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上狂人那些事儿/煮酒论史明得失系列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虚己以游世,乘物以游心:庄子

个人档案

姓名: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

所处年代:战国中期

籍贯:宋国(今商丘民权或蒙城)

最狂的事:拒绝出任国相

批语

庄子是战国时期鲜有的“狂徒”。他异于世人的贪念荣华,将财富视为粪土,两次罢辞宰相之位;一反常人的贪生怕死,将死亡视为极乐,丧妻只是敲盆放歌;不同于当时的百家名士,他将无为视为有为,返璞归真,顺乎自然。然而正是这样的“狂徒”,即便在囊中无银、锅中无米时,也不忘为了人们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苦苦思索。他用他博大的情怀,深邃的思想,灵性的表达拯救了当时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也为千百年来以“治国、齐家、平天下”为人生信条的人提供了另一种享受人生的生存方式。

生荣华富贵终为尘土,自在一生方为逍遥

庄子的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治身养生。在庄子看来,功名利禄则只是身外之物。身体是本,世俗的东西只是末,不能舍本逐末,贵物贱身。《让王》篇里庄子提到:“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那些为了得到高官厚禄的人,一心维护既得利益,唯恐失去,惶惶不可终日,早已失去了生命本身的宝贵意义。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曾做过漆园吏,但时间很短。庄子辞官后,安然过着贫困的生活。治者曾两次聘庄子为相,也都被庄子严词拒绝。庄子抛开了名利和富贵,一生笔耕不辍,即便吃不饱穿不暖也常苦苦思索何谓高尚、何谓卑微、何谓生、何谓死。他用他的一生告诉世人,官爵、名利、金钱都是暂寄人身之物,寄托之物来去不可挡,所以不要为高官厚禄而放纵心志,也不要因为穷困而趋附世俗,这样看待“轩冕”与“穷约”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了。

对于那些得志便轻狂的小人,庄子并不是像世人那样巴结,而是毫不留情地挖苦、痛斥,一针见血地批判他们的愚昧。《庄子·列御寇》载有两则庄子挖苦那些小人得志的故事。当时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为人自大。出使秦国时,宋王送车数乘;出使秦国后,秦王又送车百乘。回宋国时,他路遇清贫的庄子,便嘲笑庄子道:“身居陋巷,穷得只能靠织麻鞋为生,瘦得面带菜色,形容枯槁是先生的专长,而我曹商却不擅长;一见万乘之主便得车百乘,却是我曹商的专也。”

庄子面不改色,从容说道:“我听说秦王患病寻医时,可以破痤疮挤脓者就可以得车一乘,而舔痔疮的人就可以得车五乘。所治的病愈下作,得车愈多。您莫非是专门舔他的痔疮的吧?要不怎会得到车这么多乘?所以您快滚开吧!’’

庄子极其讨厌被名利冲昏头脑的小人,但对他们的愚蠢并不是冷眼旁观,而是总是适时提醒。虽然言语尖酸,但道理深刻。

另一则故事也是记录一个利令智昏的人拜见宋襄王后,宋襄王赏车十乘。庄子看到这个人耀武扬威地过来时,对他说:“河边有户穷得靠编织苇席谋生的人家,其子潜入深渊,捞得千金之珠。其父见了,慌忙让儿子快用石头砸了它!说想那千金之珠,肯定在九重深渊的黑龙颔下。你能拿到它,一定是碰巧黑龙正在睡觉。假使黑龙醒了,你恐怕性命难保。现今宋国,不只九重之深渊也;宋王的凶猛,也非那只黑龙可比。你今天能得到车,必是碰上宋王他睡觉了;一旦他王清醒来,你必定将粉身碎骨矣。”

……

P8

目录

前言 狂人的世界

第一章 虚己以游世,乘物以游心:庄子

 深邃的思想,灵性的表达

 看淡生死,孑然一身

 生荣华富贵终为尘土,自在一生方为逍遥

 返璞归真,顺乎自然

第二章 反穿皮裘,加足帝腹:严光

 你当你的皇帝,我钓我的鱼

 和未来皇帝成为同学,却比皇帝更狂傲

 不做王侯,做一个披着羊皮的钓翁

 狂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把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简直冒犯天威

第三章 放言无忌惮,骂人骂到死:孔融

 狂态初萌,语惊全场

 因友获罪,与兄争死

 看谁不顺眼就骂谁

 胡说八道把脑袋都“说没了”

第四章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孤松独立,超凡脱俗的嵇康

 名气太大,吓得朝中大将都哆嗦

 谁投靠司马氏就跟谁绝交

 再也没有人能听到这么美妙的曲子了

 竹林中还有其他狂奴

第五章 长哭当歌,斗酒勇士:阮籍

 穷途末路上的放声痛哭

 “口不臧否人物”下隐藏的分明爱憎

 以“酒”为武器的英勇反抗

 晦涩文字下的矛盾内心

第六章 三仕三隐,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宁可失去性命,绝不丢掉清白

 拒绝折腰事权贵,把酒话菊归田园

 美酒醇香伴终身,不为利益博虚名

第七章 放荡山水间,狂妄世难容:谢灵运

 才高一斗,借夸曹植之机夸自己

 当不了想当的官就去游山玩水

 皇上再宠,不收敛也免不了一死

第八章 白日须纵酒,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

 离开家乡当了个倒插门

 当官既然不如意,不如去写诗饮酒

 人越老,报国心却老而弥坚

第九章 梅妻鹤子,浪漫千古:林和靖

 痛彻心扉后的归隐之路

 梅妻鹤子的浪漫人生

 高洁出尘,侠骨柔情

第十章 种地卖画,宁死不仕:王冕

 考三次还考不中,干脆不跟你玩儿了

 无论如何也不当官

第十一章 十族不惧,况诛九族:方孝孺

 被杀源于叔叔抢了侄子的皇位

 屠我十族也不帮你篡逆

第十二章 八次落第,九度自杀:徐渭

 天才超逸,时运不佳

 放纵灵魂的幕僚生活

 自诩“畸人”性乖张,死后方得名声噪

第十三章 向死而生,一代怪杰:李贽

 把剃刀对准自己,一代狂人以死殉道

 饿死两个女儿的清官

 狂禅教主,喝佛骂祖甘当“人妖”

 只身扛住黑暗的大闸门,死留余香

第十四章 嗜竹成癖,怪而多味:郑板桥

 怪味千里眼的板桥,当主子不当奴才

 七品芝麻官,敢抗天子令

 趣怪故事,板桥风采

 “糊涂”板桥,爱竹有因

第十五章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章 太炎

 自鸣得意的“疯子”

 不畏权位,“骂”字为先

 治学严谨的国学大师

 纯真到可爱的“尚武”学者

第十六章 民国狂儒,辫子教授:辜鸿铭

 疯狂的求学生涯

 老婆都不怕,还有王法吗

 辜鸿铭的诡辩艺术

 北大讲台上的狂放

 辜鸿铭的孤傲与“疯”范

第十七章 青出于蓝,国学天王:黄侃

 学养深厚的醇儒

 骂陈独秀,责难胡适

 为了美食,不怕出洋相

 性格古怪,行事怪异

 风流好色的“多情种子”

第十八章 一世狂狷,一代名士:刘文典

 不畏强暴,不媚时俗

 “只吃鲜桃一口”

 看佛经挨打

 “替庄子跑警报”

序言

狂人的世界

自古文人多狂妄。大自然的春花春风、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雪祁寒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生活里的繁文缛节自然难以束缚住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狂妄不仅表现在天马行空的作品中,更渗透在真实的生活里。于是,在千古狂人史册上留下了无数文人的名字。

他们有的才高八斗、自命清高,因此孤傲不群,难成大业。如大诗人李白满腹经纶,本应成为帝王之师,却恃才傲物,令“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最终空有满腔抱负,仅留下一个大诗人的头衔。

有的对社会和政权心怀不满,不惜以身试法猛烈抨击。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看透了社会的黑暗与政权的腐朽,誓不与当权的司马氏家族为伍,即便朝廷三番五次想要重用于他,却拒不入世还反唇相讥,最终丢掉了性命,了却了才子一生。

有的满腔热血积极人世,却因怀才不遇而心灰意冷乃至消极遁世。如天才超逸却时运不济的徐渭,一心人世为官为朝廷效力,却因八次科举皆落第而九度自杀,虽侥幸得以生存却一生皆不得志,郁郁寡欢。晚年归隐乡里,却无以维持生计,最终贫寒而死。

有的看破红尘参透人生,视名利如粪土,一心远离喧嚣与世俗。如宁做钓鱼翁也不当王侯将相的严光,自己昔日的同窗当了皇帝,还几次三番请他入朝为官,他却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心甘情愿归隐山林,终生与钓竿为伴。

有的热衷政治,潜心为国人思索出路,敢于吐露真言,不顾及个人安危。如为国而癫、为政治而狂的章太炎,深处国难当头的动荡岁月,肩负起拯救国家的匹夫之责。对逆势而为的统治者丝毫不留情面,跳脚大骂,率真正直。

有的超然脱于外物,遨游畅享于虚境,无为而无所不为。如千古智者庄子,受尽生活磨难,仍可淡然处之地超越生死,融于自然。不仅为自己寻找精神的极乐世界,更为人类探索出不役于外物的绝对自由。

之所以狂人大多出于文人阶层,是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他们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根深蒂固。才华横溢的他们抱着审视的态度探究自然界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针砭时弊,忧国忧民。

当他们深感仕途无望或是难以凭借一人之力改变现实之时,便会表现出恃才放旷、放荡不羁的个性,以此来寻求解脱之道。而这种解脱不仅仅是个人绝望后的悲观情绪,更是举全身之力的奋起反抗。

本书列举了18位不同时代的典型狂人,他们大都具有旷世之才,他们的狂妄个性也都可谓是惊世骇俗。通过对他们狂妄生活的还原,走近他们真实的旷达人生,真正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孤寂、苦楚、辛酸和真情。

当然,我们无意让读者们以放荡生活、随性而为的狂徒作为生活榜样。梳理他们的狂文逸事,更多的是想让大家坚信无论生活多么困顿劳苦,都能够对生活抱有热情;不管前途怎样迷茫,都不放纵心灵;能在名利面前擦亮双眼,在仕途之路上保持纯真内心。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转,人的生存始终离不开社会,人总要生活在群体之中。一味追求精神的高度自由,个性的极度解放,必然会招致来自社会的厌弃与束缚。过度地彰显个性,吐露性情,必然使得锋芒毕露,难以自保。

平平淡淡始为真,纵然这些狂狷之仕可以名流千古,载人史册,但无非是惹人慨叹令人唏嘘而已。在无人窥视的内心之境里,这些狂狷之人想必也会留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遗憾吧!

不过,这些狂人的狂妄人生也并不是教育意味浓重的反面教材,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世界中寻找到能够点亮我们生活的明灯,那就是活出真我性情。反观他们的世界,让我们珍视自我的内心,不忽略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大胆地、率性而为地生活,绝不矫揉造作,更不唯唯诺诺。

虽不能因为厌倦而隐匿山林,但可以适时放松,畅享人生;虽不能视怪癖为个性,但可以尊重性情,不为流俗磨灭本性;虽不能恃才放旷,轻视一切,但可以保持骄傲,不卑不亢。这就是笔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所在。

内容推荐

王福振的《史上狂人那些事儿》列举了18位不同时代的典型狂人,他们大都具有旷世之才,他们的狂妄个性也都可谓是惊世骇俗。通过对他们狂妄生活的还原,走近他们真实的旷达人生,真正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孤寂、苦楚、辛酸和真情。

无意让读者们以放荡生活、随性而为的狂徒作为生活榜样。梳理他们的狂文逸事,更多的是想让大家坚信无论生活多么困顿劳苦,都能够对生活抱有热情;不管前途怎样迷茫,都不放纵心灵;能在名利面前擦亮双眼,在仕途之路上保持纯真内心。

作者希望通过此书告诉我们虽不能因为厌倦而隐匿山林,但可以适时放松,畅享人生;虽不能视怪癖为个性,但可以尊重性情,不为流俗磨灭本性;虽不能恃才放旷,轻视一切,但可以保持骄傲,不卑不亢。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狂人也有很多,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的狂妄不仅表现在天马行空的作品中,更渗透在真实的生活里。于是,在千古狂人史册上留下了无数文人的名字。王福振的《史上狂人那些事儿》列举了18位不同时代的典型狂人,通过对他们狂妄生活的还原,让读者更加了解他们,也能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训,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上狂人那些事儿/煮酒论史明得失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福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8810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4122296
中图分类号 K820.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