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图书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考点 |
内容 | 编辑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与研究。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艺术世界。 试读章节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 父系祖先来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国的马里兰州。有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的一位祖先竟然是聋哑教育专家。可谁料得到,他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后人。每当我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禁大大地感慨一番——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 我的祖先自从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买了土地后,整个家族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据说,那时候由于地处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从塔斯甘比亚镇骑马到760英里外的费城,购置家里和农场所需的用品、农具、肥料和种子等。每次祖父在赴费城的途中,总会写家书回来报平安,信中对西部沿途的景观以及旅途中遇到的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动的描述。直到今天,大家仍很喜欢一而再、再而三地翻看祖父留下的书信,就好像是在看一部历险小说,百读不厌。 我的父亲亚瑟·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我的母亲凯蒂·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母亲小父亲好几岁。 在我病发失去视觉、听觉以前,我们住的屋子很小,总共只有一间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一间供仆人住的小房子。那时候,依照南方人的习惯,他们会在自己的家旁边再加盖一问屋子,以备急需之用。南北战争之后,父亲也盖了这样一问小屋,他同我母亲结婚之后,就住进了这问小屋。小屋被葡萄藤、爬藤蔷薇和金银花遮盖着,从园子里看去,像是一座用树枝搭成的凉亭。小阳台也藏在黄蔷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丛里,成了蜂鸟和蜜蜂的世界。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老宅,离我们这个蔷薇凉亭不过几步。由于我们家被茂密的树木、绿藤所包围,所以邻居们都称我们家为“绿色家园”。这是童年时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师——莎莉文小姐尚未到来之前,我经常独自一人,依着黄杨木树篱,慢慢地走到庭园里,凭着自己的嗅觉,寻找初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深深地吸着那清新的芳香。 有时候我也会在心情不好时,独自到这里来寻求慰藉,我总是把炙热的脸庞藏在凉气沁人的树叶和草丛之中,让烦躁不安的心情冷静下来。 置身于这个绿色花园里,真是心旷神怡。这里有爬在地上的卷须藤和低垂的茉莉,还有一种叫做蝴蝶荷的十分罕见的花。因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这种花会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气味。但最美丽的还是那些蔷薇花。在北方的花房里,很少能够见到我南方家里的这种爬藤蔷薇。它到处攀爬,一长串一长串地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芳香,丝毫没有尘土之气。每当清晨,它身上朝露未干,摸上去是何等柔软、何等高洁,使人陶醉不已。我不由得时常想,上帝御花园里的曝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我生命的开始是简单而普通的,就像每个家庭迎接第一个孩子时一样,大家都充满喜悦。为了要给第一个孩子命名,大家都绞尽脑汁,你争我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想出来的名字才是最有意义的。父亲希望以他最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尔·坎培儿”作我的名字,母亲则想用她母亲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来命名。大家再三讨论的结果,是依照母亲的希望,决定用外婆的名字。 先是为了命名争吵不休,之后,为了要带我去教堂受洗,大家又手忙脚乱,以至于兴奋的父亲在前往教会途中,竞把这个名字忘了。当牧师问起“这个婴儿叫什么名字”时,紧张兴奋的父亲一时之间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因此,我的名字就不是沿用外祖母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而变成了“海伦·亚当斯”。 家里的人告诉我说,我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个性非常倔强,常常想模仿大人们的一举一动。 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我的好景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在次年可怕的2月里,我突然生病,高烧不退。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了。但在一个清晨,我的高烧突然退了,全家人对于这种奇迹的发生,当时惊喜得难以言喻。但是,这一场高烧已经让我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我又像婴儿一般蒙昧,而他们,我的家人和医生,却全然不知。 有一天,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见、眼前一片黑暗时,我像被噩梦吓到一样,全身惊恐,悲伤极了,那种感觉让我今生永远难以忘怀。 虽然我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我却仍可以清晰地记得——宽广的绿色家园、蔚蓝的天空、青翠的草木、争奇斗艳的鲜花,所有这些一点一滴都铭刻在我的心版上,永驻在我的心中。 生病后几个月的事,我几乎都记不起来了,隐约记得我常坐在母亲的膝上,或是紧拉着母亲的裙摆,跟着母亲忙里忙外地到处走动。 渐渐地,我可以用手去摸索各种东西,分辨它们的用途。或者揣摩别人的动作、表情,来明了发生什么事,表达自己想说的、想做的,我渴望与人交流,于是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拉着别人往我这里,表示“来”,推表示“去”。当我想吃面包时,我就以切面包、涂奶油的动作表示。 P1-3 序言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凭借坚强的意志她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甘比亚的城镇。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茶(tea)等几个单词,对周围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但是,她在19个月的时候,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海伦并没有放弃希望和追求,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获得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内容提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部伟大的励志书,被誉为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本书主要写了聋盲人海伦·凯勒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期待能重新获得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在莎莉文老师耐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伴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她在求学生涯中,遇到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同时也结识了许多朋友……面对重重困难,海伦不屈不挠,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写作……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终于用汗水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了哈佛大学。因为生理上有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课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为残疾人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作为一部伟大的励志著作,本书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情节感人,不仅涉及到海伦大学毕业后遇到的悲伤之事——慈母去世,而且还介绍了后来海伦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如马克·吐温,同时还涉及到她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不同体验及感受以及她的慈善活动。 主要人物 莎莉文老师: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善良的老师,她不嫌弃身体有缺陷的小孩子,她很善良,也很宽容,她容忍海伦对她发脾气,她还懂得为人着想,乐于助人,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 海伦·凯勒:一个具有乐观向上、珍视友情、富有爱心、热爱生活的人。她总是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她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周围人对她的帮助、感召,来源于书籍的力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考点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海伦·凯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4705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2014165790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7=533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