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了不起的盖茨比(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内容
编辑推荐

杰伊·盖茨比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穷孩子,但他却爱上了一个“大家闺秀”黛西。战争爆发了,盖茨比去海外参战。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回来时,黛西却已嫁给了芝加哥的富家子弟汤姆。这时,盖茨比领悟到:因为他没有钱,所以他失去了黛西;如果他有钱,有比汤姆更多的钱,他就能夺回黛西。于是他怀着对黛西的痴情,怀着献身爱情的理想,开始了顽强的奋斗。他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地赚钱。最后,他在黛西住所的海湾对面买下了一幢豪华的别墅,举行盛大的宴会,想以此来吸引黛西。他通过黛西表哥卡罗威的帮忙,终于跟心爱的姑娘在分手五年后再次见面,并向她表白了他不变的爱情。黛西虽然为他的忠诚和执着所感动,对他现有的财富也动心,但同时也对汤姆的粗野不羁深感失望。然而她始终没有勇气离开她的丈夫,离开她的家。在一次摊牌和争吵之后,心绪不宁的黛西在驾车回家途中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威尔逊太太、盖茨比决意为黛西承担责任,但嫉妒的汤姆嫁祸于人,指使威尔逊太太的丈夫枪杀了盖茨比。

内容推荐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特征,表现了“美国梦”幻灭的主题,因而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编年史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著名和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美国现代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目录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1

重访巴比伦              49

疯狂的礼拜天             75

了不起的盖茨比            99

试读章节

华盛顿先生和这两个年轻人每天都上密林里去打猎或者捕鱼,或者在那使人昏昏欲睡的球场上打高尔夫球——这种比赛他出于外交上的礼仪总让他的主人打赢——或者在那山区特有的清凉湖水中游泳。约翰发觉华盛顿先生有点使人难以取悦——他除了自己的看法或者见解以外,对谁的看法或见解都丝毫不感兴趣。华盛顿太太整天冷冰冰的,不苟言笑。看来她对两个女儿漠不关心,全副心思都放在她的儿子珀西身上,每天晚上在餐桌上她用说得很快的西班牙语跟珀西谈个没完没了。

大女儿贾斯米,外貌像吉斯米——只是她有点罗圈腿,而且长着一双大手和大脚——但是在气质上却跟吉斯米大不相同。她最爱看的书都是关于那些穷女孩给她们鳏居的父亲管家这一类的书。约翰从吉斯米那里了解到,贾斯米至今还没有从世界大战结束时给她的震动和失望中复原过来。那时正当她作为一个军营流动餐厅的熟练的能手准备动身去欧洲。她甚至因此憔悴了一阵子,布拉多克.华盛顿曾采取步骤企图在巴尔干半岛策动一场新的战争——但是她看到一张几个塞尔维亚伤兵的照片以后,便对所有这一切失去了兴趣。但是珀西和吉斯米似乎从他们的父亲那里继承了他那种盛气凌人的傲慢态度。他们每一转念,像一个模式似地都贯穿着彻头彻尾的自私。

关于这座城堡和山谷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使约翰着迷。珀西这样告诉他,布拉多克·华盛顿曾设法绑架了一位园林设计师、一位建筑师、一名舞台装置家以及上世纪遗留下来的一位颓废诗人。他把他所有的黑人都供他们使唤,保证供给他们世界上所能提供的一切材料,让他们搞出一些别出心裁的玩意儿来。可是他们一个个都显出自己毫无用处。那个颓废诗人当时因为离开了春天的林阴大道,就立刻号啕大哭起来——他含糊其词地说了一些关于香料、类人猿和象牙之类的话,可是任何一句有实际价值的话都没有说。而那个舞台装置家则想把整个山谷变成一套机关布景,搞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效果来——像这P30些玩意儿,对华盛顿一家人来说,很快就会感到厌倦的。至于那两个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他们只想照陈规老套办事,因袭守旧,没有一点儿创新。

但是他们至少解决了该怎样把他们处置的问题——一天夜晚他们在一问屋子里,想就一座喷泉应该造在哪里取得一致意见,争论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早他们都发疯了。如今他们舒舒服服地给关在康涅狄格州韦斯特波特的一所疯人院里。

“可是,”约翰好奇地问,“你们所有这些奇妙的客厅、大厅、过道和卧室又是谁设计的呢?”

“唔,”珀西回答说,“告诉你要教人害臊,可那是一个拍电影的家伙搞的。他是我们发现的一个唯一惯于挥金如土的人,尽管他把餐巾塞在领子里,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八月将尽,约翰因为自己很快又得回到学校里去而开始懊丧起来。他和吉斯米决定明年六月一起私奔。

“要是能在这里结婚,那就更好啦,”吉斯米承认说,“但是当然,我根本不可能指望爸爸会答应我嫁给你。所以,这样我宁肯私奔。眼下有钱的人在美国结婚真可怕——他们总要向新闻界发布公告,说什么他们准备就凭剩下的那么一点儿财产结婚了,他们的意思无非是说,只有一点儿旧珍珠和厄塞尼女皇用过的花边了。”

“我知道,”约翰热情地说。“我在希列扎一墨菲家的时候,他们家的大女儿格温多琳嫁给了一个人,他的父亲拥有半个西弗吉尼亚州,可是她写信告诉家里说,她的丈夫当一个银行职员该拿多少薪金,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接着她结束说:‘谢天谢地,不论怎么样,我总还有四个能干的女仆人,也还能有点儿用处吧。"”

“真丢人,”吉斯米评论说。“不想想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有工人和其他所有的人,他们只有两个女仆,日子照样过得去。”

八月底的一个下午,吉斯米偶然漏出一句话,改变了整个局面,也把约翰吓得心惊胆战。P31

这时他们正依偎在他们最喜爱的那座林子里,在亲吻之余,约翰正飘飘然陶醉在他幻想的罗曼蒂克的预感之中,这些想人非非的预感给他俩的关系增添了更加动人的色彩。

“有时我想咱们根本不会结婚,”他感伤地说。“你太富了,也太华贵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有钱的姑娘能跟其他普通的女孩一样。我应该娶一个奥马哈或者苏城的富裕的五金批发商的女儿,她能有那么一份五十万元的嫁妆,我也就该心满意足了。”

“有一次我认识一个五金批发商的女儿,”吉斯米说。“我就不信你能心满意足。她是我姐姐的朋友,上我们这儿来玩过。”

“喔,这么说你们还有别的客人来过?”约翰惊奇地叫了出来。

吉斯米似乎后悔自己不该说这句话。

“啊,是的,”她急忙说,“我们有少数一些客人。”

“可你们——你的父亲不怕他们到外面去说吗?”

“啊,是有点儿怕,有一点儿,”她回答说。“让咱们谈点别的比这快活一点的事吧。”

可是约翰却激起了好奇心。

“比这快活一点的事儿!”他说。“这有什么不快活的?她们不是正派的姑娘吗?”

使他大吃一惊的是,吉斯米开始哭泣起来了。

“是的,她们都是挺好的——这,这,整个问题恰恰就在这儿。我跟她们中间几个越来越亲热,贾斯米也是这样,可是不管怎样,她还是继续邀——邀请她们上我们这儿来玩,我不懂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约翰的心里产生了不祥的疑窦。

“你的意思是说,她们在外面说了,于是你的父亲把她们——给撵走了?”

“比这更糟,”她断断续续地咕哝说。“爸爸不喜欢冒险——可贾斯米还是一个劲儿写信邀她们来,而且她们又玩得那么快活!”

她止不住一阵悲痛。  约翰给这一番吐露吓愣了,张口结舌地坐在那里,只觉得浑身神经P32在颤抖,好像许多麻雀躲在他的脊梁骨上。

“唁,我告诉给你听了,可我真不该告诉你的,”她说,突然冷静下来,擦干了她那深蓝色的眼睛。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的父亲在她们离开之前把她们全给杀死了?”

她点点头。

“通常是在八月——或者九月初。我们首先总是尽可能地从她们身上取得快乐,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很自然的事。”

“这多使人恶心!——这多——啊,我要发疯啦!你是不是承认——”

“是的,”吉斯米打断了他的话,耸了耸肩膀。“我们不能把她们严密地监禁起来,像对付那些飞行员那样,这样,她们就会变成一种每天不断向我们良心发出的谴责。把她们杀了,对贾斯米和我总比较好受一些,因为爸爸干得比我们预料的还快。这样我们就免得跟她们告别了。”

“你们就这样杀死了她们!嘿!”约翰叫道。

“干得非常干净利落。趁她们熟睡的时候把她们毒死——对她们家里人总是说她们在西部的比尤特得了猩红热死了。”

“可是——我真不懂你们干吗还不断地邀请她们上你们家来呢?”

“我可没有邀请她们,”吉斯米发作起来。“我一个也没有邀请过,是贾斯米请她们来的。再说,她们总是玩得很快活的。最后她还送给她们最好的礼物。将来我可能会请客人来的——我也会硬着心肠这么干的。我们不能让死亡这种不可避免的东西来阻挡我们享受人生的乐趣。你想想,要是我们没有一个客人,我们在这儿该有多么寂寞。啊,爸爸和妈妈,跟我们一样也牺牲了一些最好的朋友。”

“所以,”约翰控诉地叫道,“所以你现在让我跟你谈情说爱,也假装跟我谈爱啦,结婚啦,可你自始至终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决不可能活着从这儿出去——”  “不,”她激动地抗议说。“决不会再这样干了。起先我是那样的。那回你就在这儿。我忍不住想跟你谈情说爱,而且我认为你生命的最后几天,对咱们两人来说也许都是快活的。可是接着我爱上了你,而——而对你就要——就要给干掉,我也是真心实意地感到难过的,尽管我宁肯你给干掉而不愿让你再去吻另外一个姑娘。”P33

“哦,你愿意,你愿意这样吗?”约翰恶狠狠地叫道。

“我太愿意啦。再说,我常听人说一个姑娘家跟一个男人谈情说爱,可又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跟他结婚,那就更有趣得多。啊,干吗我要告诉你?现在我可能败了你的兴了,刚才你不知道有这回事,咱们玩得真快活啊。我知道这一下准会把事情搞得使你有点灰心丧气了。”

“啊,你知道,你知道吗?”约翰气得声音都发抖了。“这一套我听够啦。要是你不过是想跟一个你自己知道比死尸好不了多少的人谈情说爱闹着玩,一点儿不讲尊严和体面的话,那我跟你就一刀两段了!”

“你不是死尸!”她恐惧地辩白道。“你不是死尸!我不许你说我是吻了一具死尸!”

“我没这么说!”

“你说的!你说我吻了一具死尸!”

他们的嗓子提高了,但是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们两个顿时沉默下来。脚步正从那条小径朝着他们的方向走来,不一会儿,有人拨开玫瑰花丛,露出了布拉多克·华盛顿,嵌在他那漂亮然而茫然的脸上的一双聪明的眼睛正瞅着他们。

“谁吻了死尸?”他问道,显然他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没有谁这么说,”吉斯米连忙回答。“我们不过是闹着玩儿罢了。”

“那你们两个在这儿干什么?”他粗声粗气地问道。“吉斯米,你应该——应该跟你姐姐一起去读书或者打高尔夫球了。读书去!要不打高尔夫球去!等我回头再来的时候,可别让我看到你还在这儿!”

说着,他向约翰点了点头,便顺着小径走了。

“你看到了吗?”吉斯米生气地说,这时他已经走远了,听不见她的话了。“这一下全让你弄糟啦。咱们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也不会再让我见到你了。要是他知道咱们俩相爱了,他准会把你毒死。”

“咱们俩并没有相爱,再也不会相爱啦!”约翰大声喊道,“所以他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再说,你也可以不必欺骗自己,以为我会在这儿呆下去。要不了六个钟头,我就会翻过这些山岭,要是非得穿过这些山岭不可的话,然后我就往东走。”

他们两个已经站了起来,听了这句话,吉斯米走近约翰,挽住了他的手臂。

“我也走。”P34 “你准是发疯了——” “我当然要走,”她坚决地插话说。 “你肯定不能走。你——” “好吧,”她冷静地说,“咱们现在去追上爸爸,干脆跟他把这个问题谈清楚。”

约翰苦笑着,败下阵来。

“好吧,亲爱的,”他表示同意,软弱而勉强地说,“咱们一起走吧。”

他又爱她了,爱情平静地栖息在他的心头。她是属于他的——她愿意跟他一起出走,患难与共。他用手臂搂住她,热烈地吻她,到底她是爱他的;实在是她救了他的命。

他们一路讨论着这个问题,慢慢地向城堡走回去。他们决定,既然布拉多克·华盛顿已经看见他们在一起了,那他们最好第二天夜晚就离开这里。吃晚饭的时候,约翰尽管嘴唇干得要命,但是心神紧张,把一大汤匙孔雀汤都灌进了左肺。他只得让一个管家把他抬进那间装饰着海龟和黑貂的玩扑克牌的房问,让那管家使劲给他捶背,珀西看着觉得很好玩。P35

序言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其一生创作的最好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说是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以其内容与形式上的独树一帜,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异彩。

法兰西斯·司格特·菲茨杰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他的外祖父麦奎伦是爱尔兰移民,做批发食品生意,颇有钱。小司格特优越的家庭背景使他得以有机会进到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与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他的父亲是一位家具商,在菲茨杰拉德出生后不久便破了产,后来只好举家从纽约迁回圣保罗市,投靠麦奎伦家。虽然那时菲茨杰拉德只有1l岁,但也和家里人一样深感羞愧。父亲、母亲双方的差异,造成菲茨杰拉德既自卑又富于幻想的性格。不过他还是很欣赏自己具看绅士风度的父亲。尽管他父亲只是出身于一户从14世纪起就定居于马里兰州的普通人家。菲茨杰拉德对父亲的仰慕之情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首页上便可见一斑。

少年时代菲茨杰拉德便在文艺方面显示出超人的禀赋。16岁时,他已经写过两出传奇剧,并自己监制在圣保罗市公演。同时他还是他所在的纽曼学校的青年诗人、编辑和剧作家。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其自传性的处女作《尘世乐园》(1920)里便有着清楚的说明。普林斯顿大学是使他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最后摇篮。他对这所大学一见倾心,认为这可爱的地方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他在《尘世乐园》里写道“……你可以感觉到这里奔放了二百年的美好的青春气息。”他笔下的青年们离开普林斯顿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时,都为他们自己失去的青春而流泪。小说中的普林斯顿大学已被写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美国社会的缩影。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他结识了一群爱好文学的朋友(爱德门·威尔逊和约翰.庇尔.毕绍浦就是其中的两个)。美国的一位批评家指出:“他受到的教育都来自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使他爱上了文学。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严肃的人,这是最大的原因。”

一部描写20年代青年道德风尚的小说《尘世乐园》使菲茨杰拉德一举成名,并终于如愿以偿地与一位花容月貌、追求时尚的姗尔达小姐结婚。婚后,两人一起开始把20年代当作一个纵情浪漫和玩世不恭的舞蹈来进行表演,沉湎于游乐和酗酒,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随后他又发表的几部短篇小说集《时髦的少女与哲学家》(1921)、《爵士乐时代的故事》(1922),表现出他与时代风尚紧紧相连的决心。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美丽与毁灭》(1922)开始让人察觉到“灾难的阴影”,确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就要发生”。葛罗丽亚和安东尼.帕奇想把他们的婚姻生活过得“美好,充满活力,和富于魅力”,但是道德上的良知和时间老人的追逼终于摧毁了他们的生活。

不过,在这些失去平衡的早期作品之后,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开始表现出一种新的严肃态度。他的严肃有时被人们解释为是由于他学会了置于事外的本领;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浸泡于时代之中的倾向加强了。正像其《夜色温柔》(1934)中的人物乔克·迪弗,为了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被迫去做出一些反常的和不理智的行动一样,菲茨杰拉德认为作家必须是一个“行为的自我”,一个立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的弄潮儿。正是在《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中,作者的这一既在事内又在事外的统一达到了一种极完美的平衡,作者通过一个康拉德式的叙述者来讲述故事,此人一半在事内,一半在事外,因而避免了作者自视与主角为一人的错误。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摧毁了他们生活的象征性基础。30年代,他的妻子患上了精神病,他的酗酒成性也摧残着他的精神和肉体,随即他的创作也进入低潮。当他们两人所共同奉行的生活方式开始被撕成碎片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札记中写道:“我们的脚下没有了土地。”1940年,菲茨杰拉德逝世,年仅44岁。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菲茨杰拉德文名的鹊起和跌落,以及个人时运的起落,正巧嵌在美国20世纪的两个戏剧化的十年——20世纪的20年代与30年代。20年代是他创作的繁盛期,其创作的生命力达到了峰巅;同时也是美国在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领域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的年代。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的政治经济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文明已不复存在的绝望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着。从表面上看美国并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一战以后美国这个民族又开始转向其自身(即孤立主义),它悉心搞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提高技术的水平,标榜消费主义。这些新的发展似乎只是对于美国传统的个人主义、自我发展以及追求富足之原则的扩展。然而这个20年代还是带来了美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些最为深刻的变化,主要是在行为和心理方面以及结构上的变化。这是因为当经济把重心从生产转移到消费,当赊销的经营方式盛行,个人消费膨胀似地扩张,当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以及整个民族通过新技术的媒介作用和交通运输网络而连成一片的时候,现代性便似乎加快了它运行的速度。生活的风尚变化了,代沟形成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了。这是一个清教主义的和饮酒被禁止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理分析、爵士音乐和少女变得风骚轻佻的时代;这是一个向革新挑战眷恋于往昔的田园生活的时代,也是一个新技术普遍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年代——汽车、飞机、电影、无线电和现代城市的纵情享乐。这一革新和怀旧的混合糅杂,在20年代的艺术中表现得很明显,纵便是在艺术对新的现代性作出反应和与其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淳朴的田园形象也仍然萦绕在其间。这种糅合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也有着生动的反映,尤其是在书的后半部分中尼克对故乡中西部的一段回忆,写得相当动情,很好地烘托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之眷恋的情怀。这些深刻的变化荡涤掉了许多美国人自认为牢牢恪守的价值观念。人们传统的信仰和信念已不复存在,加之欧洲在文化方面产生的无序感和崩溃感对美国的影响,在美国社会中也产生了一种颓废情绪和无目的感,以及文化上的一种虚无意识,这些都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得到了形象化的反映。《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对其那一时代的一种本质的概括。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作品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它通过小说中的讲叙者尼克,讲述了作品主人公盖茨比的一个看似有真情却最终是个虚无缥缈的梦的爱情故事。盖茨比,一个贫穷的北达科他州的农家子,在肯塔基州一个军训营里当少尉时,遇见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子黛西,对她一见钟情,把她当作一个完美的理想追求着,至死不渝。他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凭着自己的英俊、聪明和敏感赢得了黛西的爱情。热恋了一个月后他被派遣到法国作战,他一去就是五年。黛西受不了这漫长的寂寞,结果在他走后的第二年便嫁给了一个大富翁汤姆·布坎恩。婚后他们整日同一帮游手好闲的富人们游乐享受,而且汤姆时有外通。贪图财富和享乐的生活使她失去了少女时的纯真变得玩世不恭。五年后盖茨比从国外回来,他仍然热烈地-爱着他心目中的那个黛西,追踪着她的足迹。他买了一幢隔着桑德海湾与黛西的府邸遥遥相望的巨宅,将它当作一种富贵的标志,向黛西发出无声的召唤。盖茨比每日大宴宾客举办盛大晚会,挥金如土,彻夜笙箫,以引起黛西的注意,勾起她往日的情思。通过尼克的搭桥两人终于重新相见,黛西对盖茨比仍然说了“我爱你”的话,可这早已不是真情,而是在她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找的一种刺激。所以当她驾驶着盖茨比的汽车撞死了她丈夫的情妇时,竟毫不犹豫地将罪责推到了盖茨比身上;当盖茨比为此被威尔逊(汤姆情妇的丈夫)枪杀后她也毫不为之所动。盖茨比用毕生心血建造起来的梦想居然献给这么一个俗物,这才是盖茨比的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爱情与理想时有一股哀伤的细流隐隐地渗透在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对美国梦的失望。

正如作者在一封信里所说:“这部小说的重心是放在‘幻想的消灭上’——正是这种幻想才使得这世界那么鲜艳,你根本无须理会事情的真与假,只要它们沾上了那份魔术似的光彩就行。”而正是因为罩上了这层魔术似的光彩,小说才更强烈地显示出其深刻性和其悲剧的意识。小说中一方面存在着一个爱情和梦幻的世界,一个时间被遏止住,过去悬浮于其中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个充满着迷失的无根可寻的怪诞形象的世界。从两个世界的这一混合存在中,菲茨杰拉德提取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要素:这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被赋予了永久性神话色彩的现代历史的世界;在那里当他亲吻着黛西的时候,时间的钟表就像盖茨比壁炉架上的钟表一样倒走了回来;另一个是历史被阉割了的世界;被割裂为碎片而没有明显的秩序,一个现代荒原(“死灰谷”便是对人们纵情享乐于其中的这一迷乱世界的象征)。这两个世界交织所形成的张力和模糊性一直持续到终章,在那里菲茨杰拉德既卓越地重建了“美国梦”,一个天真淳朴的田园美国的梦;而且也把这一“美国梦”看作了是对被时间本身所击败的事物的一种缅怀和向往。这是该作品在内容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所以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与其形式和写作上的特点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凡对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小说风格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小说风格完全不同,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用词简朴,句式洁净,后者用词华丽,句式繁复;前者客观简约,后者善抒情铺陈;前者的小说世界是一个纯化了的世界,后者的却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而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则好像是集两人之所长于一身,创造出了一个客观与抒情、现实与梦幻、理想与象征、顺叙与倒叙、铺陈与简约等手段并用的完美谐和的统一体,使这部作品的语言和形式具有了极其丰富的蕴意和内涵。这是从比较的观点来看。从作品自身看,它在写作上也有许多特点:一、用不多的笔墨把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鞭辟入里,而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又是那一时代人们心态上的一些本质特点。譬如作者对乔丹·贝克的一段描写:“乔丹·贝克本能地避开那些聪慧精明的男人们,现在我明白了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认为立在那些觉得她不可能做出任何背离社会准则和道德的事的人们中间,她要安全得多。她无可救药般地不诚实。她从来不能忍受自己处在不利的位置,以这一不情愿为前提,我想她从很年轻的时候起就开始学会了玩弄手腕和推诿事由,以便既能对世界操一种冷嘲热讽的微笑,又能满足她那坚实活泼的肉体的欲求。”这段文字多么辛辣地揭示出了那种自私高傲的女子的灵魂。二、看似极随便轻松的一笔,却有着丰富的意蕴。譬如:“……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们这排高高地俯瞰着城市的灯光通明的窗户,一定让在街头偶尔抬头眺望的人感到了,人类的秘密也有一份在这里吧,我也是这样的一个过路人,举头望着诧异着。……我既在事内又在事外,既被永无枯竭的五彩纷呈的生活所吸引,同时又被它排斥着。”轻轻一笔便形象地带出了作者整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三、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出入物微妙的心理感受。这种描写在作品中处处可见,恕译者在这里不再举例。四、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含情,而且很好地揭示了主题。譬如:“……我和黛西站在一块儿望着那位电影导演和他的明星。他们两人依然在那棵白李树下,他们的脸儿正挨近到一起,隔在他们中间的只剩下一缕淡淡的薄薄的月光。我蓦然想到,他也许整个晚上都在慢慢、慢慢地向她俯下身去,直到刚才的那般挨近。就在我注视着的当儿,我看见他又将身子弯下了最后的一点儿,吻到了她的面颊。

“‘我很喜欢她’,黛西说,‘我想她长得很可爱。’

“但是毫无疑问,这幕场景的其他部分都刺疼了她,因为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真情实感。”通过这段细节描写,我们可以加深对黛西一切都是逢场作戏、缺乏真实情感之品性的了解。

为了帮助读者对这部作品的了解和更好地去阅读,我不揣浅陋拉拉杂杂地讲了这么多,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这也是译者本人最大的心愿。  王晋华

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书评(媒体评论)

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T.S.艾略特极为推崇《了不起的盖茨比》,称“这是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所迈出的第一步”。  1998年美国蓝登书屋评选出“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l00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居第二,遥遥领先于其他的美国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再现了当代的世界,正如萨克雷在《彭登尼斯》和《名利场》中再现了他的世界一样。  ——斯泰因  既然他(菲茨杰拉德)能够写出一本像《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好的书,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写出更好的书。  ——海明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了不起的盖茨比(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茨杰拉德
译者 鹿金//王晋华//汤永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13822
开本 32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