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抽签与民主共和(从雅典到威尼斯)(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与合著约三十本,包括《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分权的底限》、《民主四讲》、《袪魅与超越》、《安邦之道》、《人间正道》、《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政道》、《中国·治道》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雅典民主与抽签 雅典并不是第一个民主 雅典民主的兴衰 雅典民主的支柱 雅典民主与抽签 雅典民主:小结 第二章 罗马共和国与抽签 “共和”概念的演化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的支柱 罗马共和制与抽签 罗马共和制:小结 第三章 佛罗伦萨共和国与抽签 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兴衰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支柱 佛罗伦萨共和制与抽签 佛罗伦萨:小结 第四章 威尼斯共和国与抽签 威尼斯共和围的制度变迁轨迹 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柱 威尼斯共和制与抽签 威尼斯:小结 第五章 抽签:从式微到重生 民主抽签与共和抽签 抽签的式微 选举与民主的变异 抽签与民主的重生 注释 导语 王绍光著的《抽签与民主共和(从雅典到威尼斯)(精)》追溯抽签在民主、共和制度运作中的作用,释放对民主理念实现方式的想象力。 这是一部颠覆当今关于民主、共和普遍概念的扎实的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弥补了研究空白。作者通过探讨民主、共和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共和的原初含义,指出抽选而不是选举是一直被看做实现民主理念的主要方式,而国内外几乎不存在对民主、共和与抽签关系的系统研究,本书稿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内容推荐 王绍光著的《抽签与民主共和(从雅典到威尼斯)(精)》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证明,在过去2600多年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实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主要方式是抽选而不是选举。全书各章分别叙述了从雅典到威尼斯的民主、共和政制中,抽签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运用抽签的原因、抽签过程如何操作、抽签对当时的政制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等等,全面探讨了抽签这种遴选方式在民主、共和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复原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的政治运作,细致展现了抽签模式在其中的具体实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抽签与民主共和(从雅典到威尼斯)(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绍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927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6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12 |
CIP核字 | 2018166527 |
中图分类号 | D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52 |
高 | 3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