512架,舰载航空兵飞机173架。而中国空军只有31个中队,各类飞机600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05架),中央航空学校和航空机械学校培养的飞行员、机械师各700余名。

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从1933年就参与中国空军建设,1937年春出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她让航委会物色一个外国顾问,最好是一个美国人,就如何加强中国空军为她提供内行的咨询。一年前陈纳德曾应在杭州笕桥中国中央航空学校担任飞行教官的老朋友、前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罗伊·霍尔布鲁克的要求,向中央航校推荐了十几名飞行员,其中有他的老部下威廉逊和麦克唐纳。一年后,陈纳德的老部下又向新雇主推荐了自已的老上司。宋美龄早已听说过陈纳德飞行技术高超,战术思想独到,遂请霍尔布鲁克出面,以航委会主任蒋介石和她自己的名义,邀请陈纳德来华担任航委会的顾问。聘用条件是授予中国空军上校军衔,年薪15000美元,外加津贴、专车、司机和译员。任务是先进行三个月考察,为中国空军提供咨询,并可试飞中国空车的各种飞机。

中国当局最高领导人提出的邀请条件优厚,对当时在美国走投无路,备受煎熬的陈纳德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来自大洋彼岸的机遇意味着命运之神终于垂青于陈纳德,使这位长期在美国军中郁郁不得志的空军奇才在异国他乡有了用武之地。陈纳德欣然接受邀请,退役第二天即5月1日便离开家乡,转道旧金山,横渡太平洋前往中国。陈纳德赴华时护照上填写的身份是农场主,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农业。他最初计划只去三个月,结果却呆了整整八年!事实证明,这次中国之行改变了陈纳德后半生的经历,成为他实现人生辉煌的新起点。

5月下旬,陈纳德搭乘的“加菲尔德总统号”邮轮中途停靠日本横滨港。他悄悄上岸,与化装成杂技团经理专程前来迎接的麦克唐纳一起在东京、大阪等地游览了几天。两个老练的飞行员将照相机藏在大衣里,不动声色地把所到之处的工厂、机场、港口和交通要道等将来的轰炸目标尽可能拍摄_下来。随后又悄然启程,于5月30日到达上海。

后记

60年前,以陈纳德将军为首的飞虎队援华抗日的传奇故事,是中美军事合作史上最为壮美的一章。十年前,当我在华盛顿会见陈香梅女士的时候就曾对整理这段历史表示过浓厚的兴趣。去年受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中美航空遗产基金会之邀,在昆明中美二战友谊国际研讨会上有幸见到了十位当年曾在昆明上空与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的飞虎英雄。在与这些老英雄共同生活的七天里,每天聆听他们回忆当年的战斗往事,和他们一起考察当年对日作战的战场,凭吊当年血洒长空长眠于中国大地的飞虎英烈。这七天是中美战斗情谊交融的七天,是时时处处充满感动的七天,也是心灵净化的七天。其情其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为了留住这份感动,也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青同志嘱我将手头有关历史资料和这次难忘的会见整理成册,我欣然应允。

在文字整理和图片选择过程中,得到国内外许多友人和专家学者的鼎力襄助。当年飞虎队成员之一,如今90高龄的查尔斯‘邦德将军,亲手将他新近撰写出版的《飞虎队日记》赠我。本书“飞虎队战斗日志”一节就是以此为依据,并参阅苏真、肖石忠主编《长空飞虎》等著作相关资料编制的。美国飞虎队协会现任主席约翰。理查德·罗西无私提供了他们收集整理的原飞虎队员的图片资料。本书收录了全部飞虎队成员的个人照片,以表示对每一位飞虎队员崇高的敬意与怀念。绣有美国飞虎队队标的纪念帽也是罗西先生当面赠送的,弥足珍贵的是这顶纪念帽上面有这次重回昆明的十位飞虎队员的亲笔签名。云南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徐康明教授亲自撰写了飞虎队简介一节。关于陈纳德生平和中国军民一体救助二节是中国二战史学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历史专家彭训厚研究员整理成文的。有关中国军民一体救助的小故事则采用了散见于各报刊书章的原始资料,其中不少是当事人口述或现场亲历者整理的。谨此向所有提供帮助的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本书中还有个别文字与图片的原作者,我们一时难以找到,盼见书后能与我们联系,以便表示我们的谢意并致薄酬。

最后要特别感谢一青同志,没有她的决断、才智与辛勤劳动,本书是难以问世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援华抗日的美国飞虎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光谦//彭训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2512
开本 32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