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梦魇东西冷战之开端(二战全景大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194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世界格局重新划分的一年,是二战时期特别重要的一年,本书采用了全景加事件综述的手法,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这一关键时期的世界重大问题进行了精到和独特的描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书采用了故事式的叙述,读来趣味盎然。

目录

第一章 德国最后的“秋雾计划”;希特勒在“鹰巢”指挥阿登反击战;斯科尔兹内28名学员的“美国人学校”使50万美军乱了阵脚;爱娃和她心中的情人/1

第二章 巴顿将军在圣诞节大搞恶作剧;美国给希特勒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丘吉尔尽量用和气的口吻对斯大林说:“请快一点下达进攻的命令吧!”希特勒趴在地图上,眼前出现了两只跳动的火龙/15

第三章 苏军坦克冲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辛德勒的名单》的由来;看到数万白骨,彼得连科将军惊呆了;希特勒异想天开,派希姆莱指挥特别集团军;千机轰炸柏林;“上帝又一次搞错了!”/34

第四章 德国回到了公元900年时的疆界;希特勒声泪俱下地对第9集团军的官兵说:“不能让敌人进入柏林。”美军第9装甲师强取雷马根大桥/49

第五章 斯科尔兹内的突击队被盟军秘密武器击败;当希特勒走进他的葬身之地时,想到的却是“一战”时的“壮举”;无名无实的德、美瑞士会议,使斯大林气愤不已/64

第六章 戈林发起“狼人行动”,盟军意外得到了德军的新式飞机:希特勒挥动着颤抖不止的右手说:“我亲自指挥柏林保卫战。”斯大林巧用激将法,朱可夫和科涅夫争抢进入柏林的头功/78

第七章 在希特勒56岁生日的宴会上,他生出了杀死情敌的念头;戈林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美苏两军会师易北河,斯大林想到了下一步棋/90

第八章 美军强攻硫磺岛死伤惨重;日军再创新式武器,天上运用自杀飞机,地下埋设自杀地雷;B一29空中播火机”东京见到了真正的“火牛”;日本陆海两军争组新内阁/105

第九章 格莱姆将军在柏林上空表演飞行特技;意翠鞠井了“纵横字谜”的游戏;墨索里尼的情妇贝塔西不知死刭临头;希特勒乱抱佛脚;朱可夫元帅对一名苏军上尉许下愿……/119

第十章 希特勒下达了杀死情敌的命令,爱娃无法再为蝴莱因说情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贝塔西一起被游击队处死;温克将军成了希特勒的救命稻草/134

第十一章在 “酒神祭”中进行的希特勒的婚礼;海军元帅当了七天元首继承人;希特勒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比中世纪还野蛮的葬礼;苏联国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149

第十二章 六十年的悬案。鲍曼生死之谜;纳粹警察头子希姆莱自作聪明。反送了自家性命;蒋介石听到中共召开“七大”的消息后说:“毛泽东又要有大动作了。”斯大林不相信希特勒死了/163

第十三章 5月8日,盟军在兰斯接受德军投降,斯大林说:“这一次不算数!”波茨坦会议上,东西方出现了冷战的前兆;丘吉尔成为西方冷战的魁首/177

第十四章 丘吉尔反苏太急大选下台;斯大林下达了远东作战的命令;杜鲁门欲抢在苏联的前面叫日本投降;美军“恩诺拉格号”轰炸机秘密飞往广岛;苏联百万大军闪击日本关东军/191

第十五章 日军大本营命令对苏开战;半个世纪的核弹之谜;长崎警事厅的紧急报告;蒋介石自恃兵多将广欲先下手为强;杜鲁门要抢在斯大林的前面占领日本/208

第十六章 天皇一纸投降的诏书,竟掀起日本国的自杀狂潮;蒋介石与赫尔利一拍即合;麦克阿瑟神秘的营救行动;毛泽东看到了东北的曙光/228

第十七章 长春日本关东军向苏军投降;芷江因日本在此受降而名垂青史;宋美龄在美国受到冷遇,两手空空返回重庆;毛泽东不信邪,决意到重庆与蒋介石一比高低/243第十八章 “密苏里号”上的礼炮,宣告人民力量的胜利;毛泽东急电林彪指挥东北战局;蒋介石决意三个月之内剿净共产党军队;麦克阿瑟走出了冷战的第一步棋/258

第十九章 从纽伦堡到东京,众神的末日;和平的橄榄枝弱不禁风:丘吉尔叫嚷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斯大林听到延安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消息震惊不已;杜鲁门总统紧急命令组建美国中央情报局/273

第二十章在 越北荒僻的山林里,危难中的胡志明日夜呼唤毛泽东;动荡的世界新格局;金日成要为解放朝鲜而战;柏林大空运,东西方首次较量;柏林建起了百里长墙/286

后记/302

试读章节

果然,巴顿在电话里就吵了起来:“我不想改变进攻方向,他妈的,这样改来改去,我们什么事也别干了,德国人只是做做样子,你们不要太认真!”

“听着,这是我的命令,你不听也得听!”布莱德雷说。

“真他妈没劲,真是没办法!”巴顿挂死了电话。

天大亮的时候,斯科尔兹内的一队人马已经深入到了美军的后方,他们开始执行自己的特殊任务。

斯科尔兹内看到一队美军汽车,便走下车来,拍了拍车队队长的肩膀说:“伙计,你们这是开到哪里去?”

“到前线去!”

“前线马上就要到你的身后了,你想把这些都交给德国人吗?”

接着他便下令:“全部烧掉,一件也不能留给敌人。”

几个突击队员跳下坦克开始点火,汽车一辆接着一辆着了起来,顿时火光冲天。

“天啊!让我回去如何说呀?”

斯科尔兹内笑着对他说:“伙计,你就说是德国人烧的,看他们怎么说。”

汽车队长有几分放松:“是的,这真是个好主意!伙计,我一看你就是个聪明人!”

斯科尔兹内换乘了一辆美军吉普车,这辆车就是那个汽车队长的,上面贴着最新的特别通行证,它的真实性是绝对不容怀疑的。斯科尔兹内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见一队正在站岗的美军士兵。

斯科尔兹内大模大样地跳下了汽车,走到美军士兵面前:“中士,马上把路标倒过来!这是命令!”

“少校,那……那是不行的,我们的人会走错方向的!”

“不,现在是要让德国人走错方向,明白吗?”

“我不明白,少校!”

斯科尔兹内真的发火了:“你这个猪猡,打仗要动脑子,德国人马上就要来了,难道你是在为他们看守路标吗!”P10

希特勒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这真是天赐良机啊,如果美国人能够和英国人打起来,那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苏联人,最后再叫苏联人和美国人自相残杀……这是有可能的,完全有可能的!”

他兴奋地对里宾特洛甫说:“把蒙哥马利的讲话录音搞来,加以摘录,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人模仿他的声音,制造一盘录音,用德国电台向全世界广播!”

实际上不用希特勒再伪造了,蒙哥马利的讲话多处提到美军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反击多么无力,只有他的部队才坚守在阵地上。

有记者问他:“对德军的突然袭击有没有事先觉察?”

他说:“我事先是有察觉的,并调动了英军所有的部队。”

而实际上,当时他正在离前线很远的地方打高尔夫球。

德国的广播刚刚播出不久,炮筒子巴顿就打电话到盟军最高司令部,对着艾森豪威尔将军大骂起来:“这个英国佬全是胡说八道……我的第3军团难道什么也没干吗?”

艾森豪威尔一个劲地说:“你安静一点,不要大喊大叫,我知道了。”

“你准备怎么办?”

“我会开记者招待会的。”

“开会顶个屁用,应该让这小子回家去!”

巴顿刚放下电话,麦克奥里夫将军又打来了:“我们101师死了那么多的弟兄,如果不是我们能守住巴斯托尼吗?”

艾森豪威尔已经快要坐不住了。

盟军最高司令部里一片叫骂声……

艾森豪威尔终于决定给马歇尔起草一份电报,表明自己干不下去了,这个蒙哥马利欺人太甚,我没法干了,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这份电报被蒙哥马利的特派联络员甘冈看到了,顿时出了一身冷汗,马上驱车赶往英军司令部。

蒙哥马利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之后,一下子失去了大将风度,呆坐在沙发上。

“你说我该怎么办?”他看上去像个惹了大祸的孩子。P28

序言

该书是《二战全景大纪实》系列丛书第四部。

全书采用了全景加事件综述的手法,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时的世界重大问题进行了精到和独特的描述。

194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世界格局重新划分的一年。人类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注定要经常地想起这一年。那许多的胜利的日子,组成了人类难忘的情感回忆。

希特勒在地下室里服毒的时候,想到的是完全毁灭德国,他对德国的复兴再也不抱希望了。

而纳粹的另外一些恶魔在走上绞架的时候,想到的是上帝保佑。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巨头,全都同意分解德国。

斯大林接着说出了下面非常重要的话:“由于有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保持我们三大国的团结尚算是易事,可战争胜利之后,盟国之间必有利害冲突,那时能否保持友好,不使联盟破裂,却难预料!”

这一番至理名言说得罗斯福连连点头,丘吉尔沉思不语。

罗斯福去世之后,斯大林和丘吉尔将面临这个世界新的变化。

三大强国在欧洲战场合作,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则互不相让。苏联百万大军闪击远东,而美国为抢在苏联的前面,则把原子弹扔到了日本。

战后一切前约都为之失效,美国在日本保留了天皇,德国一分为二。杜鲁门急电斯大林:入侵中国的日军只能向蒋介石的军队投降,美军和苏军都不要介入。

苏军撤出了“三八线”以南的朝鲜,于是朝鲜成了两个国家。美军和仆从国军队从太平洋踏浪而来,入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德怀让麦克阿瑟吃了败仗。

法军则进入17度线以南的越南,胡志明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又是在关键时刻,毛泽东派去了军事顾问团。

二战之后,对挑起冷战有重大关系的一个人物便是丘吉尔。当他在大战刚刚结束的英国大选中名落孙山的时候,这个二战中有名的硬汉掩面哭泣,嘴里大声地抱怨英国人民太不够意思,同时想到的便是东山再起,那一年他正好7l岁。两年之后,他便提出了“铁幕”理论,并把这一理论推广到了美国。于是丘吉尔便成了冷战的魁首。

冷战和反苏对于丘吉尔来说,是他政治地位的重新获得,到了1951年10月,丘吉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第二次当上了英国首相。

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丘吉尔成为二战三巨头中惟一活在世上的人物,他的话就显得特别起作用。于是他便走得更远了,从重新武装德国,到东西方的对抗都可以听到他的言论。

英国当局曾经指定过三位摄影师,专事日后丘吉尔葬礼的拍摄。这三位摄影师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都先后作古,而丘吉尔还活着,一直到1965年1月24日91岁时才去世。在这一期间,他的强硬的反苏思想不能说不对西方的各国各任领导人产生重要的影响。

冷战以来的五十多年,是世界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动荡的五十多年。当我们今天回首二战结束的那个时代,就会发现冷战的根源已经深埋于那场战争的土壤之中,只有今天冷战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得更清楚。所以您看到的这部二战系列丛书,并非只是真实地再现那场人类的大浩劫,而是通过对战后五十多年东西方无休止的冷战的描述,为读者留下观察和思考的空间。

后记

今年的5月9日便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当这部《二战全景大纪实》系列丛书付梓出版的时候,离这个日子只有几天了。

我们并没有专门看准了日子写书的习惯,可这一次却多少有一点,至少在这个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对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感兴趣。

作家应该耐得住寂寞,不要去赶潮流。一点也不错,写二战的书已经不少了,当年丘吉尔写了一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出尽了风头不说,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挣够了稿费,到现在其著作权也没有充公。二战的专著洋洋洒洒少说也得有上百种。可是,我们还是写了带有自己观点的二战全景大纪实。

并非是凑数,也不是凑热闹。

这个想法产生得很偶然,后来却变得很庄重。几年之前,一个朋友来约稿子,说是德国的一家什么出版社,要中国作家的小说,于是便写了一篇,是一个今天看来挺老的故事,城市的一群人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过了一阵,稿子退了回来。朋友挺为难地说:“德国人不爱看这一类的故事,凡是打鬼子的事,在他们那儿,人家都不爱看。”

用眼下中国一句流行的话说,是“卖点”不对。

“是不是不管打日本鬼子,还是打德国鬼子,人家都不爱看?”

朋友说:“可不是嘛!人家现时成了经济强国,不想承认有那么一回事。”

听了这话,心里一下就生出想骂街的感觉。过了没几天,又有朋友从日本来,说日本的大街上出了一种最新的二战小说,结局全是日本打胜了,连苏联都叫日本占了。日本作家桧山良昭已经写下了43本二战传奇小说,内容全是反历史的,说日本战胜了美国;山本五十六转世,指挥皇军占领了珍珠港,日本人第二次解放了东南亚……这位作家宣称,他的作品“将激发青少年学习二战历史的兴趣”。

日本青少年对二战的历史学得如何呢?朋友在大街上碰到一个衣冠楚楚的日本女学生,问她:“知不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事?”

“这怎么可能呢,日本怎么会侵略中国?”女孩认为你的问题提得很没有礼貌!朋友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早就有资料统计过,日本作家的稿酬是全世界最高的,想来那位桧山良昭先生,一下子写出了四十多本“二战的历史小说”,并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挣几两碎银子吧?

日本一位著名作家认为,日本发动战争是迫于无奈。

当一个日本著名学者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虚构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会怎么想?

有正义感的作家对此不应该听之任之,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做这个正经的事。

我们这个二战全景大纪实系列丛书,也许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是比起日本的那种歪曲历史的二战作品,至少要真实一千倍。

我们都是军人,或曾是军人,而且都曾经是军事技术非常优秀的炮兵。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要重新回到炮位上去,但愿那时我们的技术不会太生疏,但愿这只是一个念头。

把历史告诉后来的人,这是作家的一种责任。由于写下了这一套书,我们才有了一种问心无愧的感觉。

这套系列丛书在写作过程中,一些朋友和专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对黄河出版社的领导和程鹏、李玉专同志的支持、帮助亦表示衷心的谢意。

作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梦魇东西冷战之开端(二战全景大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志斌//孙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526564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