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凄情纳兰/紫砂壶长篇小说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以交织笔法描写文学与爱情的长河巨著,全书以“情关”为主题意识,导引读者进入历史,带出一部以爱情心理分析为视角的性灵小说来。在书中,作者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与观点去诠释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已被刻板定型的角色;说纳兰性德,则从“文学男人”的视角去定位这名中国文学史上的全才奇男子。

内容推荐

纳兰容若是清朝明相纳兰明珠和爱妻五格儿的长子,天生禀赋异人,才华盖世。少年时代,便以一腔锦心秀肠与姿容倾国又才艺过人的卢家大小姐卢涵英私定终身。

涵英的妈妈因为容若的寒疾病横刀斩爱,并由此中断了两家的世交往来。随家南迁的涵英发誓非容若不嫁:痴情不移的容若至死非涵英不娶;终至成就了一场旷世绝伦的生死之爱。

二年后,涵英因产子染病,香消玉殒。容若悲痛欲绝,孤住禅院陪伴爱妻灵柩,血墨泪笔,写下了众多凄美哀绝的悼亡词篇。

五格儿花掉重金给容若买来平民小妾。明珠私下做主将骄横跋扈的王族女子给容若续了弦。自此,这个凄妾俱全的文学男人成为大清豪门中最凄凉的孤独人。

才学累累的纳兰容若,被皇帝唤之左右终日无所作为,孤绝之中,寒门挚友引他结识江南第一才女歌妓沈宛,遂结为红颜知己。然而超俗的爱情终不被纳兰家族接受。容若决意辞官离家,携沈宛去江南隐居。不料寒疾突发,怆然离世。一代大清词圣陨落沧海,留下孤苦佳人终生哀婉。

目录

第一章 明珠与五格儿

第二章 天地精华一容若

第三章 缠绵销魂侣

第四章 生离死别两情殇

第五章 人生何事缁尘老

第六章 留下多少惆怅

附录:纳兰家族世系及人物关系表

他是人间惆怅客——代后记

梦里寻他千百度(又记)

赵淑侠笔下“文学人类”的阴与阳(又记)

试读章节

母亲曾这样对明珠说:“你是谁?是纳兰氏,叶赫国主的嫡亲子孙,是叶赫族人的太阳,多少只眼在看着你。人要做得正才行得稳。无论顺逆,都要稳住自己,不要乱了脚步。”

明珠曾谨记母训做人行事。但官场有时会像一个流行瘟病的疫区,原本健康的人亦会被传染。到晚年受挫时,他才看出,虽然官已做到顶尖,实有愧为叶赫国主的嫡孙,更不是叶赫族的太阳。是负了母亲教诲的儿子。

整个大清朝的臣民,没人不说皇太后是世上最让人佩服的女性,明珠当然也如此说,可他在心里最敬佩的是自己的母亲。母亲没读过汉人的圣贤书,对世事的观察分析却往往比书本子上的话更明白剔透。可母亲只是继母,亲生母亲在他六岁时就过世了。继母是亲母的妹妹,都是墨尔齐氏。

外祖父墨尔齐和祖父金台石是自幼的把兄弟。祖父身为叶赫国主,连年东征西讨,他这把弟永远相随。

墨尔齐中年丧妻未再娶,家里的一切:管理大庄园和仆佣奴才,成群的牛羊马匹,内外财物来往,教育弟妹,皆由乳名“四妹”的四女儿做主操持。三个姐姐都嫁了,弟弟和两个妹妹也都订了亲,只有四妹,仿佛要守独身一辈子。

母亲从不讳言,父亲尼雅韩与她成婚时十分勉强,嫌这位“四妹”个头不高,皮肤也不够白,比花容月貌的亡妻差得太远。而且已经二十三岁,背后被人称作老姑娘。一般满族女孩在十五六的年纪就出阁了。

他尼雅韩实在丢不起颜面,无法接受。

伯父德尔格勒摇头叹息,指着父亲的鼻子大声训斥:“你没心肠。想来思去全是你自己。为什么不想想,咱们怎么从松花江流域跑到盛京来?叶赫亡了,阿玛死了。现在家里人丁越来越单薄。你嫂子成年病病歪歪,你福晋一走,你的儿子振库和明珠没人管。我看四妹性情好,人也能干。虽说今天的纳兰家是在别人屋檐下讨日子,可在叶赫乡亲的眼中,金台石的儿子永远是天上的太阳。咱们活得沉郁,几十万叶赫人跟着凄凉。”

每提起叶赫的沦亡,兄弟两人便心如刀绞。

那些年战争像是永远不醒的恶梦,一直在进行,曾经强大过的古老叶赫,终于陷入劣势。努尔哈赤节节进逼,带着他儿子皇太极在城外叫战招降:“你降,能保住你们所有叶赫人的生命财产。不降也绝不会饶你们。”皇太极用长刀指着城门楼上的金台石。

金台石哈哈大笑了两声,轻蔑地道:“你们当然不会饶我,不说我也知道。你们没有心,心让狼吃了。哼!一个是妹夫,一个是外甥,抢我的地盘还要我的命。真狠毒哇!”

“你狠毒在先,为什么我父汗派车去接我外婆你拒绝,害得我额娘临终都合不上眼!”皇太极吼叫出心中的最痛。

关于这一点,皇太极始终不能释怀。

虽说爱新觉罗家与叶赫族是世仇,可另方面又刻意地制造亲密关系。舅父金台石一方面与父汗努尔哈赤打打杀杀,另方面却把亲妹孟古格格嫁给他做妃子。额娘孟古大妃贵为后宫第一主人,日子过得却不快乐。他十一岁那年母亲病势恶化,死前渴望见亲娘一面。父汗派车子去接,金台石竞断然拒绝。额娘出嫁十八年,就没再见过娘家人。每想到这一段,皇太极心里总像塞了点儿什么,闷闷的。爱额娘超过一切,他毕竟是她唯一的儿子。

“不要跟他唠叨了,攻城。”皇太极听到努尔哈赤断然下令。

争战厮杀结束了,破城之际,勇猛不可一世的金台石在城楼上高举火炬。

尼雅韩和哥哥德尔格勒跪在城下哭喊:“阿玛,不要,不要……”  “儿子,不要哭,不要忘记你们是纳兰家的男子。带着叶赫人去归顺你姑父吧!努尔哈赤,如果你不善待叶赫臣民,你就是混蛋。老天不会饶你。就算叶赫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你们爱新觉罗。”金台石在熊熊烈火中仰天长啸,高声嘶叫:“老天,为什么要灭叶赫?你不公平!”

努尔哈赤向火光中的人高声喊道:“纳兰金台石,你放心,我会善待他们。”

与金台石一起作战的将领全部自尽。

年轻的德尔格勒和尼雅韩,带领大批叶赫人民投奔努尔哈赤,从原世居的长白山脚下的松花江畔,迁到爱新觉罗的地盘建州,敌对状况才算结束。

叶赫族的臣民都心知肚明,双方的厮杀征战是结束了,可心里的疙瘩还硬硬地堵在那儿。金台石临终前叫喊的那句话:“就算叶赫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你们爱新觉罗。”像一根刺,扎在每个爱新觉罗人的心上,何况对打几十年,怎可能说忘就忘。

叶赫人都懂得低头过日子:不炫耀财富,沉默少言,尤其避谈时政大事。

论亲情,大金部落的大可汗努尔哈赤是德尔格勒和尼雅韩的亲姑父,但他们从未主动去登门拜访过。

大汗过世后表兄皇太极即位,继续东伐西讨,统一了山海关外的所有部落,改国号大清,当了皇帝。

坐在龙椅上的亲戚谁敢去认,兄弟俩私底下说:“咱们就学老鼠那样,把自己藏起来吧!”

想不到的是,皇太极登位没几天,宫里就来人把他兄弟二人传了去。皇帝表兄无限威严,语言和态度却显出情意:“朕的额娘只生朕一个。外祖家的亲人也就你们兄弟俩。咱们是亲人,有难处来宫里说,不要见外。”

兄弟俩从未去求过什么。建州赫图阿拉城南门的宽敞住宅和两人的军职,都是皇帝表兄主动安排赏赐的。可叹的是,这位有情有义的表兄,在位仅仅八年就驾崩,留给纳兰家的是无尽的哀思和失望。

即位的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六岁的福临。当然也是亲戚,皇帝的亲表叔,还不够亲吗?令人胆寒的是多尔衮做了摄政王。

听到争夺皇位的传言,他们曾暗中希望皇长子豪格继承王位,他对亲祖母的娘家人总不会歧视吧!可偏偏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主掌朝纲。多尔衮与皇太极之间的恩怨尽人皆知,当初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生母阿巴亥大妃,是受了皇太极的逼迫,才为努尔哈赤大汗殉葬丧命的。如今多尔衮手握生杀大权,对弑母仇人的亲属怎会手软。他们真的为此忧虑。

回想起这一切,尼雅韩终于说:“哥想的对,我娶四妹就是了。”

新进门的母亲在婆家的称号和死去的母亲一样,也是墨尔齐氏。

墨尔齐氏进门,德尔格勒夫妇认为从此家有栋梁,足可安心,将整个责任和权柄都交给了她。一如在娘家,是掌管庄园的第一把手。

墨尔齐氏的新郎尼雅韩态度并不热烈,客气得像对待一个客人。

振库态度友善,家里多出个人对他并无任何影响,虽然这个人是他要叫额娘的继母。如今他的全部心思都在表妹塔珍身上,他们自幼订亲,有空就蜜糖似地黏在一处。父亲叫他带上弟弟明珠,推辞又不行,苦不堪言。现在总算熬出头,来了个愿意带弟弟的人。

他注意到,继母来家后,明珠那张苍白的小脸变得红润起来,恢复了昔日的顽皮,也会出声地哈哈笑了。

明珠对墨尔齐氏的到来,只能用兴奋来形容。以前和“四姨娘”见过有数的几次,并不熟络。可现在不同了,姨娘变成了额娘。

随着新额娘的进门,明珠一下子变得重要了似的。上街、到亲友家串门子,额娘都带着他,不能带的地方也会先给安排好,叫他念书、习字,或是练武。还嘱咐佣人,哪个时辰给他预备点儿什么吃食。

额娘会讲故事,特别是一些话本上的人物,什么“刘玄德三顾茅庐”、“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让他听得醉酒一般。额娘说人必须要读书:“书读多了自然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才能做大事。”六七岁的孩子并未完全听懂,不过他已感到她的温暖和爱,与死去的亲额娘给他的一样。

墨尔齐的真诚与善良感动了纳兰家所有的人,唯一不动如山的是她丈夫尼雅韩。他闲下来就拿出那枝从俄国人手里买来的枪,卸开来里里外外地擦。他称她为“四妹”,.口气淡淡的。连明珠都看得出,阿玛对新额娘不亲热。

就在四妹过门后的第一个冬天,尼雅韩带几个家丁去山林里寻野味,归家时唯独少了他。

家丁们气急败坏地禀告,遇到一只约两米高的黑熊,还听到远处传来虎啸:“小贝勒不听劝,骑马出了猎场。我们找不到他,只好回来了。”

德尔格勒没听完就把那说话的扇了一耳光,命大儿子苏占泰带着兵勇再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答案仍是人尸皆遍寻不着。

P2-5

后记

这部以交织笔法描写文学与爱情的长河巨著,作者的考据至为用功,更是用尽一颗文学人的心,求是求真的精神直追当年为撰长篇历史小说《赛金花》(1989)而迢迢远赴柏林,纵身投入陈年历史档案的古卷堆中寻幽探胜,去与古人古事对话互动。

赵写赛金花,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与观点去诠释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已被刻板定型的角色;说纳兰性德,则从“文学男人”的视角去定位这名中国文学史上的全才奇男子。

本书以“情关”为主题意识,导引读者进入历史,带出一部以爱情心理分析为视角的性灵小说来,充分响应作者赵淑侠17年前(1992)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文学女人的情关》,一前一后呼应,一古一今对照:前有理论之探讨(《爱情与情关》),后有实例来铺陈(小说《纳兰性德》),堪称一而贯之,衔接完美,我称之为“文学情境小说”,足为赵大姐毕生热爱古今文学、追求灵性美学、矢志立言进而辉映一己生命历程的代表之作。

人间事,有千奇百怪样。红尘男女的众生相,更由种种千万的人来担纲扮演。光是男人便有好男人、坏男人、允文允武的男人、允文允武的好男人与坏男人、鲁男子、奇男子、风流才子等,不一而足。中国历史里便出现过美男子潘安;而比较具有特色、出类拔俗的,更有贾宝玉、唐伯虎、赵子龙、周瑜……等等家喻户晓的“名角”。然而“文学男人”呢?何处见寻?

在古今华文文学的世界里,固不乏挥笔能书、出口成章的男性文人雅士,然而这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文学男人”。所谓“文学男人”,一方面必须是个“文学人”,脉管里流着人文的血液,具备文学的感性与多情,并对至善至美抱有一份执著;另一方面则还得是个“真正的男人”,是个气宇轩昂、顶天立地、有情有义、守为兼顾的“大丈夫”,温文儒雅的背后复更透着一股男子汉的刚阳之气。“文学女人”一般多会受困于来自文学情境的多愁善感,并为着一份追逐至善至美的执著而对人对事对物乃至对异性保持一份矜持。“文学男人”的多情则比较容易随性乃至率性释放出来。

纳兰性德是清朝最著名的词人。他虽生于皇族贵胄之家(父亲是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被称为宰相),但思想开明,一生所交朋友,都是些汉族布衣文人,毫无门第阶级观念,而且仗义疏财,真挚诚恳。虽然英年早逝,离开人间时寿元尚不足31岁。但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却留下极为丰富的著作。他的成就主要展现于词作,所留下传世的348首“纳兰词”,清新隽秀深具感性,卓然成家,经过三百余年时光的考验,至今仍受读者喜爱,获得高度的评价。

上个世纪的1991年3月间,本书作者在欧洲登高一呼,排除万难创立了“欧洲华文作家协会”,近二十年来不断用爱心提携后进,以自己宝贵的笔耕经验带领写作新秀,所以文友们都心悦诚服地亲切称她一声赵大姐。在欧华作协这个以文会友的大家庭里,男性作家不多,如今她却有意从文学情境的角度来诠释中国文学史上这位奇男子纳兰性德,以做面对文学生命的一个自我交待,意义很不平凡。所以我要说:上帝塑造了人类的亚当与夏娃,赵淑侠则在她的文学生命里创造了“文学女人”和“文学男人”这一阴与阳的匹对。

在她的笔下,纳兰性德是“真”、“善”、“美”加上一股“灵气”的结合。称得上是个有血有肉、真情至性的文学男人。这样的诗文艺术奇才,还身怀武功,形貌挺俊,以义待友,至情至性。说他是一位跨越时空的“文学男人”,应不算过份。

2009年2月27日于瑞士苏黎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凄情纳兰/紫砂壶长篇小说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淑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9006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