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我们相互凝视/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
内容
作者简介
铁凝,当代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首批国务院管理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哦,香雪》《安德烈的晚上》《有客来兮》等,并有《中国当代作家·铁凝系列》(九卷)行世。
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中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和《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挪威、丹麦、越南、土耳其等二十多种文字出版。
书评(媒体评论)
跟随真诚的作家,走进散文园林,享受阅读快乐
,采集人生营养,种好真善美的心田。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
她直面着远非完满的社会与人生,不规避、不逃
遁。,也许正是在这里,铁凝展露了她的“英雄气概
”,她始终正视着现实的悲剧与心灵的深渊,不转开
头去,不诅咒、也不晕眩。同时,她以一种隐忍的悲
悯、一种温婉的原宥去环绕、去触摸、去记述。
——著名文化学者戴锦华
铁凝的叙事呵护出了一种新型的活语伦理。它看
起来传统,实际上是另类,因为很少作家会从善的角
度切人当代生活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话语伦理里的
善,指向的不是简陋的道德,更不是道德的审判;而
是指向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责任。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
文学是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
载体;学校需要通过成立一系列的学生文学社团,来
着力营造一种纯净的校园文学氛围。
——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市北中学校长陈

目录
草戒指
风筝仙女
关于头发
车轮滚滚
擀面杖的故事
麻果记
母亲在公共汽车上的表现
城市的客厅
闲话做人
想象胡同
共享好时光
面包祭
一件小事
一千张糖纸
长街短梦
与陌生人交流
真挚的做作岁月
22年前的24小时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河之女
洗桃花水的时节
冰心姥姥您好
怀念孙犁先生
一个人的热闹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温暖孤独旅程
汪曾祺:相信生活,相信爱
天籁之声,隐于大山
我看张立勤
小小的晚霞
伊蕾和特卡乔夫兄弟
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
黄金与钻石
我在奥斯陆包饺子
史蒂文森郡的乡间聚会
我与乡村
韩熙载夜宴图
护心之心
我看父亲的画
蜻蜓
农民舞会
狮如何变成孩子
惊异是美丽的
《第四十一》梦
散文河里没规矩
从梦想出发
精彩页
擀面杖的故事
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擀面杖是其中之一。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当他有机会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来以新换旧。有一次他为了“磨”出一根他看上的擀面杖,在一个村子耽搁了大半天。而他进村的时候,不过是想画些钢笔速写。这样,画速写用去二十分钟,“求”擀面杖却花了五个小时。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忍住饥饿,忍住焦渴。他的顽强以至于惊动了那村的全体村干部。而看热闹的村人越发以为那家的擀面杖总是个稀有的宝贝,便撺掇着主人将价格越抬越高。最后还是村干部从中说合,我父亲以近二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擀面杖买下。我没有问过父亲这值不值,我知道“喜欢”这两个字的价值有多高。
那年初秋,我随父亲去太行山西部写生,他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他中意的擀面杖。照我当时的看法,这根擀面杖其貌不扬,木质也一般。但也许正是它那种不太圆润的样子吸引了父亲,他小声对陪同我们前来的镇长(年轻的镇长是父亲的朋友)说了买擀面杖的企图。镇长说这也叫个事儿?这也用买?先拿走,回头我让人上供销社给她们送根新的来!
这个上午,这家只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妇女。她告诉我们,她丈夫上山割山韭菜去了,大闺女正在地里侍弄大棚菜。当她得知我们要买她的擀面杖时,显然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明确表示了她的不情愿,她说其实那不是地道的擀面杖。那年她当家的和兄弟分家的时候,他们家没分上擀面杖。他当家的在院里捡了根树棍,好歹打磨了几下权作了擀面杖,其实这擀面杖不过是个普通的树棍子。这位妇女想以这擀面杖的不地道打消父亲想要它的念头,我却接上她的话说:“既是这样,就不如让我买一根真正的擀面杖送给您吧。”哪知妇女听了我的话,立刻又调转话头,说起这擀面杖是多么好使,说再不地道也是用了多少年的家伙了,称手啊,换个别的怕还使不惯哩……这时镇长不由分说一把将擀面杖抓在手里,半是玩笑半是命令地说这擀面杖归他了,他让妇女到镇供销社拿根新的,账记在他的身上。妇女仍显犹豫,却终未敌过镇长的意愿。我们自是一番干谢万谢。一出她的院门,镇长便将擀面杖交与父亲。父亲富有经验地说,应该尽快离开这个村子,以防主人一会儿反悔。
我们随镇长来到镇政府,在他的办公室,镇长对我讲起了他的一些宏伟计划。我们的聊天被一阵高声叫嚷打断,原来是刚才那家的闺女前来讨要擀面杖了:“把我那擀面杖还给我!把我那祖传的(明显与其母说法不符)擀面杖还给我!”镇长上前想要制止她的大叫,说我们又不是白要,不是让你娘去供销社拿新的么。但这女性显然不吃镇长那一套,她哼了一声冷笑道:“别说是新的,给根金的也不换!快点儿,快把擀面杖拿出来,正等着擀面呢(也不一定),莫非连饭也不叫俺们吃啦……”她的音量仍未降低,四周无人是她的对手。我和父亲只感到很惭愧,毕竟这其貌不扬的擀面杖是一户人家用惯的家什。用惯了的家什,确能成为这家庭的一员。那么,我们不是在“掠夺”人家家中的一员么。我父亲不等这女性再多说什么,赶紧从屋里拿出擀面杖交给她,并再三说着对不起,我也在一旁表示着歉意。谁知这女性接了擀面杖,表情一下子茫然起来,有点像一个铆足了劲挥拳打向顽敌的人突然发现打中的是棉花;又仿佛她并不满意这痛快简便的结局。愣了一会儿,她才攥着擀面杖骑车出了镇政府。
过后父亲对我说,这没什么,比这艰难的场面他也碰见过。我知道他要说起一个名叫走马驿的山村,两年前他就在那儿看上了一根擀面杖,却未能得手。两年之间他又去过几次走马驿,并且间接地托了朋友,每次都是败兴而归。但父亲在概念里早已把那擀面杖算成了他的,有时候他会说:“走马驿还有我一根擀面杖呢。”
我经常把父亲心爱的擀面杖排列起来欣赏,枣木的,梨木的,菜木的,杜木的,槟子木的……还有罕见的铁木。它们长短参差着被我排满一面墙,管风琴一般。它们的身上沾着不同年代的面粉,有的已深深滋进木纹;它们的身上有女人身上的力量、女人的勤恳和女人绞尽脑汁对食物的琢磨;它们是北方妇女祖祖辈辈赖以维持生计的可靠工具。正如同父亲收藏的那些铁匠打制出的笨锁和鱼刀,那些造型自由简朴的民窑粗瓷,在它们身上同样有劳动着的男人的智慧和匠心。每一根擀面杖,每一把铁锁,都有一个与生计依依相关的故事。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正是这些凡俗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能使我的精神沉着、专注,也使我能够找到离人心、离自然、离大智慧更近的路。
P22-24
导语
《让我们相互凝视》选取了铁凝具有代表性的46篇散文。铁凝在其中既回望了过去“不讲求速度”的时代的美好,又接纳了“车轮滚滚”的新时代的变化;既回忆了自身与中国文坛多位名家交往的点滴旧事,又探讨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此书深切关注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下的人们的精神动向,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铁凝善于从细微之处见真知,书写的口吻平易近人,多篇散文被作为各地区语文考试的阅读材料,因此适于中学生作为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让我们相互凝视》是“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铁凝的40多篇作品,包括《草戒指》、《一千张糖纸》、《怀念孙犁先生》、《想象胡同》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字晶莹剔透,关注当下,独特并且细致地展示“善”在这个时代中两难的处境,将其中的尴尬暴露无遗,传递出温婉亲切的气息。
所选作品具有较厚重的人文元素知识含量;艺术上精湛圆润,具有个人风格和原创性;充分考虑作品获奖励、被转载、入教材、作试题、受学生喜爱等因素,注重作品已有的传播效果以及经典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我们相互凝视/名家散文中学生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铁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13329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初中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266
CIP核字 201817257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