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催枯拉朽的爱/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次大规模盘点十年间青春文学精华!极其权威、极其盛大、极其冷静、极其华丽的集体亮相!蒋峰、水格、颜歌、马中才、李海洋全心缔造无畏年代!

比《麦田守望者》更大胆的青春!比《在路上》更不安的灵魂!比《情书》更羞涩的爱恋!尽在《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内容推荐

自命为“文学青年”的周延和“小混混”查必良是铁哥们儿。两个人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可爱的“校花”张娜娜。查必良勇敢地向张娜娜表明了心迹,但张娜娜喜欢的是周延而不是查必良。周延虽然心中喜欢娜娜,但为了友情,他压抑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尽可能去成全好友。不料最后却事与愿违……

目录

当代文学的青春证明

充满革命性的“80后”青春写作

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

蜡笔小新

谁谋杀了我家的狗

垂钓者

飞天

水盆之森

后记

昨日青涩

试读章节

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

第一章

“可是,我看不见未来。”

这是查必良在一个大雪天的一个小酒馆里坐拥一件破旧大棉袄进行了连篇累牍的叙述后说的一句话。当时的情况是我正在喝酒,听了他的最后一句话差点儿呛死过去,因为这句话颇具文学味,枉我平日自命为文学青年却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这使我感到很惭愧也很自卑,毕竟查必良只是个混混而已。天分这种东西真是没办法的事。

你拽什么拽,再有文学味,你也不过是一混混而已。

这是我当时想说的话。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最终没有讲出来。根据查必良睚眦必报的个性,在他以后成为老大似的人物时,我很可能会下半生生活不能自理。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虽然查必良成为老大的可能性几乎为负值,但我还是不能冒那个险,这说明我是一个很小心的人。即使我们现在是朋友,众所周知,那些大人物的朋友最后都在大人物身边消失掉了——远走他乡或是被干掉了。更有可能他们变成了大人物成功的一盘下酒菜,就算变成菜也是很痛苦的事。

在当年,大人物还没有成为大人物,还在街边吃一块钱的牛肉面大发感慨时,他的朋友们可能也说过:

你拽什么拽,再感叹,你也不过在吃一块钱的牛肉面。

其实牛肉面是很好吃的。

在进Y中时,查必良其实也是牛逼闪闪的人物。他以少有的分数进入这个乌不拉屎的Y中,这是进去后才明白的事。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查必良争强好胜的个性,他想力争成为Y中的头面人物,也就是招牌,也就是你走在前面,后面会有很多丫头片子吮着手指小声嘀咕的人物。然而生活就是这样总不能让人如意。那个号称帅得发烧、酷得发烫、成绩好得一塌糊涂的、人称“玉面小飞龙”的陈森最后抢走了这块金字招牌。这也使他们结下了梁子。可是长相这种东西也是没办法的事。查必良开始十分用功,想取而代之,可是效果不甚理想。这点可以理解,就如剑术无双的大剑师,想在自身的基础上产生那么一点点的飞跃,也是难于登天。这当然不是说查必良的成绩已无敌于Y中,只是个比喻,仅此而已。

这一点应该会对查必良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这是多年后我分析得出的结论。这说明我是一事后诸葛亮,然而能当上诸葛亮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牛逼的人物。这在我这种平凡人的眼中是一件不爽的事,只能感叹为什么牛逼的人会那么多。仿佛他成了贱卖的商品,人人可得之。这对牛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很显然。

这一年查必良16岁。我说到此大家应该明白,没错,青春期未了,突然的到来撞击着少年查必良情窦初开的心田。这实际上是一件十分可恶的事。大家知道狮子老虎大象发情时,会四处乱窜,寻找受害者。被它们撞见的雌性真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毕竟也是为了繁衍,于是开始无休止的性交。这么说好像查必良是一禽兽,事实上查必良的眼光之准就像现在的星探一般,他看上了在整个年级中传说中的一位女性——张娜娜。之所以说她是个传说,因为据说她在上幼儿园时已经有诱使两个小屁孩为她大打出手的魅力。这当然只是个传说,因为我上幼儿园时是连男女都分不清的,这完全说明我那时是一SB。传说是不能相信的,尤其是这校园中的传说。比如我的同学的哥哥被七个人群殴至吐血,传出来已变成英雄铁胆战七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传这些话的人我看有当天桥说书人的潜质,因为他们实在说的是风起云涌,天昏地暗,逼真得要死。据说这已被引为校园十大经典战役之一,想来的确诡异。但听说张娜娜已有自己的狗仔队,并定期向校内传播她的桃色新闻。比如她和严风在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接吻一次,传得香艳刺激,让人不堪入耳。当然对我来说是比较羡慕的。  严风传说是张娜娜的现任男朋友。他比我们高一个年级,实际上是一流氓无赖小混混,而且长得实在是很有创意,谁也不能明白张娜娜为什么会看上他。在此之前,张娜娜有过很多的男朋友,有班长、团支部书记、小组长,当然也有无业游民,还有像我一样自命不凡的文学青年。也许她想换换口味,女人的心真是难以揣测,这是身为男人的痛苦。

美女与野兽在很早的童话故事中就有,这说明童话与现实联系紧密。

实际上是查必良的不对,因为他是第三者。即使他看不惯也应该忍耐一下,毕竟野兽是不好惹的。而且第三者实在是让人唾弃的角色,因为他们通常只会骗财骗色。即使这也没关系,他至少也应该调查一下严风的背景,就像你欺负一个小孩时至少要看看他的身后有没有一个强壮的父亲。

严风是个无赖,而且是个很穷的无赖。这又使人产生怀疑,张娜娜究竟为什么要和他在一起?当然,我们可以把张娜娜想得高尚点儿,那么她想的应该是那句古话:爱是没有理由的。况且情人眼内出西施,当然也可能出宋玉、潘安。众所周知,他们都是有名的小白脸儿。

无赖通常要有背景,也就是说要有人罩着他。这是严风引以为傲的事,因为他的哥哥现在关在城西三十里外的那个监狱里做苦役,比如种田、挤牛奶甚至挑粪。严风的口头禅是“再嚣张就放我哥哥出来捅你”,实际上他哥哥在里面好可怜,惨兮兮的。在过去,比如我哥哥坐牢了,我是绝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这说明我很爱面子,我真该死。现在反而成了一种资本,早知道我也应该有个哥哥。

实际上他哥哥进去得也是很无奈。他哥哥当时在家也就是一无业游民,正准备出外打工,勤劳致富,可是他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看人打架。当两方打得天昏地暗时,他就会在旁边喊“加油”。众所周知,打架是很危险的,看打架也是很危险的。这时从人堆里飞出一块砖头,这个世界上巧的事情很多,倒霉的人也很多。他哥哥被砸中脑门,差点儿死掉,躺在床上休养了足有半个月。在他病好后,竟然不知悔改,又去看了一次打架,这次他没有喊“加油”,因此飞出来的不是砖头而是一把刀,割伤了他的胳膊,那血流得跟井喷似的,这说明他哥哥是很壮的。这次他冲进人群,他看清了那个玩飞刀的人,事实上那人也很无辜,他的刀是被人打飞的。严风的哥哥是不会管这些的,一刀子下去,诞生了一个重伤者和一个犯人,真是讽刺。事实上如果是我,我也会冲进去。他哥哥那时一定很伤心,他在狱中一定还会叩问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是你,就是你。有些事情是没办法的,我说过。

P11-14

序言

充满革命性的“80后”青春写作

“80后”以其活力四射的青春写作而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为什么“80后”一定就是青春写作,难道每一代人不是都在自己的青春期和自己的青春写作吗?

首先得从“80后”这个概念说起。“80后”是近七八年来的一个持续引人关注的文学话题。但它看上去又是一个伪话题,从“60年代出生”到“70年代人”,接着是“80后”,现在又出现了对“90后”的呼喊,仿佛批评家们已经黔驴技穷,只能以年代的更迭来解释文学的发展趋势。但我还想来讨论“80后”的话题,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一直未讨论到“80后”最富有意义的地方。“80后”绝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的概念,它的背后包含着新文学革命的内涵。

我是从阅读“80后”的作品中逐渐感受到这一点的。在阅读中我发现很难说我读懂了“80后”,我对他们作品的理解也许仅仅停留在文字表层的意义上,与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有时相去甚远。我觉得这不单纯是我个人的事情,因为我所读到的一些批评文章(这些批评文章基本上是非“80后”的人写的)对“80后”的理解与我大致上持相同的思维出发点。但当我对“80后”阅读得比较多了以后,就有了 个强烈的印象,“80后”完全是在另一个知识系统中进行思维和言说的。他们自称“新新人类”,我看是非常有道理的。也就是说,“80后”这一代人虽然采用和我们一样的语言文字进行写作,但他们的语法关系以及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对称关系已经悄十肖发生了变化。而我们仍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的写作,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对他们的内心毫不理解,这也就造成了人们普遍对“80后”采取一种贬斥态度的结果。如果以知识系统来衡量的话,我们的知识系统属于古典时代,“80后”的写作则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终结。

我是从现代化运动的角度来界定古典时代的。我以为,从新文化运动起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应该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酝酿和奠基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可以称之为古典时代。新文化运动是为现代化运动作精神;隹备和先导的,这种精神;隹备和先导作用基本上以革命和启蒙的方式进行,而其思想核心便是现代性。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漫长的酝酿和反复的试探,社会积累起了必要的现代化的能量,开始寻求释放的渠道了。我们可以把80年代看成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期。而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化运动才可以说真正步入正轨,很快地,中国就像一辆不断提速的列车,攒足了劲儿疯狂地追赶上去。因此从现代化运动的进程看,90年代应该标志着古典时代的终结。古典时代适应革命与启蒙方式的文化精神无法给这辆提速的列车提供燃料了。

“80后”出生于旧时代逐步坍陷的时期,成长于新时代秩序逐步建立的时期,他们的精神主体属于新的时代,属于未来。他们具备了充当革命者的客观条件,因此他们进行的文学写作或许就是在酝酿着一场文学革命。为什么说“80后”的成长时期是一个新时代秩序逐步建立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大致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余年间,这一段时间正处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的社会变革之中。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社会变革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真正从思想层面进入到经济、社会层面,由纸面上的现代化进入到实践中的现代化,从局部的现代化进入到全面的现代化。但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明显地处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形态并置的状态。这就造就了中国式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早在80年代的先锋文学,以及90年代以后的文学世俗化潮流里,后现代往往成为创新的一个标志。但那时候基本上是处在学习、模仿的阶段,基本上是形式的后现代,他们的后现代多有一种做作、虚假、生硬的成分,有一种“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情绪。而我以为,“80后”完全是在后现代的熏陶中长大的,是后现代的乳汁抚养大的,他们的血管里流的就是后现代的血液。所以,他们的后现代完全是他们的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是他们思维方式的自然表达。

所以,要正确认识“80后”,就要正确认识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的文化特征,它的内涵复杂多义,甚至互相矛盾,呈现出不确定性、零乱性、非原则化、无我性、卑琐性、内在性、非中心等特征。我们往往在负面价值判定的基础上来接受后现代,后现代于是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实际上这种判断是不准确的。后现代具有一种革命性,后现代性也是一种现代性,它是现代性的自我反思、自我重构和自我超越。“80后”正是以一种充满革命性的后现代精神完成了他们的青春成长期的仪式,并开始了他们的青春写作的。我们有理由对他们寄予更多的期待,如果我们从他们的青春写作中发现了更多的革命性因素时,就会知道我们的这种期待不是虚幻的。

书评(媒体评论)

珍爱文学,亲近生活,叩问良知,诚实写作,这也是我对我年轻的同行们的希望。希望我们共勉。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

青年作家是中国文学的未来,我们对他们寄予非常深厚的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胡平

抓住一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充分探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我们已经不是孩子,如果我们自己不去超越自己,就没有人会替我们去超越。

——青年作家 张悦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催枯拉朽的爱/青春文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海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0204
开本 32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