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董瑞兰,1981年生,河南邓州人。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教师。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毕业;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修辞。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当代文学期刊话语分析——(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201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义修辞学视域中的(人民文学)(1949—1999)话语研究》(2015)。在《语言文字应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出版史料》《福建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牡丹亭)评注》(合著)《闽台文化大辞典》(参编)。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017年受聘“闽都学者骨干人才”;2018年获“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文艺学习》总体概览 第一节 《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 第二节 《文艺学习》的接受与研究 一、对《文艺学习》的总体评价 二、对《文艺学习》编者的评价 三、对《文艺学习》作者作品的评价 第二章 《文艺学习》画页解说词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照亮人物”:写实图像的修辞技法 一、“美”与“丑”:图像人物的设置 二、“物”与“人”:图像符号的转换 三、“个人”与“集体”:图像语义的取舍 第二节 “连接读者”:画页解说词的修辞策略 一、“内容分析”与“形式分析”:解说关键词策略 二、“现实触发”与“历史触发”:解说话语权策略 第三章 《文艺学习》青年文学创作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人称代词:主体身份与话语修辞 一、“我”:身份定位与话语方式 二、“我们”:身份组合与话语特点 三、“他/她”:身份出场与话语阐释 第二节 时空叙述:主体投射与修辞转义 一、时间:节日情结与时序编码 二、空间:类型划分与修辞认知 第三节 《在悬崖上》:语篇个案修辞分析 一、“悬崖”标题:词典语义与关键语词 二、“悬崖”文本:叙述要素与修辞结构 三、“悬崖”人物:形象义素与道德评价 四、“悬崖”主题:投射方式与语篇修辞 第四章 《文艺学习》文学批评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 一、“真实不真实歪曲”:批评语词的语义 二、“反问”与“否定”:批评语句的修辞结构 三、“功能”与“意义”:文学批评的修辞维度 四、“批判”与“停刊”:文学批评的修辞语境 第二节 关于《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的讨论 一、“个人话语”与“集体话语”:文学批评的修辞立场 二、“否定语词”与“对立思维”:文学批评的修辞转向 三、“大人物”与“大批判”:文学批评的修辞话语权介入 四、“神童作家”与“文学明星”:文学批评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第五章 《文艺学习》读者来信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与修辞认证 一、“谁在读”: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 二、“谁来认证”:工农兵读者的认证方式 第二节 “命令”与“禁止”:读者来信的语句修辞 一、“要求”与“起诉”:命令句型的修辞特征 二、“应该”与“不应该”:禁止句型的修辞特征 第三节 “批判”与“教育”:读者来信的语篇 修辞 一、“批判”与“提倡”:读者来信话语的逻辑策略 二、“服务”与“教育”:读者来信话语的修辞功能 三、“写信”与“回信”:读者来信话语的权力分配 第六章 《文艺学习》编者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第一节 “普及”:编者话语的关键词与修辞指向 一、“普及”:语义指向与修辞定位 二、“普及”:文本建构与修辞功能 第二节 “目的句”:编者话语的句型模式与修辞意图 一、“配合”与“纪念”:目的句型的话语模式 二、“文学性”与“传播性”:目的句型的修辞意图 第三节 “读者意识”与“道歉姿态”:编者话语的语篇建构 一、“读者意识”:编者综述话语的显隐角色设计 二、“道歉一检查一检讨”:编者道歉话语的修辞策略 附录1:《文艺学习》全部刊载分类目录(1954—1957) 附录2:《文艺学习》相关度较高的文献目录(1954—2018) 附录3:广义修辞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成果目录(200l一2018)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董瑞兰著的《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以《文艺学习》为个案,运用广义修辞学的理论框架与逻辑设计,将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话语分析纳入“修辞功能三层面”(修辞作为话语建构方式、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和“修辞活动两主体”(话语的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思维平台,探索这份文学期刊的“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探讨文学期刊跨学科的可能性路径,试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开拓中国文学期刊研究的新方法、新角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瑞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120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1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6 |
CIP核字 | 2018260061 |
中图分类号 | H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