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出思维的迷宫--中外著名哲学悖论解析
内容
编辑推荐

悖论问题牵涉面很广,与语言、逻辑、思维等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和思维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大范围的争论。本书将从哲学的视域探讨悖论问题,在较高层次上把语言、思维、逻辑,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发。

让我们跨进哲学悖论的大门,一起探索这座智慧而神奇的迷宫内部的奥秘吧!

内容推荐

“我正在说谎”——这是句真话还是谎话?如此简单明白的命题为什么会产生自我矛盾而且难以解决呢?到底谁出了错?——是世界?是思维?是逻辑?还是语言?

人的思维极其复杂,直到今天还存在着众多的思维之谜没有明确的答案。而思维中的悖论又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好像让我们的思维陷入一座空旷而无边际的迷宫,旋来转去总也找不到可靠的出口……

本书选取了语言、现实、文化、逻辑、认识五个方面的42个思维悖论,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并加以简明的分析解说,希望给不同领域的读者思维上的启迪。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语言悖论

 1.欧布里德五大悖论:我正在说谎吗?

 2.鳄鱼悖论:怎样兑现自己的许诺?

 3.理发师悖论:要不要给自己理发?

 4.预言家悖论:未来的事能不能准确预见?

 5.松鼠悖论:猎人是否绕着松鼠转了一圈?

 6.公孙龙两大悖论:白马是不是马?

 7.本体悖论:哪一艘是真正的“王后号帆船”?

 8.父子悖论:先有爸爸还是先有儿子?

 9.翻译悖论:译文能够既信又达又雅吗?

第二部分 现实悖论

 1.赫拉克利特悖论:能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

 2.人性悖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3.现代化悖论:为什么既学西方又反西方?

 4.莱布尼茨悖论: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5.老聃悖论:“为道”与“为学”正好相反吗?

 6.平等悖论:自由与平等能不能兼容?

 7.第欧根尼悖论:人要像狗那样活着吗?

 8.英雄悖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9.黑格尔悖论: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吗?

第三部分 文化悖论

 1.菜园悖论:虫吃青菜该不该?

 2.德尔图良悖论:为什么要信仰荒谬的?

 3.价值悖论:清水与钻石哪个更值钱?

 4.囚徒悖论:坦白还是不坦白?

 5.僧肇悖论:事物是变迁的吗?

 6.纽科姆悖论:选择哪个箱子钱更多?

 7.奥斯莫悖论:我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8.淘汰悖论:劣币怎样驱逐良币?

 9.决策悖论:为什么要少数服从多数?

第四部分 逻辑悖论

 1.芝诺四大悖论:阿基里斯能不能追上乌龟?

 2.老虎悖论:怎样推断老虎的藏身之处?

 3.惠施十大悖论:天与地哪个高哪个低?

 4.蒙提霍尔悖论:应该变换原先的选择吗?

 5.归纳悖论:从重复现象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6.统计悖论:抽象的数字能说明什么?

 7.全能者悖论:上帝能不能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大石头?

第五部分 认识悖论

 1.普罗泰戈拉悖论:人是不是万物的尺度?

 2.高尔吉亚三大悖论:万物存在还是不存在?

 3.苏格拉底悖论:怎样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4.战国辩者十三悖论:鸡有三只脚吗?

 5.嵇康悖论:声音有没有哀愁与欢乐?

 6.陆九渊悖论:我心就是宇宙吗?

 7.怀疑者悖论:能不能怀疑自己的怀疑?

 8.鸡蛋悖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2.鳄鱼悖论:怎样兑现自己的许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做出一些许诺,比如“今天下班后我去你家!”“三年之内我把欠款全部还清!”。对于那些能够按时兑现自己诺言的人,我们总是赞赏有加,说某人“一诺千金”或者“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是很少有人注意,有些很简单的许诺却是无法兑现的,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君子。本篇的“鳄鱼悖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鳄鱼悖论”的故事当然不是真实的,据说最早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讲出来的,并进行了若干探讨。

从前有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孩在湖边玩耍,忽然从湖水中窜出一条大鳄鱼,一口咬住了那个小孩。接着,鳄鱼洋洋得意地对那位惊慌失措的妈妈说:“请你猜一猜啊,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呢?我向你保证,如果你猜对了,我就把小孩毫发无伤地还给你;如果你猜错了,那就对不起,我就会吃掉你的小孩!”

那位悲伤的妈妈想了想,回答说:“我猜你肯定会吃掉他的!”

这时鳄鱼便陷入一个悖论当中,无论鳄鱼怎样做,都无法兑现自己的许诺。因为鳄鱼的诺言有两项内容:

A.如果妈妈猜对,我就释放小孩;

B.如果妈妈猜错,我就吃掉小孩。

在妈妈表达了猜测之后,鳄鱼的行为只有两种选择,而这两种选择都与鳄鱼原先的诺言相违背。

鳄鱼的第一种选择,把小孩吃掉。这种选择的结果证明那位妈妈的猜测是正确的,按照鳄鱼原先的许诺(A),此时鳄鱼应该把小孩“毫发无伤”地归还啊!但是鳄鱼却把小孩吃掉了,所以鳄鱼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鳄鱼的第二种选择,把小孩放掉。这种选择的结果证明那位妈妈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鳄鱼原先的许诺(B),此时鳄鱼应该把小孩吃掉啊!但是鳄鱼却把小孩释放了,所以鳄鱼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许诺却无法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悖论呢?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鳄鱼的许诺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前提条件(妈妈猜对或者猜错),二是鳄鱼的行动(吃掉小孩或者放掉小孩),鳄鱼将根据前提条件来采取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许诺的第一层内容(前提条件)决定了第二层内容(鳄鱼的行动)。然而问题在于,妈妈猜测的对象恰好是鳄鱼的行动,这就意味着,妈妈猜测的对错是由鳄鱼的行动决定的,鳄鱼可以让妈妈猜对(照着妈妈的猜测去做),也可以让妈妈猜错(违背妈妈的猜测去做),即鳄鱼许诺的第二层内容(鳄鱼的行动)又反过来决定第一层内容(前提条件)。

在鳄鱼的许诺中,既是前提决定结果,又是结果决定前提,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从而给自我矛盾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许诺具有自相矛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那位妈妈的回答是很聪明的,她猜测的鳄鱼行动是与其许诺的前提相矛盾的那种(吃掉小孩),所以她把鳄鱼许诺的矛盾从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最终使得鳄鱼无论怎样行动都没办法兑现自己的诺言。

如果那位妈妈做了相反的猜测(放掉小孩),那么鳄鱼就自由了,无论它怎样行动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鳄鱼可以吃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测是错的,按照原先的许诺(B),鳄鱼有权利吃掉小孩;当然鳄鱼也可以放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对了,按照原先的许诺(A),鳄鱼也就应该把小孩放掉。

可以很容易发现,鳄鱼悖论与说谎者悖论具有同样的逻辑构成,都是一种否定性的“自我关联”。在说谎者悖论中,引起悖论的那句话(我正在说谎)是对自身的判定,而且是否定性的命题,如果不是对自身的判定(如“他正在说谎”),或者如果不是否定性的命题(如“我正在说真话”),都不会引起悖论。  在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一书中出现过类似的悖论。唐吉诃德的仆人成为一个小岛的统治者,那里实行一条奇怪的法律:所有来小岛旅行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旅行者的回答是真实的,就可以在小岛内自由行动;如果旅行者的回答是虚假的,就会被绞死。后来有一天,有位刚上岛的旅行者回答说:“我来这里就是要被绞死的!”结果可想而知,小岛的执法者面对与刚才鳄鱼同样的处境,不论怎样处置这位旅行者,都与那条法律相矛盾。最后只好废掉了那条奇怪的法律。P8-10

序言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发展了几百万年,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个真实的客观世界。为了弄清这个世界的真面目,我们需要不断地开动头脑,这就是思维;思维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违反规则的思维是无效的,这些规则就是逻辑;而我们思维的结果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与别人进行分享与交流。

从世界到思维,再通过逻辑到达语言,这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千百次重复,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世界——思维——逻辑——语言,四者好像是完全协同一致的东西,给人类营造了一个安稳舒适的家园。

但是,很不幸,我们遇上了“悖论”。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的思想家就发现并探讨了许多类型的悖论。所谓“悖论(Paradox)”,简单地说就是自相矛盾的命题,有些悖论初看起来完全正常,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矛盾,而且是自我纠缠在一起难以解决的矛盾。通常人们把悖论从命题的表现上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命题看起来肯定错了,实际上却是正确的,第二种命题看起来肯定是正确的,实际上却是错的,第三种命题在推理上无懈可击,但最终却导致明显的矛盾。本书所讨论的“悖论”界定比较宽泛,包括通常含义的悖论,也包括通常不作为悖论看待的一些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具有奇特含义的命题。

大家都知道,最简单也最出名的悖论就是“我正在说谎”——请问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呢?如此简单明白的这类命题为什么会产生自我矛盾而且难以解决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世界?是思维?是逻辑还是语言?肯定其中有一个环节或者几个环节出了毛病。

首先,问题可能出在语言当中,因为日常语言十分含混,无法精确表达客观世界。以前我们过分相信语言,总以为语言与世界的联系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大家都认可的,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比如“绕着某物转一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无聊”?什么是“感兴趣”?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歧义太多,这是造成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提高语言的精确性确实能避免这一类的悖论。

其次,问题可能出在逻辑当中,因为逻辑与世界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列宁认为,逻辑规则来自我们以往的亿万次实践的积累。而现实生活中,符合逻辑的并不一定存在于世界中,同时世界上存在着诸多违反逻辑的现象。逻辑学自身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逻辑、符号逻辑、辩证逻辑、超协调逻辑等,试图通过纯粹逻辑手段来解决悖论问题也是难以奏效的。

再次,问题可能出在思维当中,因为思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人类与别的动物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思维,试图通过思维把握现实世界。但是另一方面,思维在运用各种工具对世界进行加工整理的时候,肯定会舍弃许多因素,使得世界抽象化的同时失去了原本丰富多彩的面貌。于是许多命题的相反命题也能够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下成立,类似康德的四种悖论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最后,我们会发现,悖论的产生与现实世界关系密切。人类所面对的世界具有无穷无尽的因素与性质,而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通过语言、逻辑和思维所把握的,似乎只是世界的很小一部分,说不定只是微不足道的那部分。人类现有的工具和手段难以达到对世界的整体性和本质性的认识,所以出现一些相互矛盾的悖论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悖论问题牵涉面很广,与语言、逻辑、思维等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和思维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大范围的争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悖论问题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结,如果单纯从语言学或逻辑学或思维学的角度去探讨都会失之偏颇,难以抓住悖论的本质而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本书将从哲学的视域探讨悖论问题,在较高层次上把语言、思维、逻辑,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发。

即便读者对哲学不感兴趣,我们同样可以在解析悖论的过程中,学到一些有用的思维方法,让自己的头脑更加灵活,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广阔,对于认识现实世界和各种事物会有很大的帮助。

让我们跨进哲学悖论的大门,一起探索这座智慧而神奇的迷宫内部的奥秘吧!

后记

本人读大学的专业是哲学,后来一直在大学里教哲学。在多年的哲学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哲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来说,其最大的作用首先就在思维方面,哲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思维方法。

人的思维是极其复杂的,直到今天还存在众多的思维之谜没有明确的答案;而思维中的悖论又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好像让我们的思维陷人一座空旷而无边际的迷宫,旋来转去总也找不到可靠的出口。

美国逻辑学家雷蒙德·斯穆里安曾经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1925年4月1日,6岁的雷蒙德卧病在床,传染上了流感或诸如此类的什么病。

一大早,哥哥埃米尔跑进雷蒙德的卧房说:“喂,弟弟,今天是愚人节。你向来没让人骗过,今天我要骗骗你啦!”

那一整天雷蒙德都等着他哥哥来骗,而埃米尔却不动声色。直到深夜,妈妈问雷蒙德:“你怎么还不去睡呀?”

雷蒙德回答说:“我在等哥哥来骗我。”妈妈转身冲埃米尔说:“你就快来骗骗他吧!”

哥哥这才调过脸望着雷蒙德说:“你是等着我骗你喽?”雷蒙德说:“是啊!”

埃米尔说:“可是我没骗你吧?”雷蒙德说:“没有啊!”

埃米尔说:“你以为我会骗你,而且等着我去骗你,但是我却没骗你,所以你已经上当了!就是说,我已经把你骗啦!”

请读者想一想,那位雷蒙德到底受骗还是没受骗呢?如果他没有受骗,但是他一直认为他哥哥会来骗他的,但他哥却没来骗,所以他实际上受了骗;如果说雷蒙德受了骗,但是他哥哥什么事都没做啊,骗了他什么呢?

类似的思维迷宫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很多领域,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当初次进入“悖论”这座迷宫的时候,人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到处碰壁而一无所获;此时需要静下心来,紧紧抓住其中的主要线索,冲破各种常识带来的障碍,朝思维的深处和高处前进,最后就能达到智慧旋宫的顶点,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快体验。

本书选择了具有哲学含义的思维悖论数十题,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并进行了简明的分析解说,希望给不同领域的读者以思维上的启迪。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帮助,我先生梁良良教授帮我译出一些外文资料,并撰写了部分篇章,张静芳、龚梅等人帮我搜集了不少素材并进行了整理加工,王吉胜社长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支持;写作时还参考了已经出版的研究成果和书刊资料,并搜集利用了网络上的一些图片。在此对诸位亲朋好友以及相关作者和出版者致以深深的谢意!

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让我们沉下心来思索这些哲学悖论,就相当于做一次“头脑体操”,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深邃而开阔、清晰而流畅,从而信心百倍地迎接明天的挑战!

黄牧怡

南京审计学院

2008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出思维的迷宫--中外著名哲学悖论解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牧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1163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04-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