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陵君/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
内容
内容推荐
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被封于信陵,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最后,魏王剥夺了他的兵权,使其赋闲,壮志难酬,于公元前243年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孙毓修著的《信陵君/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通过浅显的文言文,记叙信陵君的传奇故事,并有作者的评论,能让青少年树立志向、增长见识、提高修养。书中文白两种形式,简明扼要,议论丰富,对今天的青少年学习古文和写作也大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 战国时之重士
第二章 五公子
第三章 范雎入秦
第四章 公子与侯生
第五章 秦围邯郸
第六章 鲁连义不帝秦
第七章 公子救赵
第八章 公子归国
第九章 结论
导语
《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这套由国学大师孙毓修撰写的中国历史名人传记,共有十五位人物:苏秦、信陵君、张良、马援、班超、诸葛亮、陶渊明、玄奘、郭子仪、司马光、苏东坡、岳飞、朱子、文天祥、王阳明。每册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事迹,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青少年,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信陵君》,讲述了信陵君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章 战国时之重士
在我国历史上,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没有超过战国时期的。当时正值七个强国相互对峙,争持不下。胜利或者失败,都会关系到国家的强盛、衰弱,国民的荣辱立刻就能显现出来。所以那个时候每个国家的民众,都有舍身救国的心愿,爱国的人士特别多。
君主和宰相的爱国之心还有比保护国家和百姓,对上继承先王的基业,对下保护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吗?既然想保护他们,那就不能不顺应时代的需要,然后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政令。和邻国交往要依靠外交的辞令,就必须培养善于外交游说(说,指用言语和他人沟通,使别人听从自己的建议)的人才;保护国家安全不能没有军队,就要实行征兵的制度;管理国家必须依靠人才,就应该设立招贤馆。励精图治,时时刻刻害怕亡国,这就是国君和宰相经常考虑的事务。而一个国家之中,与国家关系最为密切的只有贵族了。掌管事务的贵族,能够帮助他的君主发布命令制定国家政策;不掌管事务的贵族,也应该有他唯一的天职,就是散尽家财供养贤士,以备国家的需要。任用人才不依靠法律,这是法律不完善的时候必须追求的趋势。论聪明睿智、行动务实,没有比得过战国那些公子的了。
那些生在战国时期的人,假如有一技之长,没有不被君主用礼贤和厚禄聘用而推荐到将相之位的。所以有奇才异能的人盛极一时,侠士说客都传为佳话,和欧洲古时候的希腊罗马没有什么不同。现在欧美国家编写儿童教科书的人,没有不取材于这两个国家故事的,既然这样,我现在又怎么能遗忘那些战国时期的人物呢?
更为奇特的是,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东亚的战国被消灭很久了。两千年后,到了民国,像战国混乱的局势又出现了。大概是因为海陆交通的便捷,即使相隔万里,隔着大洋,但是国与国之间紧密相关,就好像一家人一样。无论纽约出现一条新闻,或者伦敦来了一个电报,没有不惊动北京的政界,或者上海市场的。中国境内和原来一样统一,其实是因消息灵通地球好像缩小了,交涉多了就感觉更加神奇。以前的小战国,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大战国。既然这样,那些战国时期的人物,难道不是我们少年学习的最佳模范吗?
过去那些战国的人物,一言一行都应该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就和今天一样。只是他们那时的世界仅限于中国,现在世界充满五大洲,大小不同罢了。他们之所以养成这样的眼光,是小时候向名师学习,长大了在各国的都市游历,听闻他们的政策,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揣摩熟悉之后(《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连夜在几十箱藏书中一一查找,最终得到了姜太公所著的兵书,趴在桌子上用心研读,对其中的关键处仔细揣摩,再结合时事具体地运用),早晚奔波,为进取而运作行动。当时读书人的一生,大多都是这样的。在宁静的山中讲学,他的道德虽然受人尊重;可是穿着布衣,吃着粗食,这是豪杰之士不甘心的。工商等行业被当时的社会看不起。范蠡经商致富也是在闲散的时候偶尔这样做。追求功名的人则唯恐避之不及。然而一个人想以新人的身份上位,身旁没有人为他铺路,没有名人为他引荐,短时间内想登上高台,取得高官的符印,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鉴于这种情况,各国公子贵族供养门客的风气就此盛行。这实在是一个国家储备人才的重要部门啊!
今天我们试读一下《战国策》,名臣大将的出处基本上都是某位君主的门客。甚至那些鸡鸣狗盗一类的人,只要能发挥一时的作用,没有不被奉为座上客的。贤士没来时,即使再远也要想尽办法招致门下:来了之后,就以很高的待遇对待他们,喜欢他们就像喜欢肉食(《后汉书·独行传》上说,用喜好肉食比喻喜爱贤士的恳切),惜贤如命。而国家一旦到了危急关头,有的人就会凭三寸不烂之舌,为国排忧解难;有的人运筹帷幄,树立威信,谋就霸业。这实在是古今中外很少发生的事情,为战国所特有的,想想它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陵君/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毓修
译者 译者:姚青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38338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0
CIP核字 2018041385
中图分类号 K827=31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4: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