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阳明/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
内容
内容推荐
王守仁,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著有《王文成公全书》。孙毓修著的《王阳明》语言凝炼流畅,保持了中国传统作史传的鲜明特色,催人上进,有一定的思想性、阅读性。
目录
第一章 少年之义气
第二章 龙场之谪
第三章 道德之猛进
第四章 南赣平盗
第五章 平宁王之难
第六章 事后之讥馋
第七章 立功两广
第八章 粹言
导语
《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这套由国学大师孙毓修撰写的中国历史名人传记,共有十五位人物:苏秦、信陵君、张良、马援、班超、诸葛亮、陶渊明、玄奘、郭子仪、司马光、苏东坡、岳飞、朱子、文天祥、王阳明。每册先叙述名人的生平事迹,后加以作者的评论,根据时事,启发青少年,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成就健全人格。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王阳明》,讲述了王阳明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章 少年之义气
从周朝建立到秦统一六国这几百年光景里,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思想家有老聃、庄周、杨朱、墨翟.他们各自著有自己的学说(老聃著《老子》、庄周著《庄子》、墨翟著《墨子》、杨子著《杨子》),其中杨子的学说现在已经失传了)。他们著书立说.建立自己的学派,招纳弟子,弘扬自己的思想,与儒家学派一争高低。汉朝建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的《六经》定为国家的正统文化,于是天下的莘莘学子都只读孔子的著作,直到宋朝,程颐、程颢、朱熹等思想家出现(根据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记载,宋元的思想家有几百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二程”和朱熹。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他的弟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们兄弟俩是河南人。朱熹,字符晦,号晦庵,去世后的谥号是“文”,朱熹是婺源人),“二程”与朱熹不但排斥佛家学说与道家学说,对待汉唐以来的儒家学者更是不屑一顾,他们觉得那些儒者主张逐字研究经典,却不能体会其精神,对于学子来说一点都不实用。于是他们深入研究《六经》的精髓,从中找出能够修身养性的办法,将儒家学问达到融会贯通、天人合一的地步。经过“程朱”二家的解析鉴赏,人们再读《六经》时便觉得受益匪浅。人们将这门经久不息、影响深远的学问称作“道学”(“道学”一词最初出现在宋朝,《宋史》中特意介绍了“道学”,“道学”也称“理学”,后世称之为“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在朱熹去世之后被后人发扬光大.甚至进入了天子的学堂,寒门学子也如饥似渴地追求这种新学问。然而,有一位叫陆九渊的人(九渊.字子静,江西金溪人,世人称之为“象山先生”。他的兄弟九韶、九龄都是当时有名的儒士),不赞同这门学问,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总的来说,朱熹的学问是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陆九渊的学问是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修养、自省达到良知。
朱熹和陆九渊二者的学说,此起彼伏,针锋相对,直到明朝中叶王阳明的学问兴起。王阳明的学问是从陆九渊那里继承发展而来,也是儒学中的一种。然而那些反对的人,却说王阳明的学问不正派.而且都是空谈。至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就势同水火,互不相让。其实这天底下的道理多得无穷无尽,哪里有亘古不变的一条真理。只不过是后世的人有了新看法,甲是这样说,乙是那样说,厚古薄今。这是国人的通病,怎么是只针对王阳明的学问进行攻击呢。
有关王阳明的学说,我将在下文中为大家讲解。在此之前,我要先将他少年时的生活介绍给你们。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死后被追封为新建侯,谥号是“文成”。他的祖上住在山阴县,后来搬家到姚地,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又号龙山)又从姚地搬回到老家——山阴县。在今天的绍兴城里有一座光相坊,就是王家的故居。王阳明成年后在余姚阳明洞里建造了房屋,并在里面读书,因此后人都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也就是公元1472年)九月三十日,光相坊的瑞云楼里。
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调任到京城做官,他的祖父王天叙(号竹轩)便带着孙子到京城去看望王阳明的父亲,顺便游玩一圈,他们一路上渡镇江,游金山。在路上,有一位游客面对着美景想要吟诗一首,无奈肚子里没有墨水,冥思苦想也说不出一个字。王阳明看到这个场景,毫不含糊替他做了一首诗,在场的人都为这位少年的才气所震惊。王阳明上学时,一次在课堂上问老师:“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好好读书,考试做官了。”王阳明却说道:“恐怕不是吧,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人。”王阳明在学习上十分有心,能将祖父看的书背出一二,祖父十分惊讶,王阳明说:“我曾经听您读过,就默默地记下来了。”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阳明/国学大师点评中国历史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毓修
译者 译者:姚青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40867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8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84
CIP核字 2018158248
中图分类号 B248.2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