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纪念版)(精)/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为民国社会学家吴景超的代表作。书中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这一知名理论。吴景超根据人口密度和职业两个标准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4种,认为中国属于第四种国家,出路在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改良生产技术;实行公平分配;节制人口,并提倡“用机械的生产方法,去代替筋肉的生产方法”。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提倡机械化的生产方法,第三章提倡节制人口,第四章提倡公平的分配。本书初版即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次收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另配选了6篇专题论文,主要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工业三方面分析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与发展出路,希望集中呈现吴景超在中国工业化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今日中国城市与工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吴景超(1901-1968),中国社会学家。生于安徽歙县;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社会学,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开展城市经济调查。1935年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1947年返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52年后长期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历经磨难后于1968年去世,1980年平反;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研究都市社会学最主要代表人物;与闻一多、罗隆基一同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目录 上篇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自序 第一章 导言 一 世界上的四种国家 二 提高生活程度的途径 第二章 经济建设 三 农民生计与农村运动 四 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 五 从佃户到自耕农 六 地方财政与地方新政 七 近代都市化的背景 八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九 再论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十 都市教育与乡村教育 十一 我们没有歧路 第三章 人口政策 十二 多福多寿多男子 十三 土地分配与人口安排 十四 中国的人口问题 第四章 分配问题 十五 新税制与新社会 十六 阶级论 下篇 相关研究补编 耕者何时有其田? 中国农村的两种类型 论耕者有其田及有田之后 中国手工业的前途 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 中国工业化的途径 吴景超先生学术年表 应是鸿蒙借君手——吴景超和他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纪念版)(精)/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景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515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40 |
CIP核字 | 2017211992 |
中图分类号 | F1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6 |
宽 | 16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