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傲慢与偏见(全译本)(精)/经典译文
内容
编辑推荐

简·奥斯丁著的《傲慢与偏见(全译本)(精)》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内容推荐

《傲慢与偏见(全译本)(精)》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宾利与贤淑的大小姐简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部。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很有绅士派头,而且和颜悦色,大大落落,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架势。他的姐妹都是些窈窕女子,仪态雍容大方。他姐夫赫斯特先生只不过像个绅士,但是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却立即引起了全场的注意,因为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进场不到五分钟,人们便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镑收入。男士们称赞他一表人才,女士们声称他比宾利先生漂亮得多。差不多有半个晚上,人们都艳羡不已地望着他。后来,他的举止引起了众人的厌恶,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就一落千丈,因为大家发现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这样一来,纵使他在德比郡的财产再多,也无济于事,他那副面孔总是那样讨人嫌,那样惹人厌,他压根儿比不上他的朋友。

宾利先生很快就结识了全场所有的主要人物。他生气勃勃,无拘无束,每曲舞都跳,只恨舞会散得太早,说他自己要在内瑟菲尔德序园再开一次。,如此的好性子,自然不言自明,人人看得出来。他跟他的朋友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达西先生只跟赫斯特夫人跳了一次,跟宾利小姐跳了一次,有人想向他引荐别的小姐,他却一概拒绝,整个晚上只在厅里逛来逛去,偶尔跟自己人交谈几句。他的个性太强了。他是世界上最骄傲、最讨人嫌的人,人人都希望他以后别再来了。其中对他最反感的,要算贝内特太太,她本来就讨厌他的整个举止,后来他又得罪了她的一个女儿,她便由讨厌变成了深恶痛绝。

由于男士人数少,有两曲舞伊丽莎白·贝内特只得干坐着。这当儿,达西先生一度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宾利先生走出舞池几分钟,硬要达西跟着一起跳,两人的谈话让她无意中听到了。

“来吧,达西,”宾利先生说,“我一定要你跳。我不愿意看见你一个人傻乎乎地站来站去。还是去跳吧。”

“我绝对不跳。你知道我多讨厌跳舞,除非有个特别熟悉的舞伴。在这样的舞会上跳舞,简直让人受不了。,你的姐妹在跟别人跳,这舞厅里除了她俩之外,让我跟谁跳都是活受罪。”

“我可不像你那么挑剔,”宾利嚷道,“决不会!说实话,我平生从来没有像今天晚上这样,遇见这么多可爱的姑娘。你瞧,有几个非常漂亮。”

“你当然啦,舞厅里仪有的一位漂亮姑娘,就在跟你跳舞嘛,”达西说道,一面望望贝内特家大小姐。

“哦!我从没见过她这么美丽的姑娘!不过她有个妹妹,就坐在你后面,人很漂亮,而且我敢说,也很讨人爱。让我请我的舞伴给你俩介绍介绍吧。”

“你说的是哪一位?”达两说着转过身,朝伊丽莎白望了一会,等伊丽莎白也望见了他,他才收回自己的目光,冷冷地说道:“她还过得去,但是还没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下,我可没有兴致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落的小姐。你最好回到你的舞伴身边,去欣赏她的笑脸,别把时光浪费在我身上。”

宾利先生听他的话跳舞去了。达西随即也走开了,伊丽莎白依旧坐在那里,对他着实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她还是兴致勃勃地把这件事讲给亲友们听了,因为她生性活泼,爱开玩笑,遇到什么可笑的事情都会感到有趣。

总的说来,贝内特一家这个晚上过得相当愉快。贝内特太太发现,内瑟菲尔德那帮人非常喜爱她的大女儿。宾利先生同她跳了两次舞,他的姐妹们也很看得起她。简和母亲一样,觉得非常得意,只是不像母亲那样唧唧喳喳。伊丽莎白也为简感到高兴。玛丽听见有人向宾利小姐夸奖自己,说她是附近一带最有才华的姑娘。凯瑟琳和莉迪亚也很走运,每曲舞都有舞伴,这是她们参加舞会最看重的。因此,母女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朗伯恩,她们就住在这个村E,可谓是村里的重要成员。她们发现,贝内特先生还没睡觉。他这个人,平素只要有本书,就会忘记时间。叮眼下他倒是出于好奇,很想知道母女们寄予厚望的这个晚上,究竟过得怎么样。他满以为太太会对那位贵邻感到失望,但他立刻发觉,事情并非如此。

“哦!亲爱的贝内特先生,”太太一进房便说道,“我们这一晚过得太快活了,舞会棒极了。你没有去真可惜。简成了大红人,真是红得不得了。人人都说她长得漂亮,宾利先生认为她相当美,跟她跳了两次舞!你就想想这一点吧,亲爱的,他确确实实跟她跳了两次!整个舞厅里,只有她一个人受到了他第二次邀请。他最先邀请卢卡斯小姐。我见他跟卢卡斯小姐跳舞,心里真不是滋味!不过,宾利先生对她丝毫没有意思。其实,你也知道,谁也不会对她有意思。简走下舞池的时候,宾利先生好像完全给迷住了。他打听她是谁,让人做了介绍,然后请她跳下两曲舞。第三轮他是跟金小姐跳的,第四轮跟玛丽亚·卢卡斯,第五轮又跟简,第六轮跟莉齐,还有那布朗热舞——”

“他要是多少体谅体谅我,”贝内特先生不耐烦地嚷道,“他就不会跳那么多,一半也不会!看在七帝分上,别再提他的舞伴啦。晴,他要是跳头一场舞就把脚脖子扭伤了有多好!”

“哦!亲爱的,”贝内特太太接着说道,“我倒是非常喜欢他,他长得漂亮极啦!他的姐妹们也很讨人喜欢。看看人家的衣着,我一辈子也没见过比她们更讲究的。我敢说,赫斯特夫人衣服上的花边——”

她说到这里义给打断了。贝内特先生不愿听她絮叨华装丽服。因此她不得不另找食话题,非常尖刻而又有些夸张地说起达西先生令人震惊的粗暴态度。

“不过我以告诉你,”她又说道,“莉齐不中他的意倒没有什惜的。他是个最讨厌、最可恶的人,压根儿不值得去巴结。那么高傲,那么自大,叫人无法忍受!一会走到这,一会走到那,自以为非常了不起!还嫌人家不漂亮,不配跟他跳舞!亲爱的,你要是在场就好了,狠狠教训他一顿。我厌恶透了这个人。”

第四章

简本来并不轻易赞扬宾利先生,但是当她和伊丽莎白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却向妹妹表白了自己多么爱慕他。

“他是一个典型的好青年,”她说道,“有见识,脾气好,人义活泼,我从没见过这么讨人喜欢的举止!——那么端庄,那么富有教养!”

“他还很漂亮,”伊丽莎白答道。“年轻人嘛,只要可能,也应该漂亮些。因此,他是个十全十美的人。”

“他第二次请我跳舞的时候,我高兴坏了。我没想到他会这样抬举我。”

“你没想到?我可替你想到了。不过,这正是你我之问大不相同的地方。你一受抬举总是受宠若惊,我可不这样。他再次请你跳舞,这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吗?他不会看不出,你比舞厅里哪个女人都漂亮好多倍。他为此向你献殷勤,你犯不着感激他。他的确很可爱,我也不反对你喜炊他。你以前可喜欢过不少蠢货呀。”

“亲爱的莉齐!”

“哦!你知道,你通常太容易对人产生好感了。你从来看不出别人的短处。在你眼里,天下人都是好的,都很可爱。我生平从没听见你说过别人的坏话。”

“我不愿意轻易责难任何人。不过我总是讲心里话。”

P9-13

序言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威尔逊此言决非过甚其辞。奥斯丁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二百年的检验,受到一代代读者的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尤其是这部脍炙人口的《傲慢与偏见》,实属世界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难怪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简·奥斯丁生于1775年,卒于1817年。其间,英国小说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过度时期。18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涌现了菲尔丁、理查森、斯特恩、斯摩莱特四位现实主义小说大师,但是到了70年代,这些小说大师都已离开人世,接踵而起的是以范妮·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和以拉德克利夫夫人为代表的哥特传奇小说。这些作品虽然风靡一时,但是终因带有明显的感伤、神奇色彩,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由于有这种作品充斥市场,英国小说自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头十年,四十年间没有产生任何重要作品。1811年至1818年,奥斯丁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劝导》(1818)六部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伤、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从而为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傲慢与偏见》属于作者的前期作品。初稿写于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取名《初次印象》。1797年11月,作者的父亲乔治·奥斯丁将其推荐给伦敦出版人卡德尔,对方因为正热衷于出版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哥特小说,对别类作品毫无兴趣,便无情地回绝了。时隔十余年之后,作者对小说做了修订,以110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了出版人埃杰顿。1813年1月30日,《傲慢与偏见》终于问世。

与作者的其他五部小说一样,《傲慢与偏见》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

英国文艺批评家安·塞·布雷德利指出:“简·奥斯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搀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显然,奥斯丁在本书中通过四起婚事的对照描写,提出了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

首先,作者明确划定了婚姻的“好坏”标准。照奥斯丁看来,不幸的婚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二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础上。夏洛特本是个聪明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得不漂亮,到了二十七岁还是个“老姑娘”。她之所以答应嫁给柯林斯,只是为了能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婚后尝不到任何天伦之乐,她倒也“无所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的可悲命运。莉迪亚是个轻狂女子,因为贪婪美貌和感情冲动的缘故,跟着威克姆私奔,后经达西搭救,两人才苟合成亲,但婚后不久即“情淡爱弛”,男的常去城里寻欢作乐,女的躲到姐姐家里寻求慰藉。与夏洛特、莉迪亚相反,伊丽莎白和简的婚事则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是真正的美满姻缘。诚然,伊丽莎白与达西也好,简与宾利也好,他们的结合并不排除经济和相貌方面的考虑,但是他们更注重对方的丽质美德,因而结婚以后,尽管在门第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夫妻却能情意融洽,恩爱弥笃。尤其是伊丽莎白,她对达西先拒绝后接受,这充分说明:“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能结婚。”

其次,作者认为,恋爱婚姻既然是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大事,那就一定要严肃谨慎,切不可让表面现象蒙住眼睛。伊丽莎白因为受到达西的怠慢,便对他产生了偏见,而当“风度翩翩”的威克姆向她献殷勤时,她便对他萌发了好感,直至听信他的无耻谰言,进一步加深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和憎恶。事实证明:“初次印象”是不可靠的,而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

另外,作者还向我们表明,恋爱婚姻不仅是个个人问题,而且也是个社会问题。莉迪亚的私奔引起了全家人乃至所有亲友的惊恐,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件丑事假若酿成丑闻,不但会害得莉迪亚身败名裂,还会连累亲友们,特别是她的几个姐姐,将因此而很难找到体面的归宿。后来,多亏达西挽救,莉迪亚才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与此相反,伊丽莎白和简圆满出嫁之后,自然给另外两个妹妹带来了希望和机会。这就告诉我们:人们考虑婚姻大事,不能光顾自己,还要对亲友负责,对社会负责。

英国学者H。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奥斯丁凭借理智来领会世界,创作了一部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作品,这一部部喜剧作品犹如生活的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世人的愚昧、盲目和自负。书中有两个滑稽人物。贝内特太太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因为嫁女心切,完全生活在一厢情愿的幻觉之中,每遇到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她便要将其视为自己某位女儿的“合法财产”。与贝内特太太不同,柯林斯牧师是个集自负和谦卑于一身的蠢汉,他一方面对贵族德布尔夫人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对他人自命不凡,经常生活在妄自尊大的幻觉之中。他到朗伯恩,准备施恩式地娶贝内特家一个女儿为妻,借以“弥补”将来继承财产对其一家造成的损失。贝内特太太一听大喜,于是两位蠢人导演了一出笑剧。小说把两个蠢人刻画得惟妙惟肖。类似这种滑稽场面,在小说中俯拾皆是。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讽刺。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呢,她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由她做了达西夫人。再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丽莎白与她外甥达西攀亲,她不辞辛劳,亲自出马,先是跑来威吓伊丽莎白,继而跑去训诫达西,殊不知正是她这次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信息,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几位“智者”受到现实嘲笑的同时,书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对话时,一方面注意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说话人、听话人、读者在动机和理解上的差异,制造多层次语调。致使她的对话具有既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又含意丰富、耐人寻味这两大特色。例如第一卷第十章,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曲的当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达西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傲慢(“很想抓住”四个字足以表明这一点),但他主观上还是想讨好伊丽莎白。可是伊丽莎白听起来却不以为然。她认为里尔舞是一种乡土舞,达西请她跳这种舞,是想蔑视她的“低级趣味”,于是正颜厉色地说道:“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蔑视我吧。”达西回答了一声:“实在不敢。”这句答话可能做出多层解释:伊丽莎白仅仅看作对方是在献殷勤,宾利小姐可能理解成想结“良缘”的表示,而读者只要多读几段便会发现,达西心里可能在想:“这位迷人的小姐着实厉害,我这次只得认输,以后可得谨慎从事。”类似这种微妙的对话,在小说里还有很多。

奥斯丁在《诺桑觉寺》第一卷第五章,曾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赞扬了新小说:“……总而言之,只是这样一些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智慧的伟力得到了最充分的施展,因而,对人性的最透彻的理解,对其千姿百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所有这一切都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出来。”其实,若用这段话来概括《傲慢与偏见》,倒是再恰当不过,因为该书的确运用“最精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最透彻的理解”,四处洋溢着“机智幽默”,令人感到“光彩夺目”,情趣盎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傲慢与偏见(全译本)(精)/经典译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简·奥斯丁
译者 孙致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42024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5229406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8
15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