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近毛江森
内容
内容推荐
走近毛江森编委会编著的《走近毛江森》为毛江森院士传记,通过真实史料来记述毛院士坎坷、感人、不凡的人生故事,以及其为国家、社会、人民作出的丰功伟绩。书中包括关于毛院士的访谈纪实、人生札记、书刊文摘、主要论文以及各种反映其生平事迹和贡献成就的报道和文章,文字和图片并叙,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我国一代科学家的人生风采。
目录
毛江森简介
毛江森:大医精诚,一生为了百姓
毛江森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与贡献——199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报书
人生印迹
不倒的丰碑
黄土地不会忘记
抉择
吾更爱真理
扬帆远航求学路
又上了一堂杭高课
站在科学的前沿
走进“社会大学”
记忆中的上医
访谈纪实
访谈(一)
访谈(二)
访谈(三)
书刊文摘
消灭甲肝,泽被苍生——病毒学家毛江森院士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评价甲流防控:甲流病毒跟SARS有很大区别
把知识变成资本
病毒学家提醒: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
甲肝疫苗的发明者——记著名医学病毒学家毛江森院士
教师节,毛江森院士为母校老师献上“奖教基金”
历史深处——“6·26”医疗队在陇原
毛江森:为消灭甲肝而奋斗
毛江森:我毫不犹豫地回到祖国
毛江森的三大“情结”
毛江森院士的烦恼与思考——以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发展为例
毛江森院士谈——病毒与“非典”
毛江森院士追忆名师
毛院士赤子心,为家乡多贡献
毛江森院士资助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学子
我国甲肝减毒活疫苗疗效国际领先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记“6·26”赴甘医疗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
浙江10年观察证实,甲肝疫苗保护率达100%
一剂次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后的免疫记忆反应——17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求知欲成就了事业
做什么,不做什么
讲话与题词
在杭州高级中学“毛江森奖教基金”成立会上的讲话
印度合作讲话
在杭高百年华诞庆典上的讲话
在普康一上医大“优秀教师基金会”成立时的讲话
在救灾(汶川8.0级大地震)捐献会上的讲话
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五十华诞上的讲话
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宣布设立“浙江省科技咨询委员会”决定上的讲话
在设立普康公司上医奖教基金会上的讲话
给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训题词
为中山大学《医学信息荟萃》杂志题词
附录:毛江森主要论文目录
序言
毛江森:大医精诚,一生为了百姓
科学上的判断不是拍脑袋的产物,它要求占有尽可能
多的现有和过去的资料:它要求提出的判断符合逻辑,能
解释全部表象;它要求温故知新。
——毛江森
结缘上医
毛江森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的一个“毛”姓聚居的小
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时,父母根据家族的命名规
则,为他取名毛维书,是维字辈。毛江森小时候常常生病
,别人得麻疹十天半月就可痊愈,但他病了40天才好,父
母为此操碎了心。20世纪30年代,农村无医无药,只有算
命先生。算命先生说毛维书命里缺木,因此就将“毛维书
”改为“毛樟森”。上学以后,毛樟森嫌自己名字笔画太
多,就自己做主将名字改为“毛江森”,一直用到现在。
改名是件小事,但自幼的体弱多病对毛江森影响很深
。他一直记得,自己幼时得麻疹一病40天,母亲常常在他
床边“吧嗒吧嗒”地掉眼泪,说道:“维书啊,你怎么还
起不了床呢?病我帮你生吧,你快好起来吧。”就是这样
的儿时经历影响了他对职业的选择。毛江森上高小的时候
功课特别好,算术是全班最优秀的,唯独体育不及格,按
学校规定是要留级的,好在校长网开一面,考虑到他的学
习成绩优异,刻苦努力,便准予升级。毛江森后来考入全
国知名的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高中还没毕业,老师就
建议他以同等学力考大学。毛江森在高中时最喜欢物理和
数学,本来想报考数理专业的,此时,父母的一封来信使
他改变了志愿。信中说:“你从小体弱多病,把你带大实
属不易,你还是念医吧。”他想到,家人深受病痛之苦,
弟弟夭折,姐姐多病,农村的孩子从没有见过白大褂,也
没有吃过一片药。农村无医无药,生存很不易,于是他便
报考了国立上海医学院,即后来的上海医科大学。毛江森
在上医做了6年的医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医学
走的是一条奉献之路”。上医有一批精神高尚、学术一流
的名教授、名医师,他们治学的严谨求实、对患者无微不
至的关爱,一直激励着他在从医和科研道路上发扬“上医
精神”,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心血。
执着科研
虽然毛江森学医的初衷是成为一名医生,想通过行医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当时新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
院需要一批学生。于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
院病毒学系,从事病毒学研究,致力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
疫苗免疫学及病毒学研究,并与他人合作提出和建立了人
胚肾传代细胞系,传代应用至今。
1960年,中国病毒学的奠基人黄祯祥教授提名毛江森
做他的助手。在此期间,毛江森建立了乙型脑炎病毒一鸡
胚单层细胞系统干扰素的产生和鉴定系统,并较全面地研
究了高滴度干扰素产生的条件,开拓了我国干扰素的研究
工作。年轻的毛江森还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6篇
论文,分析了干扰素的产生机制、测定方法和抗病毒作用
等因素,这是中国最早的干扰素研究文献。
1963年,毛江森晋升为助理研究员。面对病毒科研中
的一道道难关,毛江森毫不松懈,树立信心,不断去寻找
攻关的办法。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与世界医学学术交
流很少。当时毛江森家就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图书馆旁边
。即使是困难时期,图书馆里也有很多外文书籍和杂志。
为获取前沿信息,毛江森每天早晨赶到图书馆,翻阅国内
难得寻觅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原版的医学、病毒学、医学生
物等方面的杂志,一天要在图书馆内待上十多个小时,直
到晚上闭馆才回家。有一天,毛江森在一本新到的美国国
家科学院院刊(PNAS,1964)中,看到一篇Temin教授的研
究简要报告,他将劳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ms,
RSV,即一种致家禽肿瘤的RNA病毒)接种到艾氏腹水瘤细胞
,病毒感染后,Temin教授发现除了病毒特异的RNA外,还
发现了少量病毒特异的DNA。这一结果让毛江森眼前一亮,
非常兴奋。因为当时在分子遗传学上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
所谓的“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是由:DNA转录给RNA,
再译成蛋白质。Temin教授的这一发现,显然与当时的“中
心法则”是相违背的。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毛江森经过
再三思索,觉得“莫非遗传信息有可能从RNA传递给DNA?
”作为一名年轻的助理研究员,作为中国医学病毒学界的
“初生牛犊”,毛江森并没有盲目相信权威,而是用科学
的方法勇敢地质疑并否定,提出了这一重大的命题,成为
当时国际上认识到有这种可能性的极少数科学家之一。这
时,正好有一家杂志社向毛江森约稿,他便撰写了《病毒
感染细胞的机理》一文,指出“遗传信息有可能从RNA传给
DNA”,即遗传信息的逆转录。1965年论文发表后,引起这
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的关注,而这一十分重要的认识后
来被证实是诺贝尔奖的命题。
……
肩负责任
毛江森院士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近六十载,取得了丰
硕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在干扰素与甲肝减毒活疫苗等方
面之外,他为其他病毒病的研究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
其是某些不适合用疫苗来进行预防的病毒病。
2003年年初,SARS在我国横行,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和
极高的病死率,且病原当时尚不清楚。有人说是衣原体,
有人说是生物战,也有人怀疑出现了新病毒,这使得百姓
和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毛江森作为该领域的专家,觉得有
责任为政府分忧,他研究了SARS的疾病性质、临床表现及
流行特征,又对近30年来的新病毒病进行了回顾,提出病
原很可能是来自野生动物的病毒。这种科学的判断,对防
治“非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江森还建议,
预防SARS最好是从生态性预防入手,因为研制疫苗不仅会
造成人力与财力上的浪费,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而用生
态性预防的方法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今,毛江森院士已是头发花白的耄耋老人,而一提
起人们闻之色变的病毒,他却如数家珍:脊髓灰质炎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麻疹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因
为,这位老人几乎一生都在和病毒打交道,特别是被称为
“魔鬼”的甲肝病毒。他说,为人类寻找降服甲肝病毒的
疫苗是他身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毛江森院士为人谦逊,乐于思考,勤于求知,相信科
学,探索真相;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需
要,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安全健康。古语云“医者仁术”,
毛江森以他数十年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研究实践诠释了这个
医学真谛。正如他所言:“我是一个出生于小山村的农家
孩子,经历并不平坦,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生都想为
百姓减轻一点病痛,并将矢志不渝。”
导语
毛江森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的一个“毛”姓聚居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时,父母根据家族的命名规则,为他取名毛维书,是维字辈。毛江森院士为人谦逊,乐于思考,勤于求知,相信科学,探索真相;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需要,为了让老百姓能够安全健康。古语云“医者仁术”,毛江森以他数十年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研究实践诠释了这个医学真谛。走近毛江森编委会编著的《走近毛江森》通过真实史料来记述毛院士坎坷、感人、不凡的人生故事。
精彩页
不倒的丰碑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这么一个医学科技悖论中: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解决了许多传统的疑难杂症,捍卫了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开发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的病毒以更猛烈的方式袭向人类。21世纪初,从SARS到禽流感的一系列流行性传染病,由于其突发变异性、易传播性和高致病性,日益成为公众健康生活的巨大阴影。
时至今日,当提及2003年那个春天,仍有许多人心有余悸——这场自然对人类的突发袭击考验了整个社会,而首先要交出答卷的,就是流行性传染病学专家们……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千古佳句使西子湖遐迩闻名。在杭州西子湖畔临湖花坛,绿草如茵,花团锦簇。草坪上耸立着一座2米多高的雕塑,三块花岗岩石碑呈书形耸立,主体部分是青铜铸就的“希望”浮雕:四双手紧紧相握象征众志成城的图形,上部呈表示胜利的“V”字形,下部是相互支撑的人字结构,上下部分合成的“H”形,又代表了“杭州”(HangZhou)和“希望”(Hope)。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雕塑,是一座记录杭州人民奋起抗击“非典”的永远不倒的丰碑。它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在2003年春夏之交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杭州市各级领导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各界群众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操。这里面一定也铭记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在“非典”袭来时几度发表重要讲话,对战胜“非典”的不可磨灭的功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2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第一例“非典”病例,随后的两个月里,“非典”在“珠三角”传播和蔓延。2003年3月,“非典”正以北京为中转站悄悄地向全国各地流行,4月北京疫情加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疫情已经蔓延到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可是4月20目前一直没有获得正确的报道。信息的模糊导致传言、谣言四起,更增加了民众的恐惧心理。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丽的杭州同样不能幸免。2003年4月19日,杭州发现3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杭州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迅速召集市卫生局、各区有关负责人连夜开会,在没有方案可供比较选择的情况下,听取了专家的建议。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卫生部门雷厉风行,立即行动,将病人转送到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并立即对病人居住过的上城区“在水一方”等住宅小区实行隔离,卫生防疫人员、派出所警察、社区工作人员都紧急动员起来。第二天,隔离区的人一早醒来看到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都惊呆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全被打乱,不能上班,不能逛街,只能待在家中。他们被告知要过12天的隔离日子,这是政府的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平时联系不多的邻居在灾难来临的时候突然觉得人的情感需求是那么重要,他们开设了网上论坛,相互之间谈开了,显得那么亲切,特别有人情味,许多过去未曾说过几句话的邻居通过电话拉起了家常。面对无情的灾难,作为有责任担当的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面对突发的危机,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冲上抗击病魔的第一线。还有警察、社区工作者……他们以自己无私的奉献,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不寻常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知难而上的精神。2003年4月28日,《杭州日报》的一篇报道记录了杭州市卫生局局长邬丽娜4月26日一天从早上8点到深夜12点的行程:为了决战“非典”,她奔赴医院了解病人情况,向市政府汇报,走访疫点和留验点,答复工作请示,一天最缺的就是睡眠。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紧急部署行动,决心打一场战胜“非典”的攻坚战。全省各地各级领导和部门严阵以待,机场、车站、码头、宾馆、旅店都实行健康登记制度,“常规武器”是一台台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宽”成了大家的共识。街上、车上处处可以看到戴口罩的人,进出公共场所的人出奇的少,饭店、宾馆等商家直叹生意清淡。“非典”流行时期,由于杭州市启动了应急预案,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的传播,受到了卫生部的肯定。
2003年4月25日,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朱立毅、何玲玲采访中科院院士、病毒学专家毛江森。毛江森说:“根据以往对付新发现病毒的经验,我认为严格的隔离措施是防治‘非典’的最有效的办法。由于“非典”是由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短期内难以找到特效的预防方法,因此严格执行‘早报告、早隔离’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P21-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近毛江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走近毛江森编委会
译者
编者 走近毛江森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185717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650
CIP核字 2019001575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60
186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