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精)/客家学术研究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肖文评,1967年生,江西泰和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4),中山大学历史学专门史专业博士(2007),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客家研究辑刊》主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客家乡村社会历史与文化、华侨史。参与“明清闽粤赣边界的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粤东北地区客家文化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梅州客家侨乡研究”等省、厅级课题10余项。出版《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客家村落》等著作5部,在《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梅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与学术史
第二节 研究方法、基本材料
第三节 白堠的地理区位与政区沿革
第二章 传说与史实:以杨淮为中心
第一节 “铁炉坝”的传说与杨氏开基
第二节 “鬼子担银”的传说与杨氏的发家
第三节 杨淮的故事与地方社会转型
第三章 明清之际的与乡村的应对:以杨士薰为中心
第一节 明末与乡村军事化
第二节 清初的社会动荡与乡村的策略
第三节 “三藩之乱”时期士绅的举措
第四节 之后的乡村重建
第四章 康雍年间的乡村建设:以杨之徐为中心
第一节 科举兴盛与教育制度化
第二节 人口问题与宗族的制度化建构
第三节 “五分均当”与差役制度地方化
第四节 墟市经济发展与传统生计变迁
第五节 变革传统与乡村习俗儒家化
第六节 民间信仰与仪式正统化
第七节 聚落格局与乡村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乾隆年间地域中心地位的形成:以杨缵绪为中心
第一节 科举鼎盛与地域文化中心
第二节 人口繁盛与宗族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市场发展与地域贸易中心
第四节 社区内部关系与地域行政中心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体现“总体史”研究的旨趣
第二节 反映国家制度在乡村社会的互动与变迁过程
第三节 村落变迁过程是以士绅为主的村民有意建构的过程
附录
附录1:白堠杨氏历代祖尝统计
附录2:主要报告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肖文评著的《白堠乡的故事》以一个村落为切入点,在长期田野调查和大量使用民间族谱、文集、碑刻、传说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动力和机制,试图以“总体史”的形象,展示在地域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下粤东韩江上游一个乡村聚落从明中叶到清中叶约400年间从“贼巢”到“邹鲁乡”的社会变迁与建构过程,揭示国家、地方精英与乡村社会形成和变迁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重新思考客家社会文化形成与变迁的具体过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精)/客家学术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文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20966
开本 16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90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946
CIP核字 2017240912
中图分类号 K296.55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0
176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