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的选择
内容
内容推荐
《人生的选择》共收录郭光华随笔63篇,约19万字,其中包括游记28篇、人物印象11篇、读书笔记10篇、生活感悟14篇。本书收录的随笔作品包括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身边人和事的感悟以及阅读文章的读后感想等,通过一系列的随笔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细腻的情感。
作者简介
郭光华,教授。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教。
目录
一 游记
海南访东坡
眼前有景道不得
坎儿井的智慧
德夯姑娘的魅力
问计隆中
茅山之花
走马观花访台湾
在泰国看“人妖”
塞班岛的记忆
蓝山的气质
在巴黎过足艺术瘾
在欧洲自由穿行
维也纳之魂
布拉格的荣耀
瑞士深度游
黄石公园的地质奇观
犹他州的国家公园
美国的将军树与国王谷
美国的西北角
夏威夷风情三重奏
美国金门大桥印象
迈阿密的阳光
寻访海明威故居
游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美国苏必利尔湖
黄色新闻大于城堡游
美国大学:被宽容的恶作剧
多彩加拿大
这雷鸣般的宁静——观尼亚加拉大瀑布
二 人物印象
我的瑞士同屋Matthias
同学阿潘
印象斗哥
我的青椒岁月
新传院的那些人和事
口述中的子卿先生
忆父亲
父亲这一辈子
母亲的乡村教师生涯
女儿要减肥
女儿是个小棉袄
三 读书笔记
天子呼来不上船
王安石:凌寒独自开
千古一独钓
1084年热点事件:苏王会
纸上读得辜鸿铭
《霸王别姬》中的人生选择
神秘的海南热带雨林
从两则寓言说起
走不出的怪圈
先锋的品格
四 生活感悟
5月23日的玄机
二十六年的变与不变
记忆中的三塘铺火车站
难忘湖大那条“堕落街”
小区相册:民主进行时
一次打出租车的经历
剑的故事
你的提醒像把火
师大的木兰
苍柏之死
南京大学不合并
手机与大学生
戏说民歌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发刊词
后记
导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生的选择永远在路上。郭光华著的《人生的选择》结集了六十三篇散文随笔。本书收录的文章,大多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过。
散文之“散”,随笔之“随”,讲求的就是率性为之,为情造文。作者一直坚持,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真实的人和事,抒发真挚的情与意。
后记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生的选择永远在路上
。这里结集了本人六十三篇散文随笔,它的正式出
版,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此情可待成
追忆。
本人长期在高校从事基础写作和文学写作等课
程的教学。教学之余,试图自己写点作品,既可保
持创作激情,也想作为教学范例。写作对于大学生
来说,实在是太重要。这些天“朋友圈”中热传清
华大学将在全校范围内正式启动“写作与沟通”必
修课,并覆盖所有本科生。这实在是明智之举。对
我的写作教学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鼓舞。
我一直主张,散文随笔的写作,最好是一种非
职业化的状态。散文之“散”,随笔之“随”,讲
求的就是率性为之,为情造文。所以我一直坚持,
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真实的人和事,抒发真挚的
情与意。
这本集子中收录的文章,大多在一些报刊杂志
上发表过。这给我的写作鼓励不小。借此结集出版
之机,向这些刊物的编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未一一列举,但心中永远铭记。
非常感谢中华书局的厚爱。朱振华主任等为本
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大大提升了本书的质
量;中华书局的掌门人、总经理徐俊先生为本书题
写书名,更是令拙作蓬筚生辉。此中的情谊,不是
三言两语的道谢可以表达的。
2018年5月23日
精彩页
海南访东坡

2017年12月,我首次踏上海南这片土地。距苏东坡流放到海南,正好相隔九百二十年整。海南之行,寻访东坡先生的遗迹,是最大的心愿。
同学老姜是新华社海南分社的资深记者,来海南近三十年了。他说我们同学来海南,他都要陪去儋州的东坡书院,中文系毕业的,都有这个情结,如朝圣之感。
东坡书院坐落在儋州的中和古镇,当初是苏东坡的讲学场所。从海口过来不过两小时车程,离环岛高速公路出口很近。展现在眼前的书院虽然也很有规模,但整个建筑还算古朴清爽。参观者并不多,都是千里迢迢赶来的苏轼研究者或崇拜者。与此时旅游热点城市三亚人山人海的景象相比,这里显然格外冷清。恰是最适合细细地观看,轻轻地呼吸,静静地感受,默默地沉思的佳境。
书院是一处庭院式建筑。主体为载酒堂,还有东西厢房,及其他一些阁楼亭院。这里原是当地人黎子云的住处。苏东坡初到儋州可谓两眼一抹黑,经人介绍,才寄居在这里。但黎家的房子很是破败,几位好友商议,大家捐点钱修葺一下,平常可来此聚会。苏东坡借“载酒问字”的典故命名为“载酒堂”,并将它开辟为讲学的场所。此后,历代儋州学者都在此设帐讲学,成为历代海南及儋州最高学府。据《琼台纪事录》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很想从今天的书院穿越千年,寻觅苏东坡当年的生活情形。岁月的洗淘,旧情旧景自然不复存在。院内有一口古井,叫钦帅泉,为明代万历年间开凿。拿绳子吊木桶打水上来喝一口,没有想象中那样清冽。载酒堂旁边的庭院中,还有一株乾隆年间栽种的芒果树,枝繁叶茂,不显老态。这些都是东坡先生身后数百年冒出来的东西。院子里东坡先生高大的铜像,也只是后人景仰先生的符号,未必形似。
走遍东坡书院,虽然难以寻觅东坡先生的遗迹,但你又能感受到先生的无处不在。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因先生而存在,一枝一叶都能引起后人对先生的怀念。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儋州是苏东坡流放的最后一站。此时他已年过花甲,从黄州至惠州再至儋州,他被驱赶得越来越远离中原故土,仿佛打人了十八层地狱。和他同时还有数百个大臣受到政治迫害,但只有他一人贬谪到此地。当时的条件下,流放到海南这种称之为海外的地方,是没有人能活着回来的。他的政敌显然是欲置他于死地。苏东坡也作好了思想准备,渡海之前,与家人的告别就是一场生死之诀别:“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公元1097年6月11日,苏东坡告别送行者,带着他的小儿子飘洋过海,水路旱路兼程,于7月2日到达儋州。时值海南之大暑,既热又潮湿。《儋县志》说:“盖地极炎热,而海风苦寒。山中多雨多雾,林木阴翳,燥湿之气不能远,蒸而为云,停而为水,莫不有毒。”一个来自大陆的六十多岁的老人怎受得了这般煎熬!苏东坡只有静坐在椰子林中,一天一天熬着,等待着秋季的到来。好不容易秋天来到,却又风大雨多,自广东福建来的船只都已停航。大陆运送的补给也就断了。正所谓食无肉,病无药,居无食,连喝口水都可能染病,能生存下去真是不易。好在他很快得到了当地朋友的帮助,好在他慢慢适应了煮青菜食薯芋的生活。
那时的海南虽在朝廷的管辖之内,但却在中华文化藩篱之外。来到这样一片文化沙漠,苏东坡还得克服另一重困难。他想动笔写点什么,无笔无墨,一切都得自己制造。据说有次为造墨,差点把破房都烧着了。他想读书,也没有,只好千方百计借了书来抄写。平常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到这里竞变得如此举步维艰。
就像一颗成熟的种子一样,即使是被抛在再荒芜的地方,它总会争取周边的条件破壳发芽,生根长枝。苏东坡居然生存下来并适应了这恶劣的条件!这要得益于他豁达乐天的人生观。来儋州约半年后,他写道:“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日: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其实大家都居在岛上,都被水包围着。正如《庄子·秋水》中所云:“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锑米之在太仓乎?”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海内海外之分?他在岭南时就写过“此心安处是故乡”的话,安心就好了。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着忧国忧民情怀,不在其位,却要谏政。批判精神历来是他们最可贵的品德。但批评政权,谏议皇上,总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要是碰上那些没有雅量的君主,必定招致杀身之祸。情怀相同,但他们的处世方式却有不同。屈原怒沉汨罗江,试图以自己一死去唤醒楚王能察其衷情。陶渊明远离魏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的选择不同,东边不亮西边亮,政坛排斥他,他就转向民间,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去影响社会。所以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的选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光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33387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90
CIP核字 201814786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52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