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肖以桂散文集)》为美术评论家、画家肖以桂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随笔、散文二十余篇。全书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自然美的时代价值、名人与桂林、旅美游记、旅美见闻、杂文、美术评论等。
作者兼具深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美术评论功力,随笔切中肯綮,面向现实;散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图书 |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肖以桂散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肖以桂散文集)》为美术评论家、画家肖以桂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随笔、散文二十余篇。全书共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自然美的时代价值、名人与桂林、旅美游记、旅美见闻、杂文、美术评论等。 作者兼具深厚的艺术理论修养和美术评论功力,随笔切中肯綮,面向现实;散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肖以桂,1942年生,桂林人。自幼酷爱文学,后钻研绘画。1968年本科毕业,获美术专业学士学位。二级美术师,曾任桂林市歌舞团副团长、桂林市展览馆副馆长。 目录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 遥远的牵挂 黄河源头行 夜宿玛多 黄河第一桥 牛头山 名人与桂林 桂林:古元先生生命的最后驿站 特立独行的刘海老 吴冠中的桂林之行 关于徒步 旅美游记 纽约游 邂逅匹兹堡 芝加哥印象 斜阳中的尼亚加拉瀑布 旅美见闻 退货商店 美国的环保 社区生活 美国的不同 杂文 古墨赞 缘 析“神童” “北京太学”记 ——写在“北京太学”五周年大典之前 美术评论 外造化 ——写在《徐家珏写生画集》前 黑土之恋色彩交响 ——写在《韦竞明油画集》前 机器的歌者 奇人唐文忠 感性和理性的完美交织 ——读刘益之教授论著和画作有感 序言 我的文学梦 我的文学梦始于少年时期,那时我还是个初中 生,但小小年纪却不愿随大流,去读那些同龄人喜 欢的《故事会》、小人书(连环画),而是一头扎进 了那些成人才读的晦涩文字当中,诸如黑格尔、费 尔巴哈等欧洲哲人的著作。再就是中国古典名著, 诸如《古文观止》《史记》,以及诗词、笔记稗史 和古典小说之类。其中最令我痴迷的还是鲁迅的著 作,我曾通读过《鲁迅全集》,包括报载新发现的 没有收入全集的信札、言论。几乎每一篇“鲁评” 我都阅读过,而且至今我还记得,我特别喜欢一个 叫唐弢的人写的评论文章,每出必收藏。 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我文学梦的开启者。他弃 医从文,要用文学去医治民族的灵魂。他探究民族 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见解深深地感染了 我;他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的呼喊:让中国发 声,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发声,更坚定了我从文的 决心。 可惜的是,我的盛年竟碰上了“极左”的年代 。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民族便失去了自信,我们 无情地批判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抛弃了它们;我们 变得怀疑一切,捕风捉影,甚至连人的姓名都会因 含有所谓的“封、资、修”而惹来麻烦。为此,我 非常感谢我的父亲,我的名字没有任何寄托和期望 ,甚至没有意思,且重复率极低,但我的文学梦还 是被警醒了,我惮于文字危险的顾虑,从此告别了 文学。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是我重续文学梦的好时机。但要命的是,文学 竟无人问津,文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新文 学从“五四”确立白话文以来,未逾百年,竟成了 可有可无或即将被抛弃了的装点之物,这才是彻底 摧垮我的文学梦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由于工作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发表了第 一篇文章——《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这是一篇在 全国山水美学研讨会上的发言稿,这篇美学论文没 有惯常的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的毛病,倒像是一篇抒 情散文,抒发着我对环境危机的忧虑。这忧虑一直 萦绕在我的心头,所以三十年后又有了《遥远的牵 挂》一文。后来,我又发表了《名人与桂林》系列 ,记述几位鼎鼎大名的画家、名人到桂林写生的故 事,但我是以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手法 写成的,并非那种只是记事、实录的“流水账”, 这是我唯一一试文学身手的作品,我非常珍爱。《 旅美游记》和《旅美见闻》则是中国人富裕起来后 兴起了“出国旅游热”的结果,也是中国人站起来 后睁眼看世界、臧否世界的自信心的表现。20世纪 8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由香港爱国人士出资组织的 老画家徒步黄河活动,我以68岁高龄登上了黄河源 头、海拔5000米的牛头山,顿觉思接干载,于是有 了《黄河源头行》系列。这些文字仿佛天籁之音, 是一次超凡脱俗壮行的结果。本集收入的杂感部分 ,既承载了我对深厚传统文化的冥想和自豪之情, 也有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自觉视点还算 高,而且牢牢把握着文学性。 最后收入的是应约为一些画家写的评论文章, 这些文章之所以能收入我的散文集,是因为它们完 全可以从论文行列跨入到散文行列。这些评论没有 就画论画,而是生发开去,发出一些人生感慨、文 化感悟和哲学思考,读者绝不会因为对具体画家和 画的不知情,读来不能“按图索骥”。 这本文集是我将近八十高龄写作的第一本集子 ,它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对我一生文学梦的慰藉。 我还在努力,正抓紧时日创作和积攒第二本集子的 作品,但已不再是文集而是画集。就此,我告别了 我深爱一辈子的文学。 导语 肖以桂,1942年生,桂林人。自幼酷爱文学,后钻研绘画。1968年本科毕业,获美术专业学士学位。《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肖以桂散文集)》作者的散文集。共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随笔、散文二十余篇。这些散文或剖露自我心迹,或记录行程见闻,或盘点往昔人事,或抒发自我性灵,耐人寻味。 精彩页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 正像人类特别喜爱体育运动一样,人类社会高度发展之后,人们也特别向往自然,渴望回到自然中去。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 今天,人口的膨胀使这个地球好像变得狭小起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使地球变得支离破碎。森林被砍伐,大片大片的绿荫从地球上消失;对海洋资源的掠取使海洋不再显得深沉神秘,对矿山的开掘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大工业、大城市不断扩展,弯曲的小路变成了笔直的高速公路,静静流淌的小河干涸了,花香鸟语的自然界一点一点消失,生态渐渐失去平衡。加上战争和环境污染,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宁静而变得喧闹,失去了原有的幽深而变得四通八达。 城市生活又将人和自然远远分开,遮天蔽日的高楼群将人类围困在四壁之间,优裕的物质享受使人们变得行动迟钝、感官麻木。听到的是各种噪声而不再是大自然悦耳的声音,看到的是单调的直线和几何形体而不再是抒情多变的自然姿态。总之,人类像作茧自缚似的将自己封闭起来。 人类接触自然的机会愈来愈少了。 当人们慢慢地从对城市生活的狂热追求中清醒过来之后,才发现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粗糙、凋枯,这样丑陋。 科学技术既使人类摆脱自然力的威慑,又使人类失去了安静的自然环境,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结局。 愈来愈多的人认识了这一结局的严重性。一位日本评论家在评论画家东山魁夷的风景画时伤感地写道:“今天,日本的风土被公害侵蚀,正在逐渐趋于荒芜,要把残存的日本式风景用艺术固定下来,是天赋予东山先生的重要使命。” 在另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一隋形也和日本差不多。一个美国人说:“丛林深处的一片空地,这在美国,真是梦幻中的世界。”可见自然风土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 回归雨林带变成沙漠的事实是触目惊心的。原来土地肥沃、森林茂密的印度恒河和埃及的尼罗河,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沙漠化严重。有人说:几百万年形成的森林,将毁于一百年之内。这不是无根据的担心! 于是,人们在寻找着往日的幽静生活,在寻找着“秋天傍晚微弱光线下的山、水和红叶”“朦胧月光下盛开的樱花”,以及昔日的绿色的梦。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用他的画唤起了日本人民怀念旧地的心情,他将旧式的日本风景固定在画布上,他为挣扎于喧嚣中的日本市民创造了一个静谧脱俗的境界,他安抚了日本人民忧伤的心,使那些在紧张节奏中奔忙的芸芸众生从他创造的这块幻想的境界中得到了暂时的憩息。他因此获得了日本人民的喜爱。据有关资料,美国全国范围正在掀起一场历史性的乡村复兴运动。统计数字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乡村和小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自1820年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美国正在出现迁居小城镇的热潮。从事研究的人员说:“许多人把其他考虑置于工作之上。他们追求环境幽静、景色秀丽、子女安全、噪音较小、不太拥挤、生活步调较慢的去处。”“迁居者既有白领工人,也有蓝领工人;既有老年人,也有小伙子,包括岁数不同,受教育程度不一的各式各样的人。”“这是一批厌恶城市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具有独特心理的‘避难者’。” 一种对大自然的饥渴症在全世界蔓延开来。人们找寻各种机会接触大自然。在城市中,看看那些从高楼大厦上伸出来的一块块挤满了各种植物的小小阳台,以及夹在高楼群中的街心花圃,就知道,大自然对于现代人是何等重要!阳台,院子,花盆、金鱼缸、盆景虽然只是大自然小小的、低劣的模式,但渴望接触自然的人却在这里看到了自然的影子,感受到了自然的信息。星期天的郊游愈来愈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到公园,到郊外,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让心灵倾听自然的声音,远远胜过往日时髦一时的舞会和鸡尾酒宴。可以想见,那些没有受到破坏的真正的大自然,名山大川、瀑布溪流在人们的心目中向往之情有多么强!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把自然美的价值看得如此贵重。到自然中去,远离城市,到那些还没有公害的原始乐土去旅游,世界性的“旅游热”掀起来了。非洲的原始丛林和大裂谷、浩瀚碧蓝的大海和海滨浴场、奇异秀丽的喀斯特地貌、童话般的石钟乳洞穴……这一切对于那些久困于大城市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美感产生于社会和自然的强烈对比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人们屡见不鲜的是那些带上人的意志、经过人为加工的东西,而且为了实用、方便,一切都趋向简化。从线条的角度看,趋向直线;从色彩上看,趋向协调和统一;从造型上看,趋向抽象和装饰。而大自然的曲线、大自然鲜艳斑斓的色彩,以及生动丰富的具象实体却使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美学现象。P3-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然美的时代价值(肖以桂散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以桂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1295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56 |
CIP核字 | 2018234381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