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炼焦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规律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了有效控制高硫炼焦煤利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并为炼焦高硫煤利用过程中的硫在焦中的残留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李梅著的《炼焦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规律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文库》采用XPS和化学法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室温至1000℃时,高硫炼焦煤在不同温度下热解时煤中硫的迁移规律;用FTIR、TG-MS和XPS等手段研究了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和有机硫的迁移规律;在模拟高炉气氛下,研究了1100~1350℃时,焦炭中硫的迁移规律;用量子化学模拟计算了煤中有机硫化物的热解机理。 作者简介 李梅 博士研究生,副教授,1978年9月出生,北方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发表《用XPS研究新西兰高硫煤热解过程中氮、硫官能团的转变规律》等论文13篇,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宁夏高等教育研究课题1项;主持完成项目主要有: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宁夏典型煤粉中内在矿物质对煤焦燃烧动力学影响机理研究”,北方民族大学课题“宁夏地区主要煤种燃烧特性研究”、“宁夏中、高硫炼焦煤中硫迁移规律研究”,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项目“宁东烟煤制水煤浆添加剂的筛选”。参与的项目主要有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COREX C-3000用块煤的技术标准研究”、“COREX C-3000降低焦比技术研究”、“典型高硫煤迁移及配合性能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煤中硫的存在形式 1.2 煤中硫的测定方法 1.3 煤中形态硫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 1.4 影响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的因素 1.5 量子化学计算在煤中硫逸出方面的应用 1.6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炼焦煤热解过程中形态硫的迁移规律研究 2.1 煤样的选取及组成分析 2.2 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显微组分热解过程中形态硫的迁移规律研究 3.1 试验部分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高炉气氛下焦中硫迁移规律研究 4.1 焦炭中硫在高温下的化学形态和迁移行为 4.2 焦炭中形态硫高温下迁移的XPS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热解过程中有机硫迁移的量子化学研究 5.1 计算方法及软件 5.2 模型化合物的优化结构计算 5.3 模型化合物的HOM0和LUMO轨道计算 5.4 模型化合物的热解机理讨论 5.5 模型化合物的热解与煤热解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书主要的创新点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炼焦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规律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6386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2 |
CIP核字 | 2017319207 |
中图分类号 | TQ52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1 |
宽 | 184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