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惟有读书好(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人生惟有读书好》为赵丽江老师的回忆记录。赵老师是武汉大学历史系七七级学士;1986年中央党校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曾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任教授、科研处长。1987年任湖北省蒲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3-2003当选武汉市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1995年,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任中共老河口市市委副书记。2004年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主持过《工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化研究》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出版《女性走向政坛》、《中国私营企业家政治参与》《政治学》等专著教材,翻译《公共组织行为学》、《剑桥中华民国史》、《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等书。发表相关论文五十余篇。曾到美国、芬兰、波兰、日本、印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通过本书,作者希望回顾、整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鼓励青年人认真生活,珍惜大学生涯,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目录
引子/
此惟非彼唯/001
忙碌且选无可选/012
有目标有方向的读书/016
第一部分 读书与教书
1.父亲母亲的读书经历
军人出身的父亲/0
母亲是保育生调干生/
资助叔叔和舅舅上大学
2.在文化大革命中读小学和中学
小学时在野外玩耍为主
中学时开铣床担铁水摘棉花
水果湖中学的图书室
自由自在的青春期
3.盲修瞎练的知青岁月
唱着歌去农村
新农青年队:种树栽秧挖塘泥
关心时事读书读报
在京山县参加高考
40年后知青返乡怀旧
4.在武汉大学和中央党校读书
本科学习乱翻书
找了嗜书的先生结婚
在中央党校读文献和文件
读书可遁世可治愈
师门徒,构建师生精神共同体
黄金时代谁领风骚
5.在大学里读书教书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有书养着的日子
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周围的空气都被逗乐了
苦乐交织的译书过程
仿佛是出版社的托儿
师生:寒夜,品茗,读经
开学读万卷书,放假行万里路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大学生活的浸润
读研究生是一个很宽阔的平台
享受毕业生的甜言蜜语
长达一天的师生情缘
长亭短亭:无人知晓的生命旅程
学生毕业后的回望
好文字必有好心情
胡适先生赠毕业生的三个防身锦囊
6.博闻强记的家人
会“立体种田”家庭成员
原初状态下的乐观主义者
我的名字:适南
仓鼠瓜子&小狗无名氏
家有乖巧之女
如夏花般绚烂
第二部分 读书的所得所思
7.那些爱不释手的经典名篇
证伪主义与笛卡尔的怀疑一切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鲍曼:后现代的生活政治
犹太人是人类的总教头
韩国工人:汉江奇迹的创造者
行为造就本质:信仰是更深层次的需求
公众:睡着的狗
莫兰:反思欧洲
哈贝马斯:当代世界无语的冲突
索罗斯:鞋带历史论
阿伦特:精神共和国
出色的钝感力与美好的生活
读几首杜甫的诗
马斯洛:人性丰满者的特质
拿破仑的金玉良言
切·格瓦拉:革命时尚主义如何炼就
海德格尔:人生之心境情调
快乐生活密笈
敛心默祷的温迪嬷嬷
8.读书偶得
苏格拉底为什么快乐
苏轼的时空位置
洞见:源于伟大实践或巨大痛苦
弗洛伊德:健康生活
消费欲求与情绪商品
比尔·盖茨12个小时连续阅读
学者中的狐狸与剌猬
大块载我以形
徐志摩总是使人感到有些不对劲
读书与感受力
关系得到事物,引证得到概念
黑格尔:爱是一种感觉,允许偶然性
克劳塞维茨:军人的精神气质
9.对人们生活境况的点滴体悟
国家渐强盛人民渐丰裕之时
喜欢与言辞犀利且一语中的人交谈
大学的丛林生态:花妖藤怪
男人对付女人的三招
城市的气味决定美好
饭局人生:吃饭就是吃饭
公务员的生存之道:菜园里的小葱
好人,坏人:孰多孰少?
女人们的寂静村庄
令人心酸的菜谱:粗菜+细菜
绿量下降:大自然的窃笑
毛主席的诗,黄永玉的画
无药可补的元气
旁观者的自我更新
席勒:时间的三种步伐
10.书里淘金观念变迁
读西方的书居多读中国的书少
西方世界发展的内驱力
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噬血性
对中华文明怀有深深的敬意与温情
11.赵老师的书房
选书的原则:君子不器,成已达人
讲述的方法:陪伴、唤醒及审美
解读全书:深入浅出,由表及里
在电影中获得美感
附:一次的访谈记录
后记
序言
书没有序言,就是此桩事没有完结。于是自己
写一个序,算是对三年来的辛苦作一个了断。依我
的习惯,做完一件事情,如完成一项课题、备完一
门课、写完一本书做之后,在电脑上把相关的文件
夹从桌面移至相应的电脑的D盘或E的分类文件中;
把相关的书籍收拾起来,归入书架,或还给图书馆
。更关键的是整理心情,把精力投到另一件事情中
去。今天与同事将博士入学试题出出来,也算放下
了一件事;随即从办公室将十多年前放在那里的俞
伯平的《人生不过如此》、胡适的《人生大策略》
、陈丹青的《退步集续编》,还有《明代散文选注
》《清代散文选注》《文心雕龙》等一大包书拎回
家中。换一批所读的书,就是换一种心情,换一种
集中精力要做的事情。
取回家中的书里有一本李敖先生自己选编的《
李敖语萃》,2005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前几日,
李先生以83岁年龄谢世。依他的个性而言,还没有
做好准备,是英雄仓皇下场。以他蓬勃的生命力而
言,一生都如樱花一样在拼命怒放,高强度地消耗
生命。他的好朋友陈文茜说:李敖却从年头闹到年
尾,从年轻闹到年老。他的首领位子,不需别人选
,自己封就好了。李先生一直在显现他的生命力,
始终如一挑战威权。看过他十多年前,回北京的文
化之旅时的影像,本性是很绵软、古雅的人。人的
心力是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将元气保着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苏轼所写: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
十。像曾国藩那样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
时当作养病。从容的工作和生活,说来容易,做起
来难。
15年来做大学老师的工作,总是难以完结。本
来是一个低强度的工作,被稀里糊涂,做成了高强
度,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给学生上课以一个
学期为节点,暑去寒来,周而复始,可总想讲得更
好,惟恐浪费他人的青春,自己就大量的读书,也
未必奏效。本科生不用我们出题,自然有国家出题
来考他们,把他们招进来,交给我们大家——教师
共同体;于是就开始了备课、讲课、催促他们读书
,讨论、出题、考试、改卷、登录成绩,劳神劳力
,一个学期就过去了。硕士生、博士入学考试就要
让我们出一些题,来考他们,然后还有面试,好像
还可以挑他们,其实差不多,统一组织的考试的内
容,就把他们能不能入学之事大体定下来了。还有
那没完没了的课题,调研、问卷、写报告。得了中
国人普遍的病,就是不休假的病。现在是否可以少
考虑这些事情,只做一些“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的事,养心、养气之事;以旁观者的心态来应对所
面临的诸种纷扰。
春节期间,听香港的命理大师李居明先生分析
属鸡人的命理。属鸡之人,一则是辛苦劳作;二则
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捣鼓些事情,感到快
乐。我这个属鸡的人被他说得正着,现在是越来越
不主动与他人找交道,享受的事情是在房间里作画
、习字、写文章。恰是个人的狂欢,内心充盈,血
脉流畅。
本书就是一个人静悄悄呆着的结果。写的事情
与自己在大学教书生涯有一些关系,一大半是写自
己读书、教书的心得,把体会记下来,也许有一点
点教益。一部分则是记述与自己亲朋好友的读书求
学,如父母、公婆、师长、先生、女儿、朋友、学
生等,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关爱和影响自
己。人的角色是由关系决定的,这一部分解决我自
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自己解决
问题,让自己想得清楚一点。
以后不要紧追着自己做事情了,很多事情会自
然解决;花总是要开的,凋落也难以避免。
2018年4月7日于武汉南湖畔
导语
《人生惟有读书好》一书文笔流畅,感情真挚,作者赵丽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积淀了很多,如今回到学校不忘初心,希望人们对阅读和修身有正确的认知和关注,增加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作者通过本书回顾、整理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映衬了国家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让中国女性在这个时代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国家的软实力,从而点题:这是中国女性的黄金时代。
后记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博客
、微信、微博上,人们可以表达对普遍事物的看法
,达到一定程度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写这本书
就是把十多年所想、所得梳理出来、写出来,直抒
胸意。于是就信马由缰地写,并把以前写的一些博
客文章放进去,时紧时松,文字有些稀松。但都是
我心里的话,主要是读书的体悟,写给自己看。
阅读把我们带到美好的思想面前,读书是自己
的生活方式、精神活动的主要形式。幸亏有读书这
件事提着,否则人生就太寡淡无趣了。
精彩页
东北1947年就解放了,我父亲在1949年3月左右参加了解放军。当时我父亲在读初中二年级,部队直接到中学里挑人做机要工作;要求的条件是贫下中农出身,有文化,父亲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参军之后,到四平进行学习,学习社会发展史,这个学习对父亲影响很深,多次提起对人类社会进化的学习及理解。对于一个来自东北大屯子里的年轻人,听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听到自己现今的所作所为与那样的宏大叙事相联系,从心底感到振奋,受到真实的鼓舞,让年轻人对于革命的正当性、合理性有了一个理解。对于早年读过的这本书,父亲一直保留在他那只长型的书箱中,我多次看到过。
父亲一辈子都爱读书看报。在我能看书时,家里就有一摞摞的侦探小说,有《军事秘密》《第三者》等;还有《暴风骤雨》《叶尔绍夫兄弟》《林海雪原》《踏平东海万顷浪》《回顾长征》《欧阳海之歌》《卓亚与舒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浅野三郎》《红岩》《唐诗三百首》等,当然也有发行很广的各类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选集》等。20世纪70年代,他收集内部发行的小说《人世间》《你到底要什么》《多雪的冬天》《白鲸》《红楼梦》《西游记》,我都会悄悄地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可以买到的书就更多了,《高老头》《威尼斯商人》《雾都孤儿》《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爱丁堡监狱》《老古玩店》《赋赏》《程颢程颐评传》等,只要有新书上市父亲就去买;现在想来他未必就都读过,但是他喜欢,喜欢就是一种态度,态度就是他的本质,也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名普通军官,像父亲那样嗜书如命的人着实是凤毛麟角。离休之后他老人家的兴趣集中于书法,搜集了上百本字帖。
细想来在我们国家,在几十年中,读书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难找到好书可读,一般人也没有读书的闲暇时间。除了国民教育系统要求学生读统编的教科书之外,可供老百姓读的书很少。读书的人群也相当有限,少数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在书斋中读书,学生是为应试教育读书,现在这类情况更甚,手机成了大多数人吸纳知识的来源。几天前,读到沈从文回忆他在湘西当兵,伺候一位军官,军官有几大楠木箱的典籍,沈先生把那些书读了几遍,打造了自己初步的文学基础。我们威武之师中,可能难以找到这类有藏书的军人了。中国人其实应该读书。
沈从文在20世纪50年代,曾写了一篇《我的学习》讲他建国后如何学习。在革命大学七千人的一个大群体,学习社会发展史,有人还劝他“从书本以外活事物学习,特别是从有关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和国家进行的政策实施联系,对你格外有用”;后来,“几个月来在报上学《武训传》费去了万千人的劳动时间”。沈先生也高度评价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值得细读,并和社会历史发展联系,作新的展开引申,是有诗意充盈的。毛泽东同志是爱读书的,读各式各样的书籍,从他老人家卧室的照片里能看到满床都是书,每次坐专列出行,也是要带几箱子书,熟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读过《红楼梦》的十个版本。
在1949年时中国共产党员大约有448万人,80%是农民,69%是文盲或半文盲,大学生占0.32%。相比之下,我父亲算是有文化的,读了初中,从他老人家后面的发展来看,他始终没有把自己当工农干部。他也从购书读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构建个人的价值;以至对子女产生影响。在四十多年前,军区大院的孩子们都只能到处去借书,我算年纪小的,且家中有藏书,往往是他们借书的对象,借了还不一定还,自己也不敢跟家里说,想起来心里都很郁结。还会结队到军区俱乐部图书室去,从窗户上翻进去偷一些书来读,《凶宅》就是这样读到的。
父亲八十多岁了,还是到处去搜集他认为好的书,到中山公园图书飘流点去取书,每天都要到街对面的报亭去购买报纸和杂志。2016年父亲去逝后的当晚,我和南南整理他老人家的东西;南南读到爷爷日记中的一句话:“报纸怎么这样好看呀!”晚年他老人家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报摊,最让他不爽的事情就是万松园街上的唯一一家书店去年关门,他少了一个去处,生活就没有了目标。有一次,他给我看了一本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敏感的人。他老人家推荐的书,我必看,知女莫过父。父亲对我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我始终没有达到他要求做的那样好。
P26-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惟有读书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丽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41744
开本 32开
页数 48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768
CIP核字 2018138934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9
151
3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