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外看老鼓浪屿(中英对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厦门和鼓浪屿在100多年前即有外国人居住,他们写了不少关于厦门和鼓浪屿的书在国外出版。《老外看老鼓浪屿(中英对照)》作者潘维廉收集到了上百种50年至100多年前出版的、由到过厦门的外国人撰写的关于厦门和鼓浪屿的英文原版书,加以分类、整理,将这些原版书中的片段分门别类加以辑录。同时还收集了大量散落在国外各个图书馆和博物馆中的老厦门和鼓浪屿的老照片。
作者简介
潘维廉博士(Dr.William N.Brown),被著名作家舒婷称之为“最帅老外”,满腹经纶。在厦门几乎家喻户晓,人们见到他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潘”。
1988年,老潘辞去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职务,举家来到厦门,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至今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1992年老潘成为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作为荣誉市民,他帮助厦门、泉州等中国城市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称号。1993年,李鹏总理授予老潘“国家友谊奖”。他时常自豪地用闽南语说:“我是厦门人!”
来中国至今,老潘已写了10多本书,用英文介绍中国城市和地域文化历史。
目录
前言
引言 老厦门——中国的门户
鸣谢
第一章 老厦门
第二章 美丽的厦门岛
第三章 厦门人
第四章 穿着打扮
第五章 教育与官府
第六章 厦门饮食
第七章 厦门的娱乐、节日、戏院和体育运动
第八章 艺术与音乐
第九章 厦门建筑
第十章 东方的商界高手
第十一章 厦门街头生活
第十二章 厦门的野生动物
第十三章 厦门宗教
第十四章 厦门军事
第十五章 厦门的鸦片贸易
第十六章 厦门——马可·波罗书中的刺桐港?
第十七章 鼓浪屿——外国租界
第十八章 外国人在厦门的生活
第十九章 厦门——“白人的墓地”
第二十章 老外在厦门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学汉语
第二十二章 厦门的异国乐趣
第二十三章 厦门购物
第二十四章 厦门街头奇遇
第二十五章 行走厦门
第二十六章 西式运动在厦门
第二十七章 外国人在厦门的浪漫史
第二十八章 露丝·布莱德福特的厦门日记(1862年)
第二十九章 日本人在厦门600年
第三十章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70年
第三十一章 鼓浪屿——热带医学的摇篮
第三十二章 厦门——中国新教的诞生地
第三十三章 厦门的现代教育
第三十四章 中国和厦门的未来
参老文献
序言
福建人有“福”了
今年五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当时,我正忙着为厦
门鼓浪屿管委会编写一本宣传手册。作为鼓浪屿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的资料之一,这本书是关于老福建、老厦门、老
鼓浪屿的历史,文章全部摘自1575年以来在厦门工作、生
活过的外籍人士所撰写的书籍、传记、甚至私人日记,还
有上千张的老照片。
迄今,有关福建、厦门和鼓浪屿的书籍,包括《魅力
福建》、《老外看福建》、《魅力厦门》、《魅力泉州》
等,我已经编写了八本,数百万字。周围的中国朋友说,
我是在旧书堆里“淘金”。是的,阅读的旧书越多,我就
越发觉得福建省的省名名副其实。两千多年来,福建一直
是中国海上贸易的摇篮,并由此繁荣、富庶。700多年前,
当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
的时候,他盛赞泉州的对外贸易“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相媲美”。
我是1988年举家迁居厦门的。当时,福建省的基础设
施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大部分省份,部分原因我想是因为福
建多山,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嘛11994年,我驾车四万
公里,走遍中国,结果发现,中国最差的道路不在贫困的
宁夏或甘肃,而在福建。1993年,我从厦门开车到武夷山
,路上辛辛苦苦折腾了35小时。如今,到武夷山用不了7个
钟头。最近这几年,特别是提出“海西”发展战略五年多
来,福建省已经拥有了中国最好的高速公路。上等级的道
路,破世界记录的隧道和桥梁,让福建的“八山”不再崎
岖,福建的每个角落不再遥远。
1988年,福建的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很落后,诸如用水
、供电等基本市政服务非常欠缺,且不可靠。如今,即便
在龙岩、三明、宁德或南平等偏远的山区县乡,外资企业
对基础设施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投资者信心十足。
2008年,福建省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8万亿,比
2007年增长13%,居全国第12位,成功跻身“中国GDP万
亿俱乐部”。我的中国朋友告诉我,“海西战略振奋人心
。它意味着中央政府将给予福建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
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
而且有利于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统一大业作
贡献。”最近,《中国日报》的报道说,福建省提出,到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这是一个雄
心勃勃的计划。我想,福建人有“福”了。在福建生活、
工作21年,我们这个老外家庭应该也能分享吧!我期待着
这个宏伟蓝图能够早日实现。
导语
《老外看老鼓浪屿(中英对照)》由潘维廉著。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面积1.87平方公里,2万多人,为厦门市辖区。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小岛音乐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索有“海上花园”之誉。
自鼓浪屿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后,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被提上议程。相关部门着手启动鼓浪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其申遗主题为社会变革中的历史见证、自鸦片战争后的100年内,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受到巨大冲击,发生了重大变革,西方文化不断融入国家,而这个融合的过程恰好在鼓浪屿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放跟国内其他城市和世界各国,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将这衅见证历史变革的事物完整地保留下来。”
精彩页
1862年5月19日,星期一 与跳蚤搏斗,一夜无眠! 我承认自己被打败,击溃,筋疲力尽,怎么说都行。一向以来,我睡眠极好。在美国,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我彻夜难眠。在海上,暴风雨让所有人毛骨悚然,我照样入睡。昨晚,在这里,我却被一群跳蚤弄得一夜无眠。想想这些跳蚤!美国没有跳蚤,一只都没有。即使是在特里斯坦达库纳,跳蚤大如小老鼠,把我弄醒、赶下床,我都照睡不误。但是,昨晚,我身上哪怕只有一只跳蚤,也像是千军万马。他们蹦蹦跳跳,四处爬行,到处叮咬。有一会儿,我太累了,终于睡过去了,梦里还是跳蚤,感觉自己也是跳蚤,在跟它们赛跑。醒来,发现简直太真切了……再睡了一会儿,梦见自己是一条千腿虫。把自己吓醒了,跳起来,差点拉断了蚊帐的架子。真希望自己所说和所想的坏事能够得到宽恕。真想哭,但没哭出来,因为我想那只能让跳蚤太得意。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到天亮的。这是其中的一个谜。无论怎么说,这是我到厦门来之后第一次不用别人叫就自己起床的。
1862年5月24日,星期六 女王生日,划船比赛 女王生日,带午饭上英国炮舰“大鸨号”。玩得很开心。大家都在炮舰上。桌子摆得很雅致,装饰精美。划船比赛进展顺利,竞争很激烈。伍德先生的船获胜。他是一个美国绅士。塔克上尉很勇敢。友善地为女王的健康干杯。很有趣。港内的所有船只都插满了彩旗,一片欢乐景象。我们在旗杆和桅杆上分别升起了一面大旗。为了表示庆祝,中午时分,行点旗礼七次……
1862年5月30日,星期五 派对小镇厦门 到伯易德家参加晚宴派对。玩得很开心。奥莉和我一起去,12点回到家里。接到布朗先生家的邀请,参加下周二的派对。厦门挺好玩的。
1862年6月5日,星期四 凉爽的夜晚 几乎整天下雨。下午稍稍暂停了一会儿……这种风雨交加的夜晚挺凉爽的……
1862年6月6日,星期五美丽的夜晚,月亮之旅 ……这是一个最美的夜晚……今晚真想到月球上去旅行,顺路回美国一趟。不过,不在家里停留很长时间……噢,不,当然不可能。
1862年6月10日,星期二 没收到邮件很生气,漂亮的邮轮 感到很失望,有点生气。邮轮今天上午进港,没有为我们送来老家的信件。上次邮轮进港,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邮包。我想太糟糕了。他们应该写信来。去年八月以来,将近一年了,我们只收到两封信。我想,我们往家里写了多少封信。我无法想象这到底怎么啦……
美国巨轮“欧罗巴号”进港。看到漂亮的巨轮全速驶来,信号旗斜杆上,星条旗迎风飘扬,我觉得没有比这更有趣的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景象。欧罗巴号是港内唯一装备齐全的船只。港内有无数的多桅帆船,横帆双桅船和多桅纵帆船,但是全装帆船只有欧罗巴号一艘。
1862年6月13日,星期五 免费的青蛙音乐会,中国的完美跳蚤 今天很热!上午做了会针线活,其余时间无所事事……青蛙在开免费的音乐会。现在,月亮很圆,夜晚真美。跳蚤也在举办免费的演奏会,或者说是在我身上免费跳舞。不过,事实是,我现在已经对跳蚤习以为常了。如果身上没有那么五六十只,我会感到奇怪的……一个人得到中国来感受一下完美的跳蚤。如果能够苟延残喘回到美国,我会感恩戴德的。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令人非常怀疑。噢,有艾菊就好了!
1862年6月21日,星期六 对付围观者 到高耸的岩壁上看大海 从极高的地方看海浪拍打巨大的礁石,场面很壮观。看到邮轮飘着旗帜,带着我们的信件回美国,看到一些船只进港……几分钟之内,我被密密麻麻的一群人围观。他们——男女老少,还有小狗,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喋喋不休,非常起劲地评论我。关于我,他们有一个地方意见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我曾经跟他们一样的肤色,但是自己洗白了……海浪伴着我入眠。我喜欢这样。我越来越喜欢海了。不知道一旦离开,我会怎么样。
1862年6月24日,星期二 还在生邮件的气 无聊的一天“水女神号”入港,从香港给我们带来邮件。信件来自法国和爱尔兰,就是没有来自美国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老家人以为我们的轮船失踪,“船上所有人员全部报销”。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论,因为香港的报纸就曾经这样登载,这样的言语就传回了美国。唉!不管怎么说,他们肯定搞错了,因为我们在这儿活得好好的。也许再过一星期,他们就会收到我们从中国寄出的第一封信。然后,再过大约两个月,我们有望收到家里的回信。
1862年7月5日 星期六 露丝的生日 今天是我20或21岁生日。不过,我想,应该是21岁。
1962年7月9日,星期三 美丽的夜晚 夜空晴朗,月光明亮,这是上苍赐予人类的美好夜晚。港湾里的水面像一片白银,出外海捕鱼的小船点缀其上。“七座小岛”看上去好像在说“不准人内”,然后哈哈大笑。夜莺每隔一会儿就会给我们来一段曲子,蟋蟀和青蛙却是大合唱。不远处,某个野心勃勃的中国人在弹琵琶。周围的中国人都跟往常一样在闲聊。我从来没有听过一群中国人兴高采烈地在聊天,不过,我挺嫉妒他们的……
1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外看老鼓浪屿(中英对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潘维廉
译者 译者:潘文功//钟太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34212
开本 32开
页数 4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540
CIP核字 2009205948
中图分类号 K925.73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2
出版地 福建
210
144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