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域笔记(2奏乐的陶俑)
内容
商品介绍






内容推荐

邹凡凡著的《奇域笔记(2奏乐的陶俑)》讲述了:来自西安的“琉璃”请夏小蝉帮忙鉴定一箱奶奶留下的物件,这些物件中,一个在照片上并不起眼的吹笛小人儿引起了夏小蝉的注意,这很有可能是唐朝的乐舞俑。笛子俑底部刻着一朵六瓣水仙,一瓣为凹,似乎暗示着笛子角仅是一套六枚乐舞俑中的一个。笛子,拍板,琵琶,排箫,笙,筷。乐舞俑的背后,是六位奶奶辈女子的故事,也是干年前六位唐代女子的故事。当六枚陶俑重聚,它将揭开大唐盛世中一个有趣的秘密……

作者简介

 邹凡凡,旅法作家,江苏南京人,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博士,欧美文化研究达人,旅居法国多年,精通英语、法语著有青春悬疑小说系列“秘密三部曲”,被哈佛、剑桥、清华、麻省理工、巴黎综合理工等高校学子诚挚推荐。人文科普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获冰心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令著有文博主题少年冒险小说“奇域笔记”系列、青春小说《435女生宿舍》、留学笔记《二十岁的巴黎》、译作《左撇子改变世界》《小王子》《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的回忆》。

序言

德高望重的夏掌柜:
   您好!
   冒昧给您留言,是因为有几件旧东西想请您帮
忙鉴别。
   快要搬家了,爸爸妈妈接连几周都在手忙脚乱
地收拾东西,我则在一旁心惊胆战地监督。为什么
要监督呢?因为我妈妈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乱
扔东西,她喜欢家里时刻保持清新爽洁的状态,所
以我不得不随时保持警惕,尽量挽救那些在她眼里
只配送到废品收购站、我却万般不舍的物件:破旧
的玩具、童年的手工、拼音与汉字夹杂而成的日记
,以及_些零零碎碎的收藏,比如玻璃珠、糖果盒、
钥匙链……
   此外还有奶奶留下的一些东西,大多装在一只
皮箱里。妈妈早就对这个皮箱大摇其头了,仿佛它
会招来全世界的虫子。可我觉得,这个闻起来有点
臭臭的箱子本身就是件艺术品。
   箱子被搁置在阁楼阴暗的一角,一束阳光透过
阁楼小小的窗户钻进来,映出箱子上轻盈舞蹈着的
灰尘,像无数小小的精灵。我喜欢坐在箱子旁边,
用笛声为它们伴奏,它们像是能听懂似的,舞得更
欢了。从前还有只猫会和我坐在一起,它从不理会
阁楼里偶尔出没的耗子,可现在猫也不在了。我总
觉得自己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那束光里再
次见到奶奶和猫。
   啊,扯远了,我总是这样,一写起来就没完没
了的。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奶奶的箱子里并没有多
少东西,几本旧相册、一些书籍乐谱、少量日用品
,还有几件摆着好看的小玩意儿一原本还有支笛子
,我已经取出来继续用了,所以它暂时不会有危险

   我虽然很想把所有这些东西连同皮箱一同保留
,可妈妈势必不会同意,因此我想能否请夏掌柜您
鉴定一下:如果箱子里的东西具备一定的价值,或
许就能说服妈妈留下它们;即使不能留下,我希望
通过“奇域”出售,而不是任凭它们流落到废品收
购站,因为我读过您关于黄花梨棋盘的笔记——-在
我看来,夏掌柜是真正懂得旧物价值的人。
   我拍了一些照片给您发过去,如果您能在不太
忙的时候略微看看,指点一二,我将不胜感激。
   谨祝秋安。
   琉璃

导语

“奇域”是间小小的网上古董旧货店,掌柜是夏小婵,女,14岁。“奇域笔记”记录了复小蝉、冯川和小伙伴们的一次次寻宝之旅。想加入他们的冒险?你对中华宝藏足够了解吗……
   邹凡凡著的《奇域笔记(2奏乐的陶俑)》讲述了:来自西安的“琉璃”请夏小蝉帮忙鉴定一箱奶奶留下的物件,这些物件中,一个在照片上并不起眼的吹笛小人儿引起了夏小蝉的注意,这很有可能是唐朝的乐舞俑……

后记

 我父亲是一位古董爱好者,曾经亲自去大报恩
寺施工现场挖掘,挖回来一堆残破的砖瓦,瓦上有
见尾不见首的五趾龙。小时候我经常翻检他的收藏
,幼小的心灵会不由自主变得沉静、肃穆。后来我
到了巴黎,巴黎的大街小巷有数不完的古旧市集,
看到那些精美古朴的杯子、盘子、首饰、玩具、书
籍……眼睛完全不够用,我总是像打翻了油瓶的老
鼠一般兴奋。
   在巴黎,我念的是商校。有一门课,老师布置
作业,让大家设计一个创业项目。我交上去的报告
是开办一个网上古董旧货店:WWW.ziland.com,
店名Ziland,中文翻作古色古香的“奇兰斋”。其
实我的梦想,我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开家小店,买
卖美好的器物,然后每天结账之后坐着数钱。
   现在大家看到了,我的小店开起来了,在我的
笔下,仍然叫Ziland,只不过中文名变成了“奇域
”——域,既指代时间,也指代空间,我可以让小
主人公经手现实生活中根本摸不到的宝贝。一切都
像冥冥中的注定,唯一没实现的好像只是坐着数钱
那部分了。
   创作“奇域笔记”系列,我首先是想写一个让
读者喜爱、能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的故事。在我所有
自封的头衔当中,我最喜欢的,除了“古董贩子”
,就是“说故事的人’了。我的故事,节奏感、画
面感比较强,这大约与我JLBt~阅读习惯有关系。可
以说我是最早一代吃漫画书长大的孩子,那时有各
式连环画,有《丁丁历险记》,有海量日漫,这些
漫画长久印刻在我和我的同龄人心里。我希望,许
多年后,夕阳下,晚钟里,对于那些已经Eb发苍苍
的小读者们而言,会有“奇域笔记”的零星画面在
他们脑海中倏忽闪过,年少的热血与激情再次燃起

   然而故事不是一切。我不仅想写冒险,更想写
有情怀、有内涵的冒险,写有文化的冒险。
   回望学生时代,我最差的科目之一就是历史,
只比政治略强一点。那些冰冷数字构成的年份,那
些非黑即白的成王败寇,那些关于农民起义的意义
长篇累牍的论述……常常令我欲哭无泪。我一直在
想,历史,是否可以更鲜活、更生动、更美?大江东
去,名将枯骨,最终沉淀下来的有形之物便是感动
过我幼小心灵的、凝聚了时光的古物,它们的意义
何止仅I~E-T-“器’’?一幅古画难道仅仅是墨与纸
的碰撞?一只瓷瓶难道仅仅是黏土加热到71400度?
   从南京外国语学校,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再到
欧洲居住的十余年,我一直在急急忙忙地学英语、
学法语,我去罗浮宫、大英博物馆,去乌菲兹美术
馆、大都会博物馆,渐渐触碰到西方艺术史中的精
髓,如迷雾散开,开始看到物件背后的历史与文明
的脉络。但直到最近两三年,我才突然意识到:我
自身的、中国的文化呢?那时的我,对达·芬奇如数
家珍,却不知道宋朝的范宽。
   所以“奇域笔记”系列的创作是我在文化上的
一次回归。
   这时候我才发现,在达·芬奇的画面前,我会
觉得:畦,好牛啊!但是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面
前,除了牛之外,还会有一些更深刻更亲切的东西
,我知道那是流淌在自己血脉中的东西。写“奇域
笔记”之《奏乐的陶俑》时,我去巴黎专门陈列东
方文物的集美博物馆,在唐朝那些形形色色的乐舞
俑、女子马球俑、胡人俑面前,仿佛真的听到大唐
猎猎的风声,完全不夸张也不是矫情,那种开阔与
浩大,如同李杜的诗篇,让我热泪盈眶。
   我特别赞同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中国传统
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对审美的贡献,我们的祖先
创造了一种极为了不起的美学传统,这种美学体现
在中国的书法、绘画之中,在宫室、桥梁和器皿之
中,也在围棋之道中,但更多是在中国的诗词歌赋
。”
   这就是我想写的,我想写出围棋之道、诗词歌
赋、书法绘画、宫室桥梁器皿的美。我在法国亲眼
看到过这样的美学教育,从幼儿园时期去罗浮宫寻
找一幅画、做一个游戏开始,从用废品搭建米罗的
雕塑开始,从制作康定斯基风格的贺卡开始,从学
习数学课本上凡·高的画开始……无所不在。
   那么我呢?我想从“奇域笔记”系列开始。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贴
出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以及中国的长信宫灯和击鼓
说唱俑,满怀轻蔑地说,同样是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
,中国和古希腊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完之后,我
很无语,我觉得不仅是我,恐怕19世纪的塞尚、20
世纪的毕加索都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希望通过
自己的作品,让小读者们了解自身文化,同时对异
域文化产生好奇,既不盲目自大,更没有理由妄自
菲薄,从而成为真正具备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正如我在“写给孩子的名人传”创作谈中所写
的那样:“如果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古往今来,如何
能够爱它?了解得越多、越深入,便越有机会成为一
个正直、宽容、善良的人,而少掉许多的无知、焦
虑与狭隘,如同站在山巅眺望远方,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无限坦荡。”
   我深信,在这份中国之美面前,你是会爱上它
的,所谓的爱国从来都不应该是口号似的空话。而
对于美的感受,结果往往是善,写作与教育

精彩页

分明就在身旁,却怎么都触摸不到她。
   突然,浓雾里传来闷雷一般咚咚咚的声音,整个地面都被震动了'一股强烈的窒息感袭来。
   雾消散了一些,声音却越来越近,震得小蝉周身发麻——难道是非洲迂徙的象群?
   并不是!比那还可怕!小蝉终于看到了'一个个巨大的、山一般的鬼影从雾中逼近!
   不不,不是鬼影,鬼与影都是飘忽不定的,可这些黑压压的,分明是无数个身高三米有余的陶土士兵,束着头发.穿着盔甲,扎着裹腿,挽弓挎箭,表情阴郁可怕,一列接着一列排山倒海般向小蝉她们走来。
   “快跑!”小蝉撕心裂肺地大喊一声,撒腿就跑。
   仿佛使出了全身力气,却怎么跑都跑不快,像断了链条的自行车。好不容易前进了几米,小蝉回头一看,戴面具的女孩子却依然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眼神依旧空洞。
   山一般坚固、海一般浩大的士兵阵列越靠越近。
   “快跑呀!”小蝉绝望地挥动双臂。
   可是太迟了,女孩子终于被乌压压的士兵阵列所吞噬。一只沉重的陶土大脚眼看就要踩踏到她身上……
   “啊——”小蝉惊叫一声,醒了。
   一睁眼,似乎整个机舱的乘客都在看她,连空乘姐姐都忙不迭地跑过来,生怕出什么意外。
   “不好意思,她在做梦。”隔壁的冯川小声解释道。
   “一定是个可怕的梦。”空乘姐姐笑着看了小蝉一眼,转身去机尾给她倒了一杯果汁。
   冯川对仍旧一脸恍惚的小蝉说:“还有十分钟,就要降落西安了。”
   夏小蝉是果园市皮中的一名初中生,冯川是同校高一届的学长,也是同住二一添五胡同的斜对门邻居。
   小蝉创舻家名叫“奇域”的网店,这是个古董旧货店,买卖之外也提供完全免费的鉴定与修复服务——通过与杭州灵隐寺贤庆法师、晴雨阁董泊阁主的不断交流切磋,小蝉的修复功力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奇域”上以笔记的形式与网友们分享旧物的故事。小蝉是“奇域”的创始人兼“德高望重”的掌柜,冯川则是“奇域”的大股东。
   想要联系夏掌柜,大家只要点击网店上的“夏”字图标,进行简单注册后就可以给掌柜留言了掌柜会根据留言的内容在网上回复、电话联系甚至预约面谈。
   这不,暑假一结束、新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小蝉就收到了署名琉璃的留言——其实吧,小蝉收到了数以百计的留言,但唯独琉璃的这段留言,不仅长,还给小蝉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蝉感觉自己坐在一个幽暗的舞台对面,这舞台就是阁楼,唯有一束光打在台上吹笛的少女身上,她身旁是奶奶留下的皮箱,小蝉是台下被深深打动的观众,沉浸在戏剧感浓郁的孤独故事里。
   小蝉下载了琉璃发来的照片,一张张仔细看过:箱子的确不新,做工也挺精巧,但从工艺样式来看,年代不会特别久远,甚至不太像中国的东西——事实上,那红色、黄色、赭色的暖洋洋的花纹显示出太阳、鳄鱼和大嘴鸟的形象,让小蝉十分怀疑这箱子是在南美(比如说秘鲁)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琉璃谈到了书籍乐谱,这几个字让小蝉狠狠地怦然心动了一把,因为冯川的祖辈所留下的,正是一堆书本纸张,是无比珍贵、藏满秘密的古籍。可琉璃照片中的这些,粗粗一扫便知道完全不是古籍:乐谱(想必是些笛子谱)是印刷的,有《春江花月夜》也有《半个月亮爬上来》,与散佚多年的古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毫不相干。书籍呢,更是五花八门,既有小蝉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地质勘探专著,也有《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历代名画记》之类她觉得很亲切的书,但总而言之都是可以在网上买到的书。
   为了保险起见,小蝉特意把书籍乐谱的照片转给董泊看了看,董阁主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特殊价值。
   再往后,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被集中在一张照片里拍了下来:小铁锤、望远镜、放大镜、大卷尺、手电筒和指南针。P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域笔记(2奏乐的陶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凡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711755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4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76
CIP核字 2018282048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